以下是含有天问二号的搜寻结果,共11笔
中新社6日报导,大陆国家航天局6日透露,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解析度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公里,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大陆央视报导,中国大陆国家航天局月1日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在轨飞行期间,获取的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与地球同框。
美国小行星防御实验计画实施3年后,大陆决心成为第二个具备小行星动能撞击能力的国家,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日前公布中国版的发展计画。大陆强调该计画的防御性质与和平属性,但不能避免被解读为美中两强的大国角力。果然,美国太空总署(NASA)随即宣布禁止中国大陆公民参与美国太空计画,包括浏览数据系统及参与会议,美中太空角力升级。
美国小行星防御实验计画实施3年后,大陆决心成为第二个具备小行星动能撞击能力的国家,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日前公布中国版的发展计画。大陆强调该计画的防御性质与和平属性,但不能避免被解读为美中两强的大国角力。果然,美国太空总署(NASA)随即宣布禁止中国大陆公民参与美国太空计画,包括浏览数据系统及参与会议,美中太空角力升级。
据大陆央视新闻报导,5月29日,「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中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採样返回之旅。「天问二号」任务设计周期10年左右,如此长的任务周期,是否拉开了太空探索新的序幕?此次任务的「双目标探测」探什么?有多难?「天问二号」的十年之约对于中国的太空人才储备意味着什么?中国太空史上最长太空任务如何接力完成?
大陆央视报导,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大陆航太日,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太日」是为了纪念1970年4月24日大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一歷史性时刻。大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受访表示,大陆将加快提升进入太空的能力,今年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将再启征程,天问二号将于今年上半年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太阳探测工程也在未来计画中。
中国探月工程进展再迎新突破,大陆国家航天局日前宣布,嫦娥六号任务完成后,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35年前后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大陆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表示,嫦娥八号将考虑月球上的通信能力,月球上将会有无线网路和能源供应。
中国探月工程进展再迎新突破,大陆国家航天局24日宣布,嫦娥六号任务完成后,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奠定基础。大陆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表示,嫦娥八号将考虑月球上的通信能力,届时月球上将会有无线网路和能源供应。
据新华社报导,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今天(9月5日)在安徽黄山召开。主论坛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中国「天问三号」任务计画在2028年前后实施2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比预计时间早2年。
澎湃新闻25日报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24日下午在中国航太大会主论坛上表示,目前纵观世界各国进展,中国大陆有望成为第一个从火星採样返回的国家。
大陆央视新闻报导,航太科技集团26日发布《中国航太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简称《蓝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航太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大陆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