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扩建产能的搜寻结果,共62笔
800VDC引爆AI伺服器高电压大电流检测需求,稳得(6761)土城实验室因可全面支援AI伺服器电源/散热/BBU等大型电力设备产品测试与认证服务,获美系CSP厂/国内ODM大厂及电源大厂青睐洽谈下单,预计12月开始贡献业绩,随着土城实验室加入,稳得预估,2026年实验室营收占比可望攀高至20%到25%,稳得亦乐观看待2026年营运,预期2026年毛利率有望突破40%,获利可望较今年大幅成长。
上银(2049)董事长卓文恒表示,景气前景难料,但受惠于机器人、半导体、大型基础建设、自动化及电动车等产业订单助攻,上银明年营运挑战成长。其中AI物流机器人预计明年初出货,送交物流产业产线使用,明年机器人相关产品营收占比将首度突破10%。
Meta于台湾时间16日宣布,将于德州建置规模1 GW的第三座资料中心,选址于El Paso,预计2028年启用。
瞄准全球生物相似药产业结构转折,CDMO(委托制造暨开发)需求急速成长商机,泰福-KY、台康生积极以「双基地策略」与「全链整合产能」扩产,加速进入国际竞技场。
南电(8046)第三季营收可望明显优于上季,公司7、8月合计营收已达74.28亿元,若9月延续热度,整季营收将进一步走高。法人估算,受惠于400G/800G交换器需求与BT载板旺季出货,南电第三季营收可望季增双位数、第四季延续成长力道,营运逐步走出低谷。
鸿海持续强化AI伺服器全球产能布局,25日公告增资墨西哥子公司1.68亿美元(约新台币51.2亿元),对此,外界推测,由于墨西哥是鸿海旗下工业富联AI伺服器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此举应是为了进一步扩大AI伺服器产能。
日本在功率半导体领域长期占据一定优势,但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追赶和价格竞争,行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日经亚洲》20日报导,中国企业在硅和碳化硅基板制造方面逐渐建立完整生产能力,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庞大市场快速成长,其垂直整合模式也对日本企业构成挑战。儘管形势艰难,东芝、罗姆、三菱电机等日本厂商却迟迟未能形成统一战线。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升温,为备战美国市场对AI算力快速成长的需求,鸿海继日前宣布与东元结盟后,也联手软银合资布局俄亥俄州,活用鸿海在美国俄州的厂区;两大合作案凸显鸿海持续深化美国AI伺服器制造能量,在大啖AI伺服器商机之际也透过坚强的合作关系,强化自身在全球AI产业的竞争优势。
AI伺服器市场需求爆发,PCB厂金像电、臻鼎-KY与CCL厂台光电、台耀等龙头业者,纷纷启动资本支出计画,进行第二波扩产,预计未来两年高阶PCB/CCL产能将明显扩张,供应量有望翻倍增长。
川普总统抛出对进口晶片课徵最高100%关税震撼弹,虽尚未正式实施,但美方已明确表示,未在美设厂者恐面临惩罚性税率,已设厂、建厂中或承诺设厂者可望获得豁免。产业界认为,这将迫使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其中台湾从硅晶圆、PCB、机构件到晶圆测试厂,正加快赴美脚步,供应链重组压力浮现。
环团今天到环境部大门前,陈列印有堆满塑胶废弃物许愿池的地面3D图像,并高举「全台来许愿,塑胶要减产」巨幅诗籤,指出政府支持增加塑胶生产,于去年核定中油「新四轻」轻油裂解厂扩建案,呼吁环境部长彭启明表态反对,加入全球塑胶减产的行列。
台湾对等关税尚未揭露,我国机械出口与国际景气高度连动,易受贸易争端,新冠疫情、匯率波动影响,也是这次关税战中,受害严重的「惨业」。财政部抢在关税税率揭晓前公布,台湾机械业近5年出口与国际竞争情形,机械业已连2年衰退,2024年出口值241亿美元,为4年最低,但占总出口比率仅有5.1%,创歷史新低纪录。
台玻(1802)受惠LOW-D玻纤布市场缺货、价格上涨题材,台玻产能加开,营运有望改善,吸引法人及短多买盘抢进,23日股价以低盘开出,一路放量,收盘涨停18.45元,已重回所有短均线之上。周线趋势已重回上扬,月线及季线趋势持续维持走高,9日KD值趋线重新交叉往上。各短线技术指标都呈多头排列,而量能也急速放大,短多气势如虹。
美国新一波关税政策尚未明朗,且目前已揭露的部分国家税率普遍高于市场预期。纬创总经理暨执行长林建勋14日表示,目前客户订单与规划未见变动,纬创也未进行任何调整,强调AI伺服器属于刚性需求,即便面临关税不确定性,整体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台塑四宝第2季财报出炉,不敌关税战氛围笼罩,加上新台币狂升,四宝本季全数交出亏损成绩单,累计亏损达250.45亿元。
考量转型升级、新事业部署尚待耕耘发酵,台塑四宝面对产业持续低檔趋缓调整,及关税、匯率、地缘政治等外部干扰,持续加速推动AI应用,强化运作绩效。搭配开发低碳永续产品,拓展高阶应用市场,力拚强化竞争力。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周五(4日)报导,位于德国南部的国际级军工传动系统供应商Renk新任执行长萨格(Alexander Sagel)表示,预期德国联邦政府即将释出大量各类战甲车订单,数量预计多达1600辆,该厂商将为此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扩大产能。
市场调研机构Yole集团近期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在2024年已占据全球晶圆代工产能的21%,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台湾的23%,领先韩国的19%,并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产能占比将跃升至30%,成为全球第一!
鸿海集团母、子公司合计六家,市值高达2.35兆元的重磅法说会登场,加上集团内研发单位鸿海研究院,可望释出下半年的景气风向,法人认为,鸿海本身为辉达GB200供应链重兵、鸿华先进负责汽车组装,分别扮演AI、车用成长的双箭头,未来母公司鸿海切入人形机器人组装可期,有利于母鸡带小鸡引领子公司转型。
受惠美国消费及就业市场均朝正向发展,经济呈现稳步增长,台塑企业去年美国各公司营收持稳推升至台币2,130亿元,年增9.2%,税前利益额约新台币38亿元,年成长34.1%。瞄准供应链重组新商机,台塑企业扩大推展欧美、越南市场布局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