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搜寻结果,共64笔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迈步。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期发布的三年一度的调查显示,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已飙升至每日8170亿美元,在全球匯市交易中占比升至8.5%。同时作为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五的货币,人民币与位居第四的英镑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英镑的交易占比已从12.9%下降至10.2%。
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大使俞大㵢4日指出,台湾对外投资策略出现重大转变,资金大量流向美国,符合台美双方的战略利益。他强调,若尽快台美推动「避免双重课税协定」(ADTA),将大幅促进双向投资,对台美经贸关系产生深远正面影响。
【王淑以/德州达拉斯报导】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大使俞大㵢指出,近年台湾对外投资策略出现重大转变,资金正大量流向美国,符合台美双方的战略利益。他强调,若能尽快台美推动「避免双重课税协定」(ADTA),将大幅促进双向投资,对台美经贸关系产生深远正面影响。
中央银行20日公布第二季国际收支,经常帐顺差高达362.3亿美元、创史上新高,金融帐净流出185.3亿美元,已连续60季、整整15年净流出,续创史上最长纪录,累计净流出衝破9,000亿美元。
中央银行20日下午公布第二季国际收支,经常帐顺差高达362.3亿美元,创下史上新高,而金融帐净流出则为185.3亿美元,则已连续高达60季、整整15年净流出、续创史上最长纪录,累计净流出衝破9,000亿美元。
智库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新投资和新建设合同总价值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投资格局明显呈现出「投资潮流转向全球化」的趋势,不同市场对关税衝击的敏感度与报酬表现出现明显差异,可能影响下半年全球市场的特殊动态与潜在脆弱点。
大陆《环球时报》24日报导,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应约与德国总理梅尔茨通电话。此前一天,习近平应约与法国总统马克宏通电话。大陆国关学者专家表示,中欧领导人通话互动有助于增进彼此瞭解、深化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给动盪的世界带来信心。
中央银行20日公布第一季国际收支,经常帐顺差为302.3亿美元,金融帐净流出282.3亿美元,已连续高达59季净流出,续创史上最长纪录,其中,因年初受川普关税隐忧衝击,全球股市下修,台股同样重挫,外资大幅减持台股,造成非居民证券投资净减少195.1亿美元,为史上单季新高。
中央银行20日公布第一季国际收支,经常帐顺差为302.3亿美元,金融帐净流出则为282.3亿美元,已连续高达59季净流出、续创史上最长纪录,其中,因年初受川普关税隐忧衝击,全球股市下修,台股同样受挫,外资大幅减持台股,造成非居民证券投资净减少195.1亿美元,创史上新高纪录。
在全球化尚未全面展开的1960年代,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之初,便果断採取两项与当时主流经济思维背道而驰的策略,奠定其跻身亚洲四小龙、进而成为全球化成功典范的基础。
新加坡大选结果4日凌晨出炉,由总理黄循财及其领导的人民行动党胜选。外交部表示,未来盼持续深化台星合作。驻星代表童振源指出,新加坡政府过去在极不利条件下,从「不可行」变为「典范」,证明即使是资源匮乏的小国,只要政策清明、治理优良、与世界接轨,亦能跃升为世界经济强国。
川普发起的关税战,现在进入第二阶段,即90天缓衝期。今天美国纠结的现状,世界有目共睹。如何化解这一危机,一种说法是「解铃还须繫铃人」。美国也开始释放将缓解信号。但也有更尖锐的看法。如英国前外交官沙米尔.普利认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西方势力减弱的时期」。
4月3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进口货品徵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将徵收更高关税。受「对等关税」等政策影响,人民币匯率会如何变化?如何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主管的《金融时报》今天刊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的专访,称「择机降准降息」有三层含义。
美国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好市多等为了抵消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压力,先前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并遭到中国官方约谈。但最新传出,沃尔玛仍继续推动中国业者每轮降价10%。由于川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势必让中国供应商处境更为雪上加霜,甚至有企业利润总额年减40%以上,并将掀起中企新一波海外规避关税的迁移潮,甚至可能致使今年初表现尚佳的中国经济,后续将蒙上阴影。
大陆旅法学者、復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29日在观察者网刊文,分析欧洲当下的外交策略呈现「抗俄反美疏中」特徵,为何如此「反常」?文章指出,当今地缘政治极其罕见的一幕:欧洲既和俄罗斯对抗,也对美国说不,同时还拒绝和中国联手。只是这种格局难以持久,欧洲也无法承担这种地缘政治代价。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5日发布旗舰报告,预计今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亚洲的通货膨胀水平继续回落,多数经济体将回归至目标区间。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上路迄今3年,大陆学者观察,RCEP推动亚太经济成长。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今天(25日)发布报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CEP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成果,自2022年1月1日上路实施以来,贸易创造效应初步显现,区域内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加速融合,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活力,展现五大成果。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今天(25日)发布报告,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亚洲的就业和收入总体呈现向好态势,地区收入状况总体稳定。亚洲的通货膨胀水平继续回落,多数经济体将回归至目标区间。亚洲的贸易和投资将总体承压,但亮点突出。亚洲金融市场将在频繁波动中总体稳定,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中央银行公布2024(去)年第四季国际收支,单季经常帐顺差达344亿美元,全年顺差更高达1,183.3亿美元,创歷年次高水准;而针对组成细项观察,去年一举写下「五个新高」,包括经常帐项下的商品贸易破千亿大关、达1007亿美元,以及初次所得303.3亿美元、旅行收支逆差104.01亿美元,加上金融帐项下的直接投资210.5亿美元及直接投资的资产319.8亿美元,创下五个歷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