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的搜寻结果,共09

  • 李远接任文化部首谈心情:「我准备好了」

    李远接任文化部首谈心情:「我准备好了」

    文化部长李远(小野)上任后首次面对媒体,谈自己接任部长的心情与文化政策,表示自己接到徵询的第一想法是「为什么是我?」坦言「传统不太会想到是我这样的人,会想到我的人应该也怪」,但继而又回顾自己过去所有做过的事,自问既然对文化有想法,不能只靠嘴说,儘管家人120%反对,自己经歷忐忑、后悔,到目前正式主任前已做好心理准备「我准备好了」。

  • 影视音学校招生差 蔡诗萍:供多元选择

    影视音学校招生差 蔡诗萍:供多元选择

     作家「小野」李远被延揽为新内阁的文化部长,小野曾担任台北市的影视音实验学校的创办校长,有北市议员质疑,该校招生每况愈下、学生就学就业状况迷茫等。北市文化局表示,由于非主流才能让学子有更大发挥空间,未来思考如何提供多元选项。

  • 工商社论》新任文化部长的文化与商业挑战

    工商社论》新任文化部长的文化与商业挑战

     文化部新任部长小野(本名李远)即将上任,他得遍各文学奖、写了100多本书的知名作家,80年代早期在中影参与新浪潮电影运动,将台湾新电影推到国际,也担任过华视总经理,熟知电视业务;2018年还获争取连任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延揽出任竞选办公室总干事,选后担任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长。小野现为纸风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带着剧团跑遍台湾,以其懂出版、电视、电影、影视音教育与表演艺术,儘管没有官场行政经歷,但资歷堪称是歷任文化部长最完整的一位,令人充满期待。

  • 北市影视音学校效率差?文化局:提供非主流的多元选择

    北市影视音学校效率差?文化局:提供非主流的多元选择

    曾担任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竞选总干事的作家「小野」李远,被延揽为新内阁的文化部长。而小野过去曾担任台北市的影视音实验学校的创办校长,近日也再受关注。就有北市议员质疑,该校招生每况愈下、学生就学就业状况迷茫等,认为要让学生出入均衡些。对此北市文化局表示,由于非主流才能让学子有更大发挥空间,未来思考如何提供多元选项。

  • 首位有孙子的文化部长 艺文圈提对小野的期盼

    首位有孙子的文化部长 艺文圈提对小野的期盼

    520总统就职日倒数,由民进党前主席卓荣泰、前文化部长郑丽君出任行政院正副院长的内阁团队,12日公布延揽台湾电影新浪潮推手之一的知名作家小野(李远)出任。对文化界而言这位新部长的出线颇有些跌破朝野眼镜,新人选公布前,原部长史哲留任传闻甚高。

  • 第二波内阁郑铭谦、小野引关注 党政人士曝考量

    第二波内阁郑铭谦、小野引关注 党政人士曝考量

    准总统赖清德内阁人事今(12)日公布第二波名单,其中文化部长确定由纸风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李远出任,法务部长则由台北地检署检察长郑铭谦升任。党政人士示,两位过去在其专业领域深耕多年,从未出任政务官,此次接下重任,外界认为除认同赖清德国政愿景与AI行动创新内阁理念,同时也呼应赖清德用人唯才、不分党派,要筹组民主大联盟的精神。

  • 「曾帮柯P」小野算跨党派?自曝接文化部长理由:为甚么一直问柯文哲?

    「曾帮柯P」小野算跨党派?自曝接文化部长理由:为甚么一直问柯文哲?

    准总统赖清德与新阁揆卓荣泰内阁人事安排引发注目,人选陆续曝光。卓今(12日)上午10时召开记者会宣布第二波内阁人事,文化部长由李远(笔名小野)出任。对于自己曾担任柯文哲竞选总干事,是否算是跨党派用人,李远直言,「不晓得大家为甚么一直问柯文哲」,柯找他去当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他是抱持着当志工的心情,他本人也没有政党属性;自己被徵询文化部长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在电影、文学、电视、剧团等文化界各领域都有接触过。

  • 小野挺许淑华 徐巧芯喊下架新潮流

    小野挺许淑华 徐巧芯喊下架新潮流

     民进党北市七选区立委候选人许淑华在选前黄金周邀请纸风车剧团演出,许淑华也请来民眾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在竞选市长连任时,担任其竞选总干事的「小野」李远站台,同选区的国民党候选人徐巧芯则说,小野现在已经是柯黑,「我想许淑华真的很讨厌柯文哲。」

  • 柯文哲前竞选总干事挺许淑华?小野:已淡出政治仅默默关心

    柯文哲前竞选总干事挺许淑华?小野:已淡出政治仅默默关心

    民进党北市七选区立委候选人许淑华,在选前黄金周邀请纸风车剧团演出,并举办冰雪奇缘Elsa女王派对。而许淑华也请来过去柯文哲在竞选市长连任时,担任其竞选总干事的「小野」李远。而柯文哲与许淑华的对手徐巧芯友好,小野之前又是柯的核心幕僚,现在替许淑华站台也格外引发联想。对此小野仅表示,自己早已淡出政治仅默默关心,这次会现身只是为了报答之前的恩情。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