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定东陵的搜寻结果,共05笔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迎来人生终场,这位操控清廷半世纪的女强人,在生命最后一天仍掌握全局,《搜狐网》歷史专栏指出,她以权力者姿态谢幕,上午处理光绪后事,决定新帝继位;中午修改遗诏、亲穿寿衣;临终前还留下「女人不可预闻国政」的禁令。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在清朝时期几乎是修建帝陵时必备的标准配置,然而同治帝的「惠陵」内却不见石像生的踪影,引发后世猜想,不过专家指出,背后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建造惠陵时,已经在修建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陵墓,花钱如流水,导致清朝政府经济拮据,不得不放弃制作惠陵的石像生。
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113年前的当天,革命军起义推翻清朝,当时距离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逝世仅有3年。根据许多史书记载,慈禧太后生活奢华,她的陵墓「普陀峪定东陵」装饰、陪葬品极为丰厚,可说是座「黄金陵墓」,但在1928年时遭军阀孙殿英盗掘,毁损严重。
清朝慈禧太后死后被葬于「定东陵」,她的地宫极致奢华,因此成为盗墓者的目标,惨遭民国初年军阀孙殿英洗劫,不过据传开棺时,慈禧太后的尸体未腐烂,距离下葬时间已过20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而防腐原因主要和地宫环境、棺椁木材等有关。
清朝慈禧太后生前奢糜无度,死后地宫也很豪奢,陵墓内放有大量珍珠、玉石等珍宝,因此成为盗墓者下手目标,慈禧太后陵墓坚固,硬到火药也炸不开,民国初年军阀孙殿英便找到当年参与建设的石匠,顺利找到陵墓的出入口,把墓室内的宝物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