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接触政策的搜寻结果,共30笔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盪变革期。对于未来世界格局的判断,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准确厘清和判断世界格局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以色列与美国轮番攻击伊朗核设施,伊朗虽然是中国全面战略伙伴、能源重要来源及地缘政治关系枢纽,北京却低调以对,究其原因,除中伊关系不似外界所想像紧密外,北京战略谨慎更是主要原因。
以色列与美国轮番攻击伊朗核设施,伊朗虽然是中国全面战略伙伴、能源重要来源及地缘政治关系枢纽,北京却低调以对,究其原因,除中伊关系不似外界所想像紧密外,北京战略谨慎更是主要原因。
中美双方11日结束贸易谈判,并于12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接下来90天内下调双边关税。在北京与华府僵局降温之际,川普则提北京同意全面开放,对两国都是好事,「对统一(unification)与和平也非常有利」。对此,经济学家、政经评论家吴嘉隆则表示,美国之所以释放对北京的善意讯息,其实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北京的全面开放,其实对美国的接触政策(engagement)更有帮助。
德国议会23日选举的结果显示,保守派联盟党得票最多,意味着联盟党的领导人梅尔茨(Friedrich Merz)将是德国的下一任总理。美国之音分析,在梅尔茨领导下的德国新政府将採取比萧兹更强硬的对华立场。
近期,美国国务院官网内容中删除「不支持台独」的文字,这是俄乌战争以来,美国官网第二次进行类似的操作,第一次是发生在俄乌战争爆发之际,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美国逐渐放弃将台湾乌克兰化的方案,随着中美军事竞争的白热化,美国国务院自行将这段文字撤除。
近期,美国国务院官网内容中删除「不支持台独」的文字,这是俄乌战争以来,美国官网第二次进行类似的操作,第一次是发生在俄乌战争爆发之际,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美国逐渐放弃将台湾乌克兰化的方案,随着中美军事竞争的白热化,美国国务院自行将这段文字撤除。
在国际上,总体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追求全球化,拥抱自由贸易。传统上,全球化的基本逻辑是透过古典经济学所讲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以实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但是现在,人们不只要考虑经济利益,也要考虑安全,从人身安全、个资安全、供应链安全,一直到国家安全。此时,地缘政治的思考切入总体经济的逻辑。
美国总统川普正式上任,其过去「单打独斗」的对外风格是否会影响未来美中台关系的走向,备受关注。学者分析,川普在决策上仍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但未来4年,美国以台湾存亡作为交易标的的可能性并不高,「卖台」机会低,美国盟友则会视自身的国家利益来决定是否「挺台」。
1月20日正午,瑟瑟寒风中,美国新当选总统川普在华府国会山庄内的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宣誓就职。美国要「重新赢得世界」,是靠美国持续不断的创新、开放与包容能力,还是靠川普执政具有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威慑」?世界在沉思。
北韩官方媒体《朝鲜中央通讯社》(KCNA)11日首度撰文评论韩国总统尹锡悦实施戒严与后续的执政危机,称韩国社会因戒严陷入「动盪不安」,并预测尹锡悦的政治事业恐因此终结。
2021年到2023年间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中国与台湾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华自强(Rick Waters)日前接受美国之音专访,就当前美中关系的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华自强也是美国国务院「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屋」的首任负责人。华自强于去年夏天离开国务院,目前担任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业务总经理。过去将近30年来,作为美国职业外交官,他站在美国对外工作最前线,有许多和中方高级官员打交道的第一手经验,他在专访中分享这些宝贵经歷和观察,并对台海局势、中俄关系,以及习近平政府的「战狼外交」策略发表看法。
现任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提名人贺锦丽6日宣布了她的副总统人选,现任明尼苏达州州长华兹(Tim Walz)。专家分析,现年60岁的华兹有利于帮助贺锦丽吸引美国中部摇摆州的选民,而华兹与中国的渊源也表示他可能倾向恢復对中国的接触政策。
美国选民11月5日将选出下一任总统,选情千变万化,卷土重来的川普在被判有罪后,反而募集到更多资金,民意支持度领先拜登,但差距仅两个百分点,选举结果很难预测。可以确定的是,两党将展开打击中国谁更狠的竞赛,势必衝击中美贸易政策、高科技竞争,乃至地缘政治动能。
美国选民11月5日将选出下一任总统,选情千变万化,卷土重来的川普在被判有罪后,反而募集到更多资金,民意支持度领先拜登,但差距仅两个百分点,选举结果很难预测。可以确定的是,两党将展开打击中国谁更狠的竞赛,势必衝击中美贸易政策、高科技竞争,乃至地缘政治动能。
前总统马英九日前的访陆行程,与习近平共同完成了马习二会,可望为两岸关系带来些许且微弱的和平烛火感,但在整体地缘政治的框架下,显然没有执政权力的马能做的极其有限,现实仍是被美国以围堵中国为主的「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以及美日菲峰会追求的同盟军事防御体系等针对中国的政治议程所主导。不过,美国亟欲在亚太地区建构各种形式的权力平衡联盟来围堵中国的作法,恐怕很难得到成功。
日前马英九的访陆可望为两岸关系带来些许且微弱的和平烛火感,但在整体地缘政治的框架下,显然没有执政权力的马能做的极其有限,现实仍是被美国以围堵中国为主的「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以及美日菲峰会追求的同盟军事防御体系等针对中国的政治议程所主导。
2018年川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不再认为经济交往可带来中国政治的自由化。2020年中国务卿蓬佩奥刻意选择尼克森总统纪念图书馆发表演说,反思了尼克森开启的中国交往策略。蓬佩奥认为对于共产中国的威胁,自由世界该团结一致对中共施压。媒体咸认这场演说宛若「新冷战」的檄文,正式开启美中新冷战的序幕。
2017年底川普政府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称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称其试图挑战美国的地位,对美国的繁荣与安全构成威胁。2018年川普对中国大陆发动贸易战,不再认为经济交往可以带来中国政治的自由化。2020年中,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刻意选择在位于加州的尼克森总统纪念图书馆发表演说,反思了尼克森开启的中国交往策略,蓬佩奥认为对于共产中国的威胁,自由世界该有更积极的应对,团结一致对中共施压。媒体咸认这场演说宛若一篇「新冷战」的檄文,正式开启美中新冷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