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导能武器的搜寻结果,共18笔
中国已将武器发展计画扩增到令人惊嘆的程度,大量推出新型导弹、地面战斗系统与舰艇,并大幅扩充陆、海、空核武发射平台全都到位的「战略核三角」(Nuclear Triad)。
北京在93胜利日大阅兵上,首度秀出神秘的「燎原-1」(LY-1)舰载雷射武器,引发各方瞩目。
卡达「半岛电视臺」(Al Jazeera)报导,路透社13日率先披露美国「金穹」(Golden Dome)计画新貌,预计将耗资1750亿美元(约新臺币5.3兆元),整合卫星、感测器、次世代拦截弹(NGI)与导能武器,打造地表至太空的4层飞弹防御体系,巩固美国国土安全。
法国总统马克宏10日与英国首相施凯尔举行峰会,为此行3天的国是访问画下句点。2人宣布重启英法国防合作关系,将联合增购与升级「暴风之影」巡弋飞弹,并且共同研发后继系统与新一代超视距空对空飞弹等武器装备,提升新兴国防能力。
军闻网站「The Aviationist」报导,法国航太军军官近期发表构想,拟对法军A400M运输机进行改装,藉由改装与增设各式武器、感测器与荚舱,执行情监侦与对地打击任务,进而拓展现役机队的多元任务效能。
在军事技术的里程碑式进展中,以色列「拉婓尔先进防御系统」(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宣布,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高功率雷射系统,以拦截空中威胁。它28日在声明中说,这突破性进展发生在持续进行的「铁剑行动」(Swords of Iron)期间。
军闻网站「Breaking Defense」21日报导,通用动力地面系统(GDLS)公司推出结合「潘德EVO」(Pandur EVO)6轮装甲车,与「短程防空」(SHORAD)武器系统的全新防空炮车构型,盼以优异性能争取潜在国际用户青睐。
军闻网站「欧洲国防工业」18日报导,QinetiQ澳洲分公司近日推出首款自制高功率雷射武器原型,写下澳洲国防自主研发技术里程碑,未来有望成为澳军防空与反无人机作战新利器。
科技网站「New Atlas」报导,美国海军正着手运用3D列印与人工智慧(AI)技术,开发全新的AI辨识系统,藉由缩短对来袭目标的识别流程、定位结构弱点,提升雷射导能武器(LDEW)的杀伤力,有效反制无人机饱和攻击威胁。
英国国防部23日证实,英国陆军近期完成射频导能武器(RFDEW)的首次实测,未来有望发扬多目标反制能力及极佳成本效益,保护部队免于无人机的「蜂群」战术威胁。
驻日美军指挥部(USFJ)15日证实,勃克级神盾驱逐舰「普雷贝尔号」(DDG 88)已于12日抵达横须贺基地,加入第7舰队行列。该舰安装有「导能武器暨光学炫目与监视整合系统」(HELIOS),可有效拦截无人机、水面目标,其先进技术备受美国海军期待,也引发各界瞩目。
伊朗似乎已部署了一款中方制造的雷射导能武器,以干扰无人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加以摧毁,或发挥其他新型反无人机能力。包括自杀式无人机在内,德黑兰一直是全球无人航空系统扩散的中心,但也面临许多同样的威胁,尤其是来自以色列的威胁。
中国似乎已在1艘 071 型两栖攻击舰上安装了雷射导能武器,反映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这领域不断扩大的活动。最近西方在红海对抗叶门叛军「青年运动」(Houthi)武装无人机的行动,进一步激发各国为军舰配备各式导能武器的兴趣,而至今中国大多数雷射武器活动都在陆上进行。
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DSTL)22日证实,RTX公司研发的雷射导能武器(LDEW),日前首度由英军「猎狼犬」(Wolfhound)甲车搭载,并在测试中成功击毁超过1千公尺外模拟无人机目标;未来将进一步验证多目标同时接战能力,朝实用化进程大步迈进。
韩国政府军购单位11日表示,为了要击落朝鲜的无人机,今年决定将部署雷射武器。把建构雷射武器称为星际大战(StarWars)计画的韩国,是全球第1个在部队中布置以及操作雷射军武的国家。
法国正在推进打造「新世代航母」(PANG)的进程,打算2031年开建,并让它在2030年代末服役。
乌克兰和俄罗斯交战超过两年,弹药在消耗量极高的状况下严重短缺。基辅力促盟国军援,如今英国可能提供强大的「龙火」(Dragonfire)雷射武器原型,以打击俄军无人机。
美国海军希望,2026年底前能有一款高功率微波导能武器原型,以进行舰上测试。他们认为,这类武器是关键的额外防御选项,好让军舰能保留如反舰弹道飞弹等较高端的面对空飞弹,来因应更大的威胁。近6个月来,美国军舰不断击落叶门叛军「青年运动」(Houthi)飞弹和无人机,加深了海军水面舰队可能耗尽弹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