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政治效应的搜寻结果,共142

  • 奔腾思潮》效率集权?党内民主?民进党徵召县市长选举双面刃(柳金财)

    奔腾思潮》效率集权?党内民主?民进党徵召县市长选举双面刃(柳金财)

    近期民进党主席赖清德跳过党内初选民主机制,直接徵召台中市立委何欣纯、宜兰县律师林国漳、台东县立委陈莹及嘉义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进党角逐2026年地方县市长选举。此为赖清德在726、823两次政治大罢免及政治声望严重下滑情况下,又採取集权决策模式决定原先透过党内初选决定候选人模式。这不仅涉及党内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补,更象徵民进党在政党治理与权力结构上,迈向集权转型。

  • 奔腾思潮》川普关税政策很难过最高法院这一关(陈国祥)

    奔腾思潮》川普关税政策很难过最高法院这一关(陈国祥)

    前联准会主席伯南克、叶伦等近50位美国跨党派知名经济学家,近日联名要求美国最高法院否决总统川普的全球关税政策。他们指出,此政策基于对全球经济的误解,贸易逆差是经济常态,并非川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所称的「非比寻常、异常的」威胁。他们强调,「对等关税非但无法处理贸易逆差,反而将对经济造成数兆美元损失,衝击遍及每一州与家庭」,这事经济学入门却深远的道理。

  • 张竞快评》沈伯洋可别轻松以对

    张竞快评》沈伯洋可别轻松以对

    重庆市公安局针对沈伯洋发出警情通报,依据2024年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办公室,将其纳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因此针对沈伯洋通过发起、建立「台独」分裂组织「黑熊学院」等方式,从事分裂国家犯罪活动,根据中国大陆相关法条与政策文件,决定对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公务员赴陆新规 政治操作带风向

    公务员赴陆新规 政治操作带风向

     行政院9月订定「行政院与所属中央及地方各机关(构)学校公务人员违法(规)赴陆建议惩处原则」,违失情节重大可记2大过免职,引发争议。其实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有无新订惩处原则的必要?该惩处原则是否皆具可行性?乃至于已对违反者处以罚锾又给予惩处,即生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的疑义。

  • 时论广场》公务员赴陆新规 政治操作带风向(桂宏诚)

    时论广场》公务员赴陆新规 政治操作带风向(桂宏诚)

    行政院9月订定「行政院与所属中央及地方各机关(构)学校公务人员违法(规)赴陆建议惩处原则」,违失情节重大可记2大过免职,引发争议。其实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有无新订惩处原则的必要?该惩处原则是否皆具可行性?乃至于已对违反者处以罚锾又给予惩处,即生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的疑义。

  • 剑指台北市长? 林右昌直言产业失衡

    剑指台北市长? 林右昌直言产业失衡

     民进党前秘书长林右昌为大罢免失败辞去党职,林17日在脸书发文表示,要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并宣布将访美,国民党立委李彦秀解读,这是林右昌参选台北市长的「起手式」;不过,林在发文中直言经济发展失衡、传统产业快撑不下去,在野直言他狠狠戳破民进党不能说的秘密,「要小心后续政治效应」。

  • 快刀解纷扰 蒋李为2026拆弹

    快刀解纷扰 蒋李为2026拆弹

     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12日宣布发函给新光人寿提共同合意解约,让连日纷扰终于搬上台面。知情人士说,李四川前天曾向台北市长蒋万安分析情势,才作出主动出手决定,其关键在于从中央到市府,以及不分党派民代均认定辉达落脚北士科,是对台湾最大利益,此刻时机成熟,不但可快刀解决争端,也为蒋、李2026年选战拆弹。

  • 中时社论》黄曙光跳船 潜舰国造恐搁浅

    中时社论》黄曙光跳船 潜舰国造恐搁浅

    潜舰国造(IDS)原型舰「海鲲号」确定无法于9月完成海上测试,主导IDS计画的国安会谘询委员黄曙光9月28日请辞获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海鲲号于11月底交舰出现变数,是否会衝击潜舰计画、甚至整体国防设计,已成为赖清德总统与国防部的烫手山芋。

  • 贸易战效应 欧洲买气翻转 陆车超越美国品牌

    贸易战效应 欧洲买气翻转 陆车超越美国品牌

    美国总统川普掀起的贸易战及其地缘政治效应,正衝击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形象。研究机构 Escalent 最新调查显示,欧洲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接受度首度超越美国。

  • 赖清德民调创新低「1数字」吓死人 郭正亮爆:将有大麻烦

    赖清德民调创新低「1数字」吓死人 郭正亮爆:将有大麻烦

    台湾民意基金会16日公布最新调查,显示赖清德总统的声望仅剩32.7%,创下歷史新低纪录。民调也显示,对于赖总统以「四项调整」回应民意,仅26%民眾认为有效,却有高达58%持否定态度。对此,前立委郭正亮16就表示,赖清德目前最大的麻烦在于「诚信问题」。郭指出,若政治人物的话语逐渐失去信任基础,将使其公开发言难以获得支持或广泛传播。

  • 陈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标

    陈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标

     台北市议员陈怡君涉诈领助理费、收贿案被起诉后羁押禁见,士林地院日前裁定延押2个月。陈怡君抗告后,台湾高等法院12日首创法律见解,以「法院不应以串证为由羁押」裁定陈100万交保。但同日柯文哲交保案,北检抗告后却被高院撤销发回更裁。两案对比凸显了高院的法律歧见,恐引发争议,加上两案均有政治效应,后续受瞩目。

  • 时论广场》陈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标(司马法)

    时论广场》陈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标(司马法)

    台北市议员陈怡君涉诈领助理费、收贿案被起诉后羁押禁见,士林地院日前裁定延押2个月。陈怡君抗告后,台湾高等法院12日首创法律见解,以「法院不应以串证为由羁押」裁定陈100万交保。但同日柯文哲交保案,北检抗告后却被高院撤销发回更裁。两案对比,凸显了高院的法律歧见,恐引发争议,加上两案均有政治效应,后续发展深受瞩目。

  • 41.6%认同柯文哲案是冤狱!38.2%不认同 最新民调太震撼

    41.6%认同柯文哲案是冤狱!38.2%不认同 最新民调太震撼

    歷经长达1年的羁押,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日前已获交保,他交保后公开称,这是冤狱。台湾民意基金会今(12日)公布最新民调,数据显示,41.6%民眾同柯案是冤狱、38.2%为不同意。

  • 北检第4度抗告柯案  成功机率多少?游盈隆大胆预言

    北检第4度抗告柯案 成功机率多少?游盈隆大胆预言

    台北市前市长、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涉京华城政治献金案羁押近1年,北院5日裁定7000万交保,并在8日正式交保,但北检9日向高院提出抗告,许多人关心柯是否会再被收押。对此,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评论此事,并称「这次北检抗告成功与否的机率是50:50」。

  • 解读柯交保宣言    学者曝4脉络:突显对未来的企图心

    解读柯交保宣言 学者曝4脉络:突显对未来的企图心

    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昨(8)日交保,在法院外发表7分钟谈话时提及立法院长韩国瑜名言「莫忘世上苦人多」,被解读是释出「蓝白合」讯号。文化大学广告系教授钮则勋认为,从柯交保的宣言可看出4个策略脉络,更能突显出他对未来的企图心。

  • 「復仇阿北」火烧向绿营?他揭柯文哲交保  政治噩梦才刚开始

    「復仇阿北」火烧向绿营?他揭柯文哲交保 政治噩梦才刚开始

    前民眾党主席、前台北市长柯文哲遭羁押禁见一年,台北地院昨(5)提讯后裁定7000万元新台币交保。对此,作家「漂浪岛屿」认为,司法办不倒柯文哲,「就看復仇阿北如何玩法,烧向点火的民进党」,若柯气势强压蓝营,造成蓝白合再破局,绿营捡到大便宜;反之,若愤怒的柯不计权位、一心復仇,全力为蓝白合造势,绿营就要吃大亏。认为柯文哲交保所形成的政治效应,绝对远超绿营所估计。

  • 古代死囚行刑前 准「听妻入狱」 其中一招验明正身

    古代死囚行刑前 准「听妻入狱」 其中一招验明正身

    古代行刑制度中,男性死囚在赴刑场前,妻子往往被允许入狱同住一夜,俗称「听妻入狱」。这看似充满人情味的安排,实际上却隐藏着官府精心设计的多重考量,既要维护家族血脉,也要防止替身代罪,还能查验冤屈、安抚舆论与民心。

  • 新闻透视》美中俄将权力重置 牵动台海

    新闻透视》美中俄将权力重置 牵动台海

     当美国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丁手一握,全球权力棋盘为之震动,无论是逆季辛吉或雅尔达会议效应,美中俄将有新一轮合纵连横。

  • 开罗会议 中国外交空前胜利

    开罗会议 中国外交空前胜利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在开罗举行三国会议,商讨打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向被侵略国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根据公平正义原则规划战后东亚新局面。「开罗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由罗斯福总统提议,确立中国为世界「四大国」之一,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享有与美国、英国、苏联同等重要的政治权力与地位。罗斯福作出这项决策,既是出于战争形势的考量,中国战区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体系中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军队对日本展开的全面战争牵制住了日本近两百万军队;也是出于威尔逊式的理想主义构想,深信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一定能够按照宪政方式完成政治改革,使中国成为与美国一样的民主国家。罗斯福首次在中美关系史上,不是像以往那样将美国视为中国的拯救者,而是将中国塑造为决定战后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力量。开罗会议把中国问题置于首要位置,彰显出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理想主义色彩和现实意义。罗斯福高度评价了蒋介石的优秀品质:「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英勇无畏、对目前及将来的诸多问题有独到见解之人」;同时,他展望了「四大国」的合作前景:「英国、苏联、中国、美国以及其他盟国的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3/4还要多。只要这四个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团结一心,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就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够再次挑起世界大战。」

  • 专家:关税战反将印非拉美推向北京

    专家:关税战反将印非拉美推向北京

     美中贸易战烟硝四起,美国总统川普展现对中强硬姿态,但中国似乎不全然屈居下风。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卢斯(Edward Luce)形容,川普就像那份不断馈赠中国财富的「礼物」。香港《南华早报》则研判,美国和印度关税谈判破局,如果川普因此取消访印出席「四方安全对话」峰会,恐将印度推向中国,让中国拿下一局。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