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学甲香的搜寻结果,共12笔
【旅奇传媒/编辑部报导】今年端午节连假放3天,台南市市长黄伟哲邀请游客到台南,观赏热闹滚滚的台南国际龙舟锦标赛,品嚐台南在地特色口味的粽子。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表示,台南许多景区都特别举办活动庆祝端午佳节,也可参加台南双层巴士美食餐车主题游程,还可以欣赏莲花、阿勃勒、凤凰花,保证好吃又好玩,最适合全家大小一起来共度佳节时光。
台湾西南沿海将神明「遶境」活动称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适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庙会活动,其中被誉为臺湾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举办的庙宇,从清乾隆年间发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台湾西南沿海将神明「遶境」活动称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适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庙会活动,其中被誉为臺湾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举办的庙宇,从清乾隆年间发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本周末将迎母亲节,台南举办多场观光旅游活动,包括梅领赏萤季、白河莲花季、奇美英国国家艺廊珍藏展等。台南观旅局一次统整周末活动,邀请民眾来台南庆祝母亲节。台南市长黄伟哲表示,母亲节与妈妈一起来台南,可享用正值产季的凤梨,也可挑选台南特产火鹤花给妈妈,还能到奇美博物馆参观英国国家艺廊珍藏展。
今年适逢台南建城400年,也是三年一度的香科年,继台南五大香之二的土城香、学甲香先后落幕后,素有「台湾第一香」之称的「西港刈香」以及麻豆香也将在5月陆续登场。届时将有台南十二婆姐、蜈蚣阵、金狮阵等台南特色阵头出阵,展现台南多元香科文化。
【旅游经 编辑部报导】臺南今年适逢建城400年,台南不仅是美食之都,臺南庙宇数量为全台之冠,素有「眾神之都.艺阵之乡」的美名,在台湾西南沿海将神明「遶境」活动称为「香科」,目的是要祈求地方平安,臺南各大香科更孕育丰富的艺阵文化,多数为三年一科,尤其今年是疫情解封后的第一个香科年,热闹非凡,除了刚结束的安定区苏厝第一代天府真护宫的「王船祭」及鹿耳门圣母庙的「土城香」,接着正在登场的学甲慈济宫的「学甲香」(4/17-19),以及安定区苏厝长兴宫瘟王祭(4/21送王)以及五月初的「麻豆香」(5/3-5遶境)、及五月底的西港庆安宫刈香(5/24-26遶境、5/27送王)等,每场活动都是文化价值极高,又富有观光价值的宗教民俗活动。
4年1科、名列南瀛五大香科的「学甲香」,今年适逢香科年,17日起举办3天遶境,全台唯一人力扛行的蜈蚣阵更是遶境祭典的重头戏,为了避免扛工「罢扛」的情况,负责的庙方每天除了228名基本固定的扛工,更额外增加30名备用人力,期待让遶境活动顺利完成。
4年1科、名列南瀛五大香科的「学甲香」,今年适逢香科年,17日起举办3天遶境,各真人艺阁、文武阵头轮番登场,尤其全台唯一人力扛行的蜈蚣阵更是当中的重头戏,为了避免发生上一次学甲香扛工「罢扛」的情况,负责的庙方后社集合宫表示,这次连续3天的学甲香,每天除了228名基本固定的扛工,更额外增加30名备用人力,期待让遶境活动顺利完成。
国家重要民俗「学甲上白礁」今年适逢「刈香」年,4月17至19日将举办为期3天的遶境活动,台南市政府警察局学甲分局7日邀请慈济宫及参与宫庙签署「优质宫庙行动公约」,希望各方共同努力,防止脱序行为发生,减少民怨,维护传统庙会文化。
4年1科的「学甲香」将于4月17日登场,但3天遶境刚好在平日,加上逢学校考试周,不少艺阁难招募到神童出阵,以东竹围八美图的艺阁为例,每次出阵需要10人,第一天就缺9人,宫庙紧急发出「召集令」;此外,连知名的蜈蚣阵也传严重缺人,即使学甲区学校配合学甲香提早1周考试,也仅稍缓解缺人危机。
4年1科的「学甲香」今年逢香科年,4月17日起连3天大遶境,怎料与国中小考试周撞期,导致多团艺阁严重缺神童,以东竹围八美图的艺阁为例,每次出阵需要10人,第一天就缺了9人,宫庙发出紧急发出「召集令」找人;此外连知名的蜈蚣阵也传出严重缺人,即使学甲区学校配合学甲香提早一周考试,仅稍微缓解缺人危机。
正统鹿耳门圣母庙5大护驾武阵曾是全台最早登上国庆大典的阵头,庙方明年举办3年1科的「土城香」且逢「台南400」庆祝活动,3大武阵都已各自启动「暗馆」练习,其中虎尾寮宋江阵26日到大庙前演训,大获围观民眾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