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徵收对象的搜寻结果,共150笔
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双方正为稀土出口问题僵持不下,美国总统川普17日接受FOX新闻访问时表示,美国扬言要对中国课徵高关税并无法持续长久,他还说美国将会与中国相处良好。此外,路透报导,中国14日起,对美籍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已引发国际航运与邮轮业连锁反应。美国豪华邮轮Riviera号因拒交特别港务费,已取消15日赴上海航程。
中美贸易战火延烧至海运领域,美对中国营运船舶或中国制造船舶开徵「港口服务费」,14日生效,中国也不甘示弱,同日起对美国拥有、运营、建造或悬挂美旗的船舶课徵「特别港务费」,推升美国线运价暴涨逾5成,「非美中」航商迎转单红利。
碳费制度上路,符合碳费徵收对象的企业可透过「自主减量计画」申请优惠碳费费率,水泥厂、纺纤厂等用电大户纷提自主减碳计画,其中水泥厂中的台泥、亚泥都是以最低费率提出。纺纤厂中的远东新则是以每吨50元低费率申报,未来将配合政府相关规定,在申请最低税率缴纳;新纤、力丽则以每吨100元费率自主申报缴纳。
工总今日公布白皮书建议缓徵碳费2年,环境部回应,我国碳费制度以减量为目的,设计优惠费率、高碳泄漏风险系数折扣,经统计,已有9成以上企业提出自主减量计画,盼能适用优惠费率,显示碳费驱动产业减碳,且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非碳费收费对象。此外,现在也将关税衝击纳入认列高碳泄漏风险事业的条件,正与经济部研议,碳费仍将如期上路。
美国关税迭加衝击产业,工总建议缓徵碳费。环境部回应,近期欧亚各国未调整净零目标,且从自主减量计画提交情形,可看出为产业带来相当强的减碳动力,碳费制度确实有利于企业绿色转型,将如期上路,但为了减缓美国关税带来的衝击,提出扩大高碳泄漏风险事业适用对象、补助奖励低碳投资等2大措施因应。
我国碳费一般费率每吨为300元,优惠费率A、B分别为100元及50元,如果适用高碳泄漏产业更会打2折、最低每吨仅要10元,碳费审议会6日召开,会中讨论高碳泄漏行业如何认定,环境部政务次长施文真表示,高碳泄漏风险可分为层次1及层次2,前者会用行业别认定,后者则会纳入反倾销、毛利率等计算。
我国碳费一般费率每吨为300元,优惠费率A、B分别为100元及50元,如果适用高碳泄漏产业更会打2折、最低每吨仅要10元,碳费审议会6日召开,会中讨论高碳泄露行业如何认定,环境部次长施文真表示,高碳泄漏风险可分为层次一及层次二,前者会用行业别认定,层次二则会纳入反倾销、毛利率等计算,难用关税或匯率等单一事件衝击纳进来,但若影响到毛利等可望纳入。
第一银行以「永续金融,第一品牌」为核心思维,为响应国际2050净零排放趋势并积极发挥金融影响力,于2023、2024年均举办永续发展专题讲座,今年5月12日再邀请国内企业参与,由政治大学会计学系教授吴安妮担任主讲人,分享企业于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转型时所面临的困境、策略分析及解决方案,引导企业落实净零转型政策,掌握永续商机,吸引上百位来宾共襄盛举。
国内电动车辆越来越多,过去8年从近20万辆成长到88万余辆,交通部曾说最快2030年对电动车比照油车开徵汽燃费,不过现行的规定文字为「汽车燃料使用费」,但电动车不使用燃料,立委建议改为「公路使用养护管理费」,交通部今表示支持,代表为未来收费铺路。
为跟上全球净零碳排趋势,我国也推动一系列产业转型政策,并透过碳费制度促使产业减碳,而在计画前期,业者只要提出「自主减量计画」就可获得碳费折扣,但民团担忧,产业转型过程中缺乏与劳团、工会对话,企业恐将减碳成本转嫁至员工身上,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而劳工却因不清楚政策而难以自救。
美国总统川普2025年一上任便再次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启动关税大战,总统府今日召开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环境部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对净零推动的影响衝击说明,环境部长彭启明表示,台湾在关税衝击下有三大净零因应对策,包括净零目标不变,但产业若遇到衝击,政策须审时度势滚动调整;确保在全球关税海啸过后,能够双轴转型成功;全方位绿领人才培训,百亿绿色成长基金投资。
环境部发布碳费制度三项配套法案,我国正式迈入碳定价时代;富邦投信3月初取得富邦台湾净零转型ESG 50 ETF基金(本基金之配息来源可能为收益平准金)核准募集发行,标的指数为S&P TIP臺湾净零转型ESG 50指数;该檔基金不仅是富邦投信继富邦公司治理(00692)之后的永续之作,也将是首檔将国际净零转型高标准指标「范畴三」,纳入指数筛选逻辑的台股市值型ETF。
报復性关税对台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可能对营于运和整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这些关税会导致台湾出口商成本增加,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这可能导致销售和市场份额减少,因为受影响国家的消费者和企业可能会转向价格较低的替代供应商。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迁服务中心于2025年1月表示,2024年是世界首次达到全年均温较前工业时期超出1.5°C的里程碑,也是现代人类从未经歷过的气温水平。该机构指出,2024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每月均温几乎都打破歷史纪录。此外,过去10年的每一年都名列史上最热的前10名排行榜。
随着2050年净零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台湾碳费制度也于今年正式上路,环保与永续发展已成企业竞争关键。昨(26)日「2025古城永续、净零新篇章」论坛于台南禧榕轩大饭店举行,产官学研专家针对AI净零发展、碳管理、资源循环及公部门永续策略等进行深入探讨,加速绿色转型。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将在2026年正式上路,环境部长彭启明17日表示,预计欧盟今年7、8月会发布正式文本,随后台湾最快今年底前也会推出「台版CBAM」,透过有相应的法案程序,锁定进口钢铁、水泥业要求申报碳足迹并平衡收取费用,以保护国内业者。
中国大陆海关总署党委书记孙梅君7日在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表示,2024年中国外贸首次突破人民币43兆元大关,年增5%,连续第八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但她强调,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外部环境衝击,因此今年将实施促外贸稳增长特别措施。
碳费制度今年上路,徵收对象在2026年5月时,要依2025年全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并缴交碳费。环境部8日表示,首波被徵收碳费的事业,须在2025年6月30日前提出自主减量计画的申请,在明年申报缴纳今年碳费时,才有机会适用优惠费率。
碳费制度今年上路,依规定,碳费徵收对象在2026年5月时,就要依2025年全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并缴交碳费。环境部8日表示,首波被徵收碳费的事业,必须要在2025年6月30日前提出自主减量计画的申请,在明年申报缴纳今年的碳费时,才有机会来适用优惠费率。
美国总统川普2日表示,儘管英国已经在贸易问题上「越界」,但他认为英国或许可以豁免关税。他强调英美之间的贸易属于「可以解决的问题」。一番言论让外界聚焦两国经贸关系,尤其在川普近期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加徵大规模关税后,是否会进一步扩展至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