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山崩的搜寻结果,共364笔
越南本周连日豪雨,中部地区洪灾严重,大水淹没房屋、农田,就连歷史名城顺化、会安等旅游景点也成重灾区,多处古蹟泡水。越南中部多地交通、电力均告中断。
连日豪雨未歇,新北市新店区锦绣、碧瑶社区挡土墙25日清晨6时许坍塌,幸无人员伤亡,工务局持续抢修,不料双溪区赤皮伦北38线道4K至7K处26日上午也发生土石崩落,整条道路隆起无法行走,预估至少需半年才能修復。此外,花莲立雾溪燕子口堰塞湖坝体26日降挖超过2公尺,并顺利开挖深槽线引流湖水,坝体未有溃决迹象。
近日连日豪雨,今(26)日新北市双溪区赤皮伦北38线道4K至7K处发生土石崩落,整条道路也因此隆起无法行走,目前警方已在现场配合管控进出,双溪区公所也加派人力前往抢救。
台电计画于桃园市龙潭区设置「161千伏高压电缆龙显至胜亭线」,原预计建置4座电塔,但地方忧心电塔设置在山崩地质敏感区、破坏龙潭地区景观等问题,经说明会协调,国民党立委吕玉玲22日邀集相关单位进行现勘,初步讨论改于市府农业局土地搭建电塔,并设2处电塔即可,但要求台电与地方达成共识才可施工。台电回应,若方案可行,将与地方达成共识后,才会进行后续施工。
台北市今(22)日午后疑因大雨不断,阳明山区的菁山路101巷口在下午2时5分许传出土石滑落。大量土石伴随路树应声倒塌,瞬间淹没路面,范围广达10公尺宽、30公尺长。警消获报后火速赶赴现场,所幸事发时无人车经过,未造成人员伤亡,仅交通暂时中断。目前现场已拉起封锁线。
台2线惊传「山崩」砸车意外!20日晚间,新北市瑞芳区台2线82.4公里处,边坡突然落下巨大巖石,占据路面,短短时间内接连造成双向各一辆大型货运车闪避不及,直接撞上,车体严重受损动弹不得,导致双向交通完全中断,现场一片狼藉,造成一名驾驶左脚撕裂伤送医。
台电计画于桃园市龙潭区设置「161千伏超高压电缆龙显至胜亭线」,预计建置4座电塔,18日在三和第二市民活动中心举办说明会,因第3号电塔设在髮夹弯处,周边是山崩地质敏感区,居民不满台电罔顾安全拉白布条抗议,痛骂台电「不要把乡下人当白痴」。国民党立委吕玉玲协调配套调整,22日现勘,台电则回应目前已暂缓工程,待地方达成共识才会往前推进。
台电公司计画于桃园市龙潭区设置「161千伏超高压电缆龙显至胜亭线」,预计建置4座电塔,18日在龙潭区三和第二市民活动中心举办说明会。其中第三号电塔设在髮夹弯处、山崩地质敏感区周边,引起居民不满拉起白布条抗议,痛骂台电「不要把乡下人当白痴」,质疑台电布线、电塔设置全不符合安全、景观、法规等。地方提出配套预计22日现勘,盼解决问题。台电回应,目前已暂缓工程,待地方达成共识,才会进行后续工程。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洪水衝进光復乡,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联、157人受伤的惨重灾情,事隔不到1个月,花莲太鲁阁燕子口堰塞湖昨(18)日上午从台8线靳珩隧道东口溢流,秀林乡公所紧急发布红色警戒,将富世村民乐社区及秀林村民有社区共948人紧急撤离,花莲短时间内接连发生堰塞湖酿灾,主要是地质脆弱 、峡谷地形 、地震和豪雨频繁及河川短急四大原因堆迭,导致堰塞湖极易发生并致灾。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陈卉瑄率领研究团队发现,2024年4月3日规模7.3花莲大地震前,深部断层早在3年前即出现无震滑移的加速行为,显示出潜在的地震前兆特徵。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美国地质学家本周警告,未来太平洋西北地区一旦发生预期中的大地震,可能引发加州圣安地列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同步震动,然后接着触发更严重的超级地震连锁。
乌山头水库光电争议尚未平息,如今高雄凤山水库也被爆出大规模设置光电板,引发地方居民不安。国民党立委陈菁徽接获陈情后前往现场勘查,亲眼见到整片闪着反光的光电板时直呼「傻眼」,更发现此类工程竟无需环评审查。她感嘆:「一座柏油山、一整片光电板,这才是台湾最真实的样貌。」
这场原本只是和朋友一同在绝美的珠穆朗玛峰西藏一侧登山健行的旅程,却在一场罕见的十月暴风雪中,成为30岁冯假日(Feng Holiday)惊心动魄的经歷。
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爆溢流,重创下游光復乡,造成多人罹难、失踪。因堰塞湖位处高山无路可达,林保署花莲分署分别派遣两支9人及6人小组步行踏堪,其中万荣分队成员,直达溢流口及下方山谷,两侧山崩造成的地表破坏,水量仍相当大,透过画面就能了解当地险恶。
今天上午花莲发生规模5地震,最大震度4级,中央气象署针对当地民眾发布国家级警报,接近中午东部海域再度发生规模5地震,外界担忧马太鞍溪堰塞湖是否受到影响。对此中央前进协调所表示,目前堰塞湖与溪流水况正常;林业保育署花莲分署则记录到地震当下的画面,堰塞湖镜头君剧烈摇晃,时间持续约30秒。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至今迈入第16天,堰塞湖整体仍属稳定,但今(8)日上午接连传出2次芮氏规模5的地震,外界也担忧堰塞湖恐再有灾情发生,对此学者认为,规模虽有5,但花莲光復当地震度仅3、4级,通常要达5强、6弱才会导致山区「有些微影响」,且堰塞湖周边残坡土石不多,遂评估未来不容易再有大型崩塌风险。
铲子超人精神,吸引了各国在台人士,纷纷加入行列,全力为灾民復原家园。在台大与阳明交大任教的外籍教授Justin与友人也不落人后,进入部落与上万名「超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工作后,感动得表示,台湾人「安静却坚强」而且绝对不软弱,台湾人绝不会大声宣告要作什么,只是去做,然后让成果自己说话,他将感想PO上网,让上万网友大表认同纷纷按讚。
挂起八号风球了,芳名「桃芝」的颱风欲袭,今晚到翌晨,是影响最剧烈的时段。
因日前地震导致马太鞍溪上游发生大规模山崩,形成堰塞湖,溃堤风险高涨,花莲县政府及中央相关单位紧急启动撤离与交通管制措施。期间,警方投入大量人力协助交通疏导与秩序维护,展现高度专业与责任感,获得当地居民与外界一致肯定。
花莲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超过6000万吨水量冲入下游的光復乡,造成16人死亡,第一时间各媒体以「溃堤」、「溃坝」报导,却遭农业部纠正用词,要求改为「溢流」,引发争议。对此农业部长陈骏季今天做出回应,表示不需要纠结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