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业及服务业的搜寻结果,共127笔
主计总处今(10)日公布2025年9月最新薪资统计,全体受雇员工平均总薪资达 57,452元、年增1.85%;其中经常性薪资平均数为 48,110元,中位数38,632元。值得注意的是,高薪行业冠军并非工程师或医师,而是由「金融与保险业」夺下第一,经常性薪资平均数衝上「7」字头,稳坐「天花板」。
每月发布的景气灯号已有相当长的歷史了,自1984年起架构始定,以九项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当月景气走势。随着产业结构改变,四十多年来每隔五、六年就会通盘检讨进行改版,淘汰钝化指标,引进敏锐度高的指标,并调整检查值,以让灯号能如实反映景气。
受到光復连假因素,国发会9月景气概况延至28日发布,景气动向各项构成项目的财经单位多数抢在连假之前公布最新数据,使得国发会9月景气概况有更多资讯加以佐证。尤其川普关税对各国产业的衝击没有原先预料的辛苦,各项数据显示已呈现「没有再坏下去」,上(8)月景气对策信号综合判断分数30分、灯号续呈绿灯,应该可以该9月走势「保底」,但能否跨过绿灯的31分门槛、跳进黄红灯区间的32分,就看少数个别无公开数据的统计项目。
台湾已迈入大缺工时代,根据行政院主计总处统计,2024年底工业及服务业职缺数达24.7万个,其中观光业尤为严峻。六福旅游集团(2705)致力推动多元共融与幸福职场,继荣获「2025亚洲企业雇主奖」双奖后,近日再勇夺「PATA亚太旅行金奖-最佳人力资本发展奖」,成为台湾唯一获此殊荣的观光企业,也是六福第二度摘下该奖。
台湾正式进入大缺工时代,行政院主计总处统计,2024年底工业及服务业职缺数高达24.7万个,观光业更是受到相当大的缺工衝击。六福旅游集团致力推动多元共融与幸福职场,继获颁2025亚洲雇主品牌指标──亚洲企业雇主奖双奖项肯定,近日更荣获「PATA亚太旅行金奖──最佳人力资本发展奖(Best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Program)」,二度获奖的六福,成为台湾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观光企业。
劳动部8日发布首次「职位空缺概况调查」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及服务业职缺总数为27.6万个,职缺率3.1%。其中制造业职缺夺冠,达9.2万个,占33.5%,以批发及零售业4.7万个,占16.9%居次,第三为住宿及餐饮业2.5万个占9.1%。
劳动部今天公布最新职位空缺概况调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制造业职缺9.2万个最多,但职缺率3.1%及全时职缺对外招募时间3.5个月,接近整体平均,人力结构相对稳定。而住宿及餐饮业职缺2.5万个,位居第3,职缺率4.4%、招募时间3.3个月,其中住宿业流动率高及招募时间长,造成职缺率较高,餐饮业则是新进工作者多,但退出者亦多,导致流动率跟职缺率均较高。
国发会7月景气概况将于28日发布,歷经连续2个月景气对策信号分数下滑、景气灯号连亮2颗绿灯后,7月景气变动的「保底」情况是止跌走稳,最佳状况则是热络台股挹注分数回升。惟,景气灯号若要转向偏热络的黄红灯,要待及整体制造业厂商对景气看法的回神。
「臺湾服务业大评鑑」自创办以来,每年都从评鑑过程中发掘值得探讨的趋势,并以此作为年度封面故事与大家分享,希望协助服务业掌握市场脉动,与时俱进持续成长。今年度,我们认为服务业缺工已是不可逆的趋势,这不仅考验服务业在缺工浪潮下的应变之道,连带也将翻转传统的服务样貌及消费体验。
国发会28日发布6月景气综合判断分数续降2分至29分的近一年半新低,灯号维持代表稳定的绿灯。针对景气灯号已连两个月亮出绿灯,国发会表示,人工智慧(AI)可望成为巩固下半年出口和经济成长的重要引擎。
主计总处日前公布,5月工业及服务业本国籍全时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数为50,483元,加上奖金与加班费的合计总薪资则平均达65,542元。对这约1.5万的落差,104人力银行表示,可能因对等关税暂缓期间,厂商加速出货,拉动整体加班时数与加班费。
行政院主计总处昨(10日)发布5月薪资统计,全体受雇员工(含本国籍、外国籍之全时员工及部分工时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数为4万7796元,月增0.08%,年增2.88%;奖金及加班费等非经常性薪资1万4106元,合计后总薪资平均数为6万1902元,月增11.56%,年增7.20%。相关数据曝光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但不少人直言「又是我拖累平均薪资了」、「越来越遥远」。
国发会景气对策信号分数及景气灯号,今年2月来呈现阶梯式下滑,27日发布的5月景气对策信号综合判断分数为31分,较上月减少2分,已是第3个月逐月减少2分,致使5月景气灯号向下跨了一级,从连续4个月的黄红灯,转呈为景气持平的绿灯。
高通膨时代来临!有人说,现在钱不花掉,就会被物价吃掉,主计总处最新统计,今(2025)年4月工业及服务业全职本国籍员工的经常性薪资(不含奖金与加班费)平均为5,0524元,经常性薪资为39,744元,10年前(2015年)每人每月经常性薪资中位数为33,434元,增加了足足6,310元,看似薪水年年涨,物质生活其实没有因此跃进。
薪资是人们生活中最在意的问题,不少刻板印象认为医生、工程师或是律师薪水最高。近日主计处公布2025年4月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全职本国籍员工的经常性薪资,平均为50524元(不含加班费、奖金),同时列出薪水最高前5名,其中金融、保险业勇夺冠军,月薪更来到6位数。
拉货潮好猛!主计总处11日公布4月劳动市场相关统计,受关税实施前拉货潮影响,4月制造业加班工时17.8小时,创8年半来新高,其中半导体为主的电子零组件加班工时27.9小时,创下有统计以来新高。这「代价」当然不斐,整体平均加班费2423元,为歷年同月最高。
劳动部「2024年职类别薪资调查」就各大职类于各行业薪资状况观察,根据调查2023年全年在专业人员方面,金融及保险业平均年薪133.6万元居冠,技术员及助理专业人员以运输及仓储业平均年薪122.3万元最高;服务及销售工作人员部分,金融及保险业突破百万年薪,排名第一。
国发会27日公布4月景气灯号,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等纷扰,景气对策信号综合判断分数下降2分、为33分,灯号续呈黄红灯,仅两分之差就会落入绿灯;国发会经济发展处长邱秋莹表示,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政策反覆,虽然紧张气氛已有趋缓,但半导体关税未定、与各国关税谈判进展还很难说,对未来景气抱持审慎以对。
今年4月初美国推出全球关税计画,台湾可能面临32%的对等关税,为此,行政院通过「因应国际情势强化经济社会及国土安全韧性特别条例」,对可能受衝击的企业、劳工,规划相应的对策。虽然后续的执行,需视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国内法案审查程序与结果而定,惟如何支持约1,161万就业者、近850万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劳工,在关税衝击下安居乐业,已成为劳动节最实际的祈愿。
交通部公布2024年全台运输及仓储业生产与受雇员工概况调查结果,驾驶荒未解的公共汽车客运业,去年员工数仅1.8万人创新低,虽平均薪资达6.1万元,较疫情前2019年大增8575元,但每人每月总工时高达198.6小时,且加班工时更连3年超过3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