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放养犬的搜寻结果,共22笔
为共同响应10月5日「石虎日」(十、五谐音),台北市立动物园在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暨「国际保育员日International Zookeeper Day」举办「就是i石虎」快闪活动。午后安排「亚洲猫科大復兴」特映会及映后座谈,邀请民眾透过教育活动与观影体验,深入了解台湾原生猫科动物「石虎」所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与保育希望。
台湾石虎日将于5日登场,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3日公布最新监测成果,发现石虎活动范围逐步由东势与和平交界山区,延伸至东势、新社等浅山地带的果园与农田,农友与社区以自动相机捕捉到石虎身影,且与友善石虎农作标章田区范围高度重迭,显示生态廊道逐渐恢復生命力。
台湾石虎日将于5日登场,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3日公布最新监测成果,发现石虎的活动范围已逐步由东势与和平交界山区,延伸至东势、新社等浅山地带的果园与农田,更有多位农友与社区以自动相机捕捉到石虎身影,且与友善石虎农作标章田区范围高度重迭,显示生态廊道正逐渐恢復生命力。
为守护濒危物种草鸮等生物,林业署屏东分署自114年推出友善草鸮农产品标章,鼓励农友加入生态保育行列,也让消费者更愿意选购友善农产品,23日在高雄翰品酒店向高雄6位、屏东2位农友颁发友善草鸮农产品标章,在高雄种番茄的小农吴禹宏分享,友善耕法难免会有较多农损,但与生物友善共存维持多样性,才能让土地永续利用。
苗栗是全台一级保育类动物石虎最大栖息地,苗栗县长锺东锦听闻有民眾带着猎犬出入通霄镇山区捕猎,由于当地是石虎重要栖地之一,他担忧恐影响石虎保育工作,指示农业处及县警局加强宣导并劝戒喜欢以猎犬狩猎的民眾,避开石虎出没地区,以免影响石虎的生存。
苗栗是全台一级保育类动物石虎最大栖息地,苗栗县长锺东锦日前在县务会议上指出,他听闻有民眾带着猎犬出入通霄镇山区捕猎,由于当地是石虎重要栖地之一,恐将影响石虎保育工作,指示农业处及县警局加强宣导并劝戒喜欢以猎犬狩猎民眾,避开石虎出没地区,以免影响石虎生存。
有鑑于传统画设保护区模式已难以保育石虎、水獭等与人类活动高度重迭之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自2021年起推动「濒危物种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其中指定金门县之濒危物种「欧亚水獭」为执行重点,鼓励民眾採取对水獭族群及栖地保护之友善作为,开办迄今已有21个社区申请巡守队,协助整理水域周边环境、移除废弃网具及垃圾、通报救伤等,成效良好。本年度开放申请至3月14日,有意申请巡守奖励之社区或团体请把握机会。
台中市9位农友以友善、有机等农法栽种农作物,将多达30.51公顷的农地营造成友善石虎栖地,其中东势区农友陈其忠的果园,不只拍到白鼻心、鼬獾等动物现踪,也捕捉到石虎觅食的珍贵画面,陈其忠等人11日获颁台中市友善石虎农作标章,他们也盼持续推动友善石虎农作。
台中市9位农友以友善、有机等农法栽种农作物,将多达30.51公顷的农地,营造成友善石虎栖地,其中东势区农友刘其忠的果园不只拍到石虎踪影,更有白鼻心、鼬獾等动物现踪,刘其忠等人也荣获台中市友善石虎农作标章,11日接受林业署表扬,他们也盼持续推动友善石虎农作。
石虎是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目前分布于苗栗、台中及南投地区,台中的浅山及溪流栖地是串联石虎南北族群的关键廊道。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此次在东势区茂谷柑果园内捕捉到石虎,刚好在觅食捕捉老鼠影像,惊喜纪录其画面,模样相当萌。
位于彰化县的二水生态教育馆今年起携手台中市野生动物保育学会、南投德安启智教养院,利用红外线自动照相机进行生态监测调查,令人惊喜的是,继之前成功捕获穿山甲、领角鸮等保育类动物身影后,近期更拍摄到石虎出没于二水地区画面。
位于彰化县的二水生态教育馆转型为野生动物保育基地,今年起携手台中市野生动物保育学会、南投德安启智教养院,协助院生学习进行红外线自动照相机监测调查,继之前成功捕获穿山甲、领角鸮等保育类动物身影,近期更拍摄到石虎出没于二水地区画面,令人惊喜。
桃园市审计处指出,近年来桃园市游荡犬大幅增加,自2018年9686只增加至2022年1万5996只,且近3年通报游荡犬猫追咬人、妨碍交通或造成公共安全等案件居高不下,未能降低人犬衝突及公安风险。有民间收容所指出,民眾放养犬只是造成游荡犬大幅增加的主因之一,因放养犬只不在TNVR(採用诱捕、绝育、注射疫苗、放回原地)的范围内,一旦放养便会导致街边弃养的幼犬变多。
桃园市审计处指出,近年来桃园市游荡犬大幅增加,自2018年9686只增加至2022年15996只,且近3年通报游荡犬猫追咬人、妨碍交通或造成公共安全等案件仍居高不下,未能降低人犬衝突及公安风险。有民间收容所指出,民眾放养犬只是造成游荡犬大幅增加的主因之一,因放养犬只不在TNVR的范围内,但一旦放养便会导致街边弃养的幼犬变多。
新北市三峡区中正路日前发生车辆撞伤犬只,驾驶未下车察看也未报案,导致犬只重伤死亡。新北市动保处会同警方调阅监视器,查明肇事驾驶通知到案,依《新北市动物保护自治条例》开罚3万,警方也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告发。
游荡犬包括无主的流浪犬与有人养但自由出入家户未管理的放养犬,每2年调查1次,新北市2022年游荡犬只数量为1万920只,2020年为1万1328只,动保处表示,新北游荡犬减少408只,每百人游荡犬数降至0.27只,代表游荡犬数量获控制并有下降趋势,通报热区有淡水、林口重划区及板桥区,现已展开今年度的田野调查。
为从源头减少游荡犬产生,新北市动保处从收容、TNVR、取缔非法养殖、弃养三方面着手,议员则吁动保处,即时有效安置具强烈攻击性的游荡犬,并持续编列预算编列补助志工及专业团体执行相关措施,以减少游荡犬数量。
台南市学甲区28日陈姓7旬独居老翁因路倒遭野狗咬伤,再度凸显严重的游荡犬问题,学甲区正兴建的「多功能教育园区」(动保园区)预计明年底才能完工,台南首创的浪浪暂置所「宠物友善园区」,寻觅上百处,仅有仁德区一处过关,10月底才能完工启用。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自今年起推动「濒危物种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其中指定金门县之濒危物种保育类野生动物欧亚水獭为执行重点,将透过生态服务给付方式,鼓励民眾关心生活周遭环境,採取友善环境的作为。县府建设处指出,本年度给付方案,共规画为3大项目,包含以社区为对象之「巡护监测给付」、鱼塭等经济生产区域入侵之「自主通报给付」、以及通报水獭受伤或死亡之「水獭通报奖励金」,其中社区巡护即起至4月22日开放申请,请把握机会。
新北市动保处获报三重区有饲主未繫牵绳放养犬只,害小狗1周被撞2次,第2次甚至左眼眼球被撞脱出。动保处认定饲主无能力保护宠物,使小狗受到伤害且有生命危险,依法没入犬只并送医,经手术及休养后已无大碍。全案依动保法处饲主1万8000元罚锾并列为黑名单,未来不得饲养及认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