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安保环境的搜寻结果,共14笔
日本首乡相高市早苗7日在国会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存立危机事态」,说法引发争议,主因在于她具体举列,被质疑超出歷届政府的见解。日本新安保相关法已制订10年,但「存立危机事态」究竟该如何认定,自卫队行使武力的前提条件、时机等问题,仍然模糊不清。
美国总统川普10月30日宣布「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舰,为韩国强化应对朝核威胁的能力开了方便之门。更早前,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两党10月20日签署联合政权协议书,其中明订将发展活用「次世代动力」的潜舰,也被认为剑指大陆,而这将掀起东北亚地区新的军备竞赛。
日本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后,自民党沦为单独「少数执政党」,日本也正式进入多党化时代,政治大乱斗已难以避免,首先面临的就是预定21日登场的首相指名选举。立宪民主党力推三大在野党结盟,以期扳倒自民党政权。但在野党之间政策歧异大,尤其是在安保与核电议题上,能否跨越鸿沟有难度。
日本敲定21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朝野各党角力愈发激烈。三大在野党干事长14日进行协商后,宣布将于15日晚间举行三党党魁会谈,若能谈妥共推首相候选人,由国民民主党(简称国民党)党魁玉木雄一郎出马,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进行对决,日本有可能改朝换代。不过另一方面,自民党也向国民党提出合作邀约,探讨联合执政的可能性。
日本自民党党魁选举将在10月4日举行,5位候选人今天(28日)上电视节目谈政见。对亚洲邻国而言为高度敏感议题的靖国神社参拜问题,民调数一数二的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被问及若成为首相是否会参拜这处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神社时表示:「(战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就不再是罪人了。我还是想合掌。」虽未明言是否会亲自前往靖国参拜,但她强调会持续慰灵的立场。
北韩领导人金正恩周一搭乘他标志性的绿色专用列车自平壤出发前往北京,而这也是北韩领导人数十年来惯用的出行工具。对此,专家称相较于北韩老旧的客机,这些防弹专列能为庞大的随行人员、警卫、食物与设施提供更安全、舒适的空间,同时也是在会晤前讨论议程的场所。
日本执政联盟继眾议院之后,在参议院席次也未过半,陷入「双少数」困境。首相石破茂(自民党总裁)21日称,「必须认真对待国民的『审判』」,但同时表示会续任首相,「不能让政治停滞」,将负责应对与川普政府的关税谈判等眼前课题。自民党内则有议员开出第一枪,要求改选党总裁。
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在和平宪法和美日同盟体制下,「专守防卫」成为国家最高战略指导原则。在日本的守势战略下,「美国扮演矛,日本扮演盾」是长年不变的关系,两国同盟属于一种主从地位。另一方面,由于韩战、越战接连爆发,美国开始希望日本重新军备,协助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
北约组织(NATO)17日至18日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国防部长会议。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14日报导,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纽西兰商定在北约防长会议期间举行北约印太四伙伴(IP4)会议。
白宫发布新闻稿称,美国总统拜登1日致电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祝贺他被国会选为日本首相。双方重申决心继续加强国防合作,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
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2日上午与美国总统拜登首次通电话,表示希望加强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最近,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动作「十分抢眼」,在中国周边地区,「跳得最高」。日本这些「不正常」的举动,究竟是什么信号,值得注意。
日本共同社6日报导,德国国防部长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日前接受共同社书面採访时透露,德国陆军部队可能于明年访日,与日本陆上自卫队实施联合训练。这将是双方的首次正式联合训练。此举是着眼于中国、加强对印太地区参与的战略的一部分。
据共同社报导,在日本神户市兵库区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神户造船所,8日举行了海上自卫队潜舰「迅鲸号」交付仪式和展示入列自卫队的自卫舰旗授予仪式。「迅鲸号」为日本大鲸级潜舰3号舰,将部署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横须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