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收益债券的搜寻结果,共127笔
随着美国联准会进入降息循环,外银纷纷针对债市前景释出最新观点。渣打银行看好美国5至7年期中天期公债以及新兴市场当地货币政府债潜力;星展银行维持对投资等级(IG)债券的正面看法;滙丰银行建议偏高配置全球投资等级债券。
美国联准会再降息1码,并释放明确讯号,即降息路径不再是「铁板一块」,外银释出最新债券配置建议。
国内债券ETF今年逆风,直到9月美国启动降息才开始吸引资金回流,唯一一檔规模增加超过200亿元的群益优选非投等债(00953B)人气也衝至第一,该檔基金经理人李忠泰拥有超过20年的债市投资经歷,在投资市场中运用自己学太极拳的精神,避免因一时躁动错过投资时机,成为国内基金市场中的债市投资高手。
由于美国通膨报告符合预期,加上就业数据较预期疲弱,重新燃起外界对联准会(Fed)降息的预期,根据LSEG Lipper数据显示,截至10月1日为止的上周,投资人净买进价值491.9亿美元的全球股票基金,缔造去年11月13日以来最高单周纪录。
美国联准会9月重启降息,多数寿险公司展现观望态度,10月美元保单宣告利率暂时按兵不动,截至30日为止,仅台新人寿一家宣布10月将调升36张美元保单宣告利率,最大调幅为5个基本点,调整后最高利率为4.3%。根据各家公司提供资讯,目前市场上美元保单宣告利率最高水准,仍为台湾人寿、合库人寿及远雄人寿的4.35%。
匯丰银行今(25)日举行第四季投资展望会,指出人工智慧创新高速发展与普及化、美国联准会重启降息两大积极因素,正抵消美国贸易关税及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匯丰银行认为,投资人应对全球股票持偏高比重配置,并看好全球投资级债券,同时,建议增持黄金以提高投资组合的韧性。
美国联准会如预期降息1码,今年可能再降息两次。法人指出,本次联准会降息为预防性降息,根据歷史经验,1984年、1995年与1998年的预防性降息后,经济未衰退,且促进股市与投资等级债券的表现,预料本次降息将会带动民间消费回温,加上企业获利具支撑力,有望创造资本利得,将使得信用债券表现可期。
随着主要再保险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法人机构普遍对第四季与2026年展望释出谨慎讯号。综合各法人报告,虽然再保险资本充裕、投资收益有望支撑获利,但定价优势已过高峰,市场竞争加剧,合併损率恐将逐步走高。
随全球利率环境可望转向,市场对降息预期升温,统计2007年以来投资等级以上公司债券及ABS、CMBS平均违约率甚低接近于零,显示高信评资产经得起市场淬炼,投信法人看好未来债市行情投资机会。
国银今年上半年海外获利大丰收,银行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国银海外分支机构(含分、子行)获利481.5亿元、创歷年同期最高,年增为5.52%,未受到新台币升逾9%的明显影响,银行局分析,即使海外赚的外币换回新台币有匯损,但获利仍创高,主因有二个,一是投资及其他净收益增加,二是资金成本下降。
国银2025年上年海外获利大丰收!银行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国银海外分支机构(含分、子行)获利为新台币481.5亿元,创歷年同期最高,较去年同期增加25.2亿元、年增5.52%,完全不受到新台币升逾9%的影响,银行局分析,即使海外赚的外币换回新台币有匯损,但获利仍创高主因有二个,一是投资及其他净收益增加、二是资金成本下降。
市场多空讯息纷杂,观察过去十年的各类债券表现可以发现,没有单一债券类型能够每年都独占鼇头,市场风格不断轮动,这也凸显了单押单一资产的风险,以及投资所面临的挑战。
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7月境外基金市场持续吸引投资人资金进驻,前十名净申购基金合计吸金超过500亿元。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最受青睐,显示市场对降息预期与债市回温,抱持乐观态度。
根据最新公布的8月份美银美林全球基金经理人调查报告,在最积极交易策略排行榜中,上榜的除了做多科技七巨头、做多黄金、做多欧洲股市等等已在榜上数月的项目,值得留意的是,此次做多2年期美债也异军突起、跃居榜上,可见在利率走势难以掌控的环境下,流动性佳、波动度低、又能提供收益的短天期债成为市场资金配置宠儿。
美国经济温和成长、就业降温,年底前联准会重启降息循环可期,各国承受美国贸易突袭政策,金融市场时有干扰,投信法人提醒,投资组合宜纳入债券,能降低资产波动度。
市场预期美国联准会今年将降息,债券资产再次成为资金追捧的焦点。展望后市,投信法人预期,今年美国将降息2码,时间可能落在9月及12月,过去首次降息前三个月布局高评级债券,往往能在未来一年实现正报酬,反映出利率下行阶段高评级债券同时具备资本利得与息收优势。
渣打国际商业银行积极响应金管会推动「亚洲资产管理中心」政策,为满足高资产客户投资需求并兼顾财富传承目的,7日宣布携手保诚人寿推出「保费融资 (Premium Financing)」方案,成为首家提供保费融资方案的外商银行,展现渣打银行在高资产财富管理市场的创新实力与优势。
在全球高利率环境持续、通膨阴影挥之不去,加上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的背景下,台湾高资产族群的投资思维也悄然转变,从过去偏好「有价证券」的操作模式,逐渐转向「新全球多元性资产配置」的策略路线,其中有几大转变方向,让投资已不仅是资产管理,更是生活蓝图与未来保障的一部分。
上半年基金市场资金活络,虽然境内ETF吸金气势如虹,境外基金仍展现稳健流入动能。根据基金资讯观测站统计,今年上半年境外基金累计净申购金额达1,607亿元,前十大境外基金上半年合计净流入达2,289亿元,甚至高于整体境外基金总流入,显示资金明显集中于核心标的。
2025年上半年基金市场资金动能强劲,根据最新统计,境内基金总净申购金额高达8,526亿元,远超过境外基金的1,607亿元,资金差距逾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