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搜寻结果,共125笔
根据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分析,美国最高法院就川普关税是否违法所做出的裁决可能出现四种情境,即是川普全面胜诉、部分胜诉、败诉但免退税、以及败诉且须退税。若出现败诉且须退税的最坏结果,恐对美国财政与经济造成一定衝击。
美国总统川普对全球课徵对等关税,美国最高法院于美东时间5日上午10时(台湾时间5日晚间11时)举行听证会,让原告及被告律师就关税合法性进行辩论,9名大法官快则1周、慢则数月做出裁决。若川普败诉,将必须退还关税?以下解析此案的可能攻防、结果及影响。
美国总统川普展开亚洲之旅,预计30日与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对于「川习会」,美国学者都不预期有重大突破,达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机率也微乎其微,而是双方得以管控分歧并获致小幅进展。
美国总统川普与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0日在韩国庆州APEC峰会场边会晤,而川普日前已预告两人会讨论到台湾议题。因此,「川习会」不但台湾关注,华府一些对中鹰派也担心,偏爱交易的川普为了追求贸易谈判上的胜利,可能偏离美国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在台湾议题上作出妥协。
德国央行总裁纳格尔(Joachim Nagel)近日表示,欧洲在面对中国贸易关系上必须「停止过于胆怯的作法」,改以用「更强硬态度」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川习会预计在APEC峰会场边举行,各界推测将谈及台湾议题。美国智库学者示警,虽然美国国会挺台力度大,但目前国会似乎异常愿意放行美国总统川普政策,若届时国会未能约束川普达成对中有利协议,将对台湾造成伤害;也有学者认为,若能让川普表态反对台湾独立,将被大陆领导人习近平视为一大胜利。
农业部长陈骏季14~27日率领公协会赴美,锁定黄小玉、牛肉等农产品扩大採购,传有意四年採购规模100亿美元,以求降低美对台的对等关税。
就在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大规模阅兵,向世人展现中方强大的军力前几天,美、台国防官员上周在阿拉斯加举行秘密会谈。
大陆对台灰色地带行动有新态样!美国智库詹姆士敦基金会报告指,中国钻油平台5年前就多次进出台湾专属经济区,目前有一座设施距离东沙群岛限制水域不到50公里。报告示警,这些设施恐被用于封锁甚至侵略台湾,然而台湾政府毫无回应,恐进一步鼓励中国侵犯我国主权侵犯风险。
美国智库詹姆士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2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在台湾专属经济区(EEZ)海域内钻探石油、天然气,这类设备已在海域内出现5年,外媒指出我政府对此似乎没有反应,让不少专家大感意外,有专家认为北京此举是获取领土的手段之一,有助于未来入侵台湾。
美国军方媒体《星条旗报》日前首度公开披露台湾派出逾500名士兵参加美国主导的「北方打击」(Northern Strike)演习,《南华早报》分析,华府颠覆惯例高调宣传,不仅意在战略威慑中国大陆,也希望在台湾民间动摇对美信任之际,释放安抚讯号。
美国总统川普第一任期国务院资深顾问惠顿(Christian Whiton)4日撰文,分析「台湾如何失去川普」,盘点台湾一系列「糟糕策略」。对此,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台湾问题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回应了。
路透报导《金融时报》周三引述3位知情人士指出,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韦克尔(Roger Wicker),预计于8月率领国会代表团访问台湾。路透暂无法立即确认此消息。
外媒报导,美国川普政府阻止赖清德总统过境纽约市。对此,亚洲政策专家莫里斯认为,川普2.0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採取的「首个具体举措」令人忧心。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计画主任葛来仪也说,川普应顶住中国压力,而不是选择屈服,「川普若释出美台关系某些方面可拿来谈判的讯号,将削弱对中共的吓阻,让习近平更有胆量在台湾问题上施压,要求做出更多让步」。
3位知情人士透露,赖清德原本打算, 8月要过境美国纽约停留,再转往巴拉圭、瓜地马拉和贝里斯等中美友邦访问。然而,美方告知赖清德,他不能在前往途中过境纽约停留。
中美于28日起在瑞典展开第三次经贸会谈。会谈可能涉及芬太尼关税以及中国採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等问题。专家指出,中国可能要求美国做出一些安全让步,包括降低对台湾与菲律宾的外交支持。与此同时,美国已暂停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以避免干扰与北京的贸易谈判。
因规模和开支飙涨,美国国务院日前正进行裁员和重组。据观察者网报导,知情官员25日透露,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华战略的「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也称「中国屋」或「中国组」)将由新一任负责人乔舒亚·扬(Joshua Young)接手,且直接向美国务院「三号人物」、副国务卿胡克尔(Allison Hooker)汇报工作。
据观察者网报导,因规模和开支飙涨,美国国务院日前正进行裁员和重组。7月25日,知情官员透露,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华战略的「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也称「中国屋」或「中国组」)将由新一任负责人乔舒亚·扬(Joshua Young)接手,且直接向美国务院「三号人物」、副国务卿艾莉森·胡克(Allison Hooker)汇报工作。
美国总统川普决定攻击伊朗后,让各国对其对外政策有全新认知,其中也包含主张不排除武力侵台的大陆。《纽约时报》分析,北京正尝试弄清川普对台政策,过往外界认为川普反战,倾向透过劝诱或警告等手段迫使对手大陆让步,但白宫这次果断轰炸伊朗,显示在必要时,川普仍会以动武解决问题,这或许会让北京当局重新思考川普捍卫台湾的决心,重新评估对台战略。
以色列13日空袭伊朗引发德黑兰反击,两国彼此轰炸不休,美国总统川普21日下令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以伊停火协议24日生效。川普一向标榜「不打外国人的仗」,此番打击伊朗显示他仍愿意参与距离美国本土遥远的战争。美国《纽约时报》26日刊登主跑台海两岸议题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深入分析,此事引起北京质疑华府可能给台湾问题带来风险,川普如何处理这个敏感议题又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