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对中关系的搜寻结果,共161笔
国安局书面报告指出,美中战略互疑,安全威胁、科技竞争等结构性问题难解,且竞相强化关键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赖。此外,美国关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区军事活动及胁迫行为,并将确保美盟在印太地区捍卫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来美中地缘战略角力将持续升温,不易缓解。
10月20日《新华社》报导,中国大陆的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被免去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等职务;另外《纽约时报》10月16日报导「中国对川普亮出最强底牌,妙招还是昏招?」,文章中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大陆祭出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不仅是为了加强掌控全球关键矿产,也藉此要求美国川普总统不要放任对中鹰派官员。这很有意思,什么是「对中鹰派」官员?多数观察者都同意,美国对中立场除了川普总统还有点「鸽」之外,官员几乎都是「鹰」。
一般分析美中贸易战多从公告与相关官员的评论等文献切入,本文则试图从侧面解读。文献分析是正规途径但有限制,因为美中竞争激烈,许多「官方说法」其实是基于竞争策略的话术,未必真实,径行分析容易被误导。因此以侧写方式厘清双方操作的背后因素,可以弥补文献分析的不足。
《日经亚洲》16日刊登美国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葛罗斯曼的评论指,对本月底在韩国亚太经合会(APEC)期间举行的「川习会」,葛罗斯曼警告可能开启一场危险的交易:川普为了重启美中关系而出卖台湾。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收紧稀土金属出口管制,不仅是为了强化其对全球关键矿产供应的掌控,更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意在迫使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注意到北京所认为的——他手下官员正试图破坏美中关系缓和的举动。显然,这一招奏效了。
日本眾议员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有望成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属于保守派,与台湾互动密切,国内学者分析指出,高市早苗可能是前日相安倍晋三以后,对台最友好的首相,但她应不会贸然提出对中强硬政策。
日本自民党于周六(4日)正式选出高市早苗为新任党魁,她也将成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外界普遍认为,高市的上任将为东京带来更为强硬的安全政策,特别是在对中关系上,她常被视为最具「鹰派」色彩的政治人物,然而,日本面临的战略态势却非常严峻,东亚战略现实或将迫使她走向亲中,或至少和中派路线。
日本自民党总裁(党魁)选举本周六投票,胜出者将成为日本新首相。民调与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呈拉锯战的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1日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发表文章。向来友台的高市表明,她关注台湾情势,愿与中国领导人对话的立场。而民调排第3的官房长官林芳正则被媒体揭露亲中的新证言。
川普总统对中态度扑朔迷离,第一任期前半友中,后半反中,忽敌忽友,重返白宫后对中友善,「习近平是好朋友」常挂口中,希望与中国达成经贸「好交易」,日前如愿与习近平主席电话会议,商定TikTok交易,并敲定两人10月于韩国亚太经合会场边会面,明年初川访中,习适当时机访美,看来美中关系斗而不破格局可以确定。
川普总统对中态度扑朔迷离,第一任期前半友中,后半反中,忽敌忽友,重返白宫后对中友善,「习近平是好朋友」常挂口中,希望与中国达成经贸「好交易」,日前如愿与习近平主席电话会议,商定TikTok交易,并敲定两人10月于韩国亚太经合会场边会面,明年初川访中,习适当时机访美,看来美中关系斗而不破格局可以确定。
韩国政府29日起至明年6月30日,正式对大陆3人以上的团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停留期限为15天。这是时隔8年,韩国再度对大陆团客实施免签,被视为李在明政府改善对中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接待这波陆客潮,韩国观光业界摩拳擦掌,积极迎客。
美国在台协会(AIT)近期重提「台湾地位未定论」,引发外界揣测,是否意味美方将发起一场针对中国「一中原则」的新一轮法律叙事战。然而回顾歷史,美国对台湾地位的处理从未是为台湾设想,而是一种服务其战略利益的政策语言,目的是保留弹性、避免被中国主张主权的话语所绑架。
美国在台协会(AIT)近期重提「台湾地位未定论」,引发外界揣测,是否意味美方将发起一场针对中国「一中原则」的新一轮法律叙事战。然而回顾歷史,美国对台湾地位的处理从未是为台湾设想,而是一种服务其战略利益的政策语言,目的是保留弹性、避免被中国主张主权的话语所绑架。
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宣布辞职,任期不足一年,成为日本「短命首相」之一。石破在记者会上表示,日美关税谈判已经告一段落,认为此刻正是他卸任的最佳时机。虽然石破认为,日美关税谈判已步入尾声,但美国主张日本等盟国需负起更大的自我防卫责任,要日本提升国防支出,两国关系的难题,并未因他辞职而消失。
受川普关税战影响,台湾「疑美论」飙升,民眾对美国的不信任度创78.5%新高,不但对一向密切的台美关系造成影响,若结合印度、日本、韩国对中关系的微妙变化,甚至美国印太战略都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成为台海形势的潜在变数。
受川普关税战影响,台湾「疑美论」飙升,民眾对美国的不信任度创78.5%新高,不但对一向密切的台美关系造成影响,若结合印度、日本、韩国对中关系的微妙变化,甚至美国印太战略都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成为台海形势的潜在变数。
中国大陆与印度长期关系紧张,随着印度输美商品税率大幅调升至最高50%,中印关系似乎出现了缓和迹象,而专家也指出在此背景下,中印是否能赢来稳定的关系。
美国川普总统发动全球关税战,牵动的不只是经济全球化的逆转与产业链的重组,同时也挑动了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面对川普的极限施压,一些国家纷纷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一则借力使力累积对美国谈判的筹码,争取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寻求市场转移,减少对美依赖。这其中尤以印度、日韩等中国周边国家表现最积极,北京也乐于展现欢迎的态度。
韩国总统李在明访问日本后,24日率领重量级企业代表团启程前往美国,将于当地时间25日与美国总统川普展开会谈。与此同时,韩国总统特使团同日前往中国,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转交李在明亲笔信,被解读为韩国持续平衡美中外交关系。
韩国总统李在明25日将与美国总统川普举行首次会晤,期间焦点包括北韩核武、双边贸易协定及安全议题。与此同时,韩联社18日综合多方消息透露,李在明计画于25日前后派遣特使团访问中国,释出其在维持对美关系之际亦重视对中关系的讯号。据悉,特使团将会见中国外长王毅等中方高层,并将转交李在明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