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学士学位学程的搜寻结果,共166笔
由佛光山教团系统大学主办「2025佛光山大学校长论坛」,于11月4日登场,本届以「佛学教育与永续发展」为主题,匯聚全球16个国家与地区、52所大学及学术机构,137位专家学者与会共襄盛举。11月5日傍晚移师南华大学,并于11月6日展开论坛三,共同探讨「人工智慧的应用与反思」之议题。
由数位发展部数位产业署、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及中华民国资讯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大专校院资讯应用服务创新竞赛InnoServe」已歷经第30 届,11月1日在国立臺湾大学综合体育馆举办决赛暨颁奖典礼。今年共有151校、1,964队次、9,781人次报名,创下歷年新高,最终匯聚414支国内外菁英团队角逐174个奖项,竞争相当激烈。
珍古德博士曾说:「每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带来改变,而改变的样貌取决于我们自己。」这句话深深启发了聚阳实业,也成为今年聚阳推动永续行动的信念。自2025年起,聚阳与台湾珍古德协会携手启动为期三年的改变计画,以「环境教育」与「社会关怀」为核心,希望的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让爱与善意在每一个角落悄然萌芽。
南华大学运动与健康促进学士学位学程大一学生杨朝贵与教练江富朋,代表南华大学参加「114年度全国南部区域性软式网球第三次对抗赛」,荣获大学社会组第二名。杨朝贵并于10月18日至23日代表嘉义县出赛「114年全国运动会」,在男子组软式网球团体赛夺下第三名,不仅为嘉义县争光,也展现南华学子兼具专业训练与心理稳定的优异表现。
静宜大学职涯发展暨产业促进处举办「静宜职涯领航:AI × 永续职辅双轴成果展」,透过AI赋能永续论坛、学生见习与职辅经验分享,以及创新创业竞赛,全方位展现学生跨域学习、AI应用与职涯发展成果。
南华大学运动与健康促进学士学位学程于16日举行「全国运动会各县市代表队参赛学生暨运动防护团队授旗」仪式,为即将出征的学生代表加油打气。典礼由校长高俊雄亲自授旗,勉励选手与团队全力以赴,展现南华学子的专业风采。
「114年度智慧科技素养与程式设计创新应用竞赛」桃园区赛事于19日在开南大学成功举行并圆满落幕。本次盛会吸引超过250位学生热情参与,共同展现桃园地区对AI人工智慧与程式设计教育的深耕与高度重视。
静宜大学致力推动国际教育,透过E.A.G.L.E.筑梦基金、跨文化交流与海外研习,积极培养具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的青年学子。校方今年举办「筑梦全球・学习无界:青年国际实践与服务成果分享交流会」,邀请七组学生团队分享海外学习与志工服务经验,展现国际行动成果。
南华大学运动与健康促进学士学位学程积极响应教育部推动的「第三人生大学」试办计画,开设「中高龄运动与健康促进学分学程专班」,在八月份期间举办近10场的招生说明会,不仅获许多民眾关注,且参与踊跃。日前举办开学典礼暨课程说明会,成功招收24位大龄学生,正式展开中高龄长者专属的学分专班。
南华大学运动与健康促进学士学位学程承办嘉义县卫生局「114年度骨松肌少高风险运动营养班」计画,第一期共设10个班级,涵盖太保、鹿草、竹崎、六脚、东石、溪口、番路与中埔等乡镇,三个月内完成360堂课,成效显着,获得学员与社区一致好评。
南华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陈柏青于8月21日至24日赴马来西亚沙巴进行参访与交流。在Kinarut的Langkah Syabas Beach Resort,于马来西亚保佛县渔业处官员见证下,与当地企业「腾达生态农业科技公司」(Tenda Eco Agro Tech)签署产学合作协议书及学生实习同意书,为双方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南华大学自校长高俊雄于113年5月上任后,积极推动全人健康校园文化。学务处身心灵健康中心与体育运动发展处自113学年度第二学期起举办「南华乐活日」系列活动,结合高等教育深耕计画,鼓励师生养成规律运动习惯、提升身心灵健康,并促进校园凝聚力。
北九州市首度与台湾单一大学签约,国立臺北科技大学与日本北九州市日前签署产学合作协议,自明(2026)年7月起,北科大每年将选派数名学生,前往北九州市电动车、半导体等先进产业进行两个月海外实习,协助学生提早对接国际职场,北九州市则盼藉由吸引国际科技人才,促进当地企业活化与创新。
国立中山大学西湾学院「国际跨域学士学位学程原住民族专班」今年度首次招生,9月1日正式揭牌,首度引入「三导师制」与「客制化选课」机制,由教师、部落耆老及产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让原住民族青年能依兴趣与部落需求规画学习路径,并透过文化保存、观光发展与环境永续等实作,培养返乡服务与国际交流的能力。
南华大学19岁印度籍学生到古坑乡樟湖吊桥附近玩水失联,疑似落水,校方表示,这名学生独自出游,到樟湖吊桥附近打电话邀约其他印度籍学生到该景点同游,但同学未发现他,只看到他的衣物及手机在岸边,另有4名同学陆续到景点后,直到下午4时多报警。
中原大学深化半导体教育布局,与越南FPT大学(FPT University)、蓝涛亚洲(FCC Partners)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同推动半导体专业教育与跨国人才培育计画,不仅展现中原大学「立足台湾、放眼国际」的办学格局,更进一步回应全球半导体产业对高阶人才的迫切需求。
为推动高中端教育创新与接轨未来科技应用人才培育,中原大学与新北市教育局18日宣布启动「量子应用基地」,双方将合作开设跨域实作课程,结合中原顶尖量子实验室、半导体检测室与全息投影教室等学习资源,带领高中职学生从量子应用出发,展开跨域学习并探索未来职涯新方向。
根据高雄市民政局统计,盐埕区是全市高龄人口比例最高的行政区,面临超高龄与少子化双重挑战。国立中山大学启动「运用科技活化盐埕老化社区计画」,锁定盐埕作为智慧健康照护实践场域,结合科技导入与社区共构,透过每期12周的体适能训练与身心健康促进课程,强化肌少症风险管理,打造以长者为核心的智慧健康社区。
静宜大学应用化学系应届毕业生杨育襦,开发出全新光电材料,荣获国科会113年度「大专生研究创作奖」。相关论文已刊登于国际期刊《Optical Materials》,获得国内外学术界肯定。目前他已径取国立中央大学硕士班,未来将持续投入光电材料研究。
元智大学于今(30)日与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T)正式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由元智大学校长廖庆荣与IIT校长Raj Echambadi代表签署,象徵双方建立长期稳固伙伴关系,携手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跨国研究合作与全球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