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现实的搜寻结果,共373笔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上任后,如何掌控全局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前交通部长叶匡时认为,郑有3大挑战需要克服,才能真正为国民党带来改变,并强调大家对郑丽文的期许很高,他也相信郑会努力把党主席的工作做好。
2025年秋,高市早苗以一种「小波折,微悬念」的方式正式当选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结束了石破茂短暂而低调的执政。这一政治转折不仅在性别政治层面具有象徵意义,更标志着日本在后安倍时代连续多任短命政权之后,试图在「乱」与「治」的临界点上重塑政治秩序,由「中道」与「保守」的平衡转向「保守」与「更保守」的结合。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21个成员经济体,在2025年于韩国庆州举行领袖峰会后,共同发表《APEC庆州宣言》。不仅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设定实践重点,也显示中美台在「连结、创新、繁荣」三大优先领域可以进行合作的具体交集。儘管政治现实错综复杂,经济与技术治理的合作空间仍值得各方积极经营。
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日前接受《德国之声》专访,在谈及俄乌战争时,称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非「独裁者」,而是民主选出来的领袖;媒体人「文翔政论」指,行政院长卓荣泰在立院被问及此事时说「认为他不是独裁的人,有独裁心态」,这可非同小可了,他认为这「等于是我们国家行政首长公然去挑衅俄罗斯,人家还在台北有设代表处」。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灯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长纽松( Gavin Newsom )身上。这位被视为民主党「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来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场考验,11月4日表决的加州50号提案(Proposition 50)。
民意在民主社会里不是背景,而是检验执政者初心与节奏的试金石。台肥高层异动引发风雨,本质上不是单纯的人事任命,也不仅是派系之争,而是一道摊在阳光下的信任题。政府所说的改革与社会感受到的讯号之间,是否出现缝隙,这才是关键。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灯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长纽松( Gavin Newsom )身上。这位被视为民主党「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来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场考验,11月4日表决的加州50号提案(Proposition 50)。
中国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上任以来,话题不断,从「普丁不是独裁者」、「GDP3%的国防预算太多」、「不放弃以武力保卫台湾」,到「2026新北市长一定是蓝的」与「党内角逐2028总统的人选恐不只一位」等发言,争议频仍。她试图展现新世代的直率与勇气,却在政治现实中让人质疑其领导格局与成熟度。若以领导的精义与核心能力作为衡量标准,郑丽文的言行暴露出领导者最关键的缺口:缺乏愿景、信任与自我约束。
民意在民主社会里不是背景,而是检验执政者初心与节奏的试金石。台肥高层异动引发风雨,本质上不是单纯的人事任命,也不仅是派系之争,而是一道摊在阳光下的信任题。政府所说的改革与社会感受到的讯号之间,是否出现缝隙,这才是关键。
匈牙利、斯洛伐克与捷克可能共同组成一个欧盟内部的联盟,联手抵制布鲁塞尔推动的对乌克兰军援政策,这个构想由匈牙利主导,斯洛伐克执政党「方向党」(Smer-SD)副党魁布拉哈(Ľuboš Blaha)接受周六(1日)专访时证实,三国正在考虑协同行动。布拉哈指出,欧洲「再度陷入集体疯狂,正走向战争与混乱」,而「保持理性」的国家应当联手保护自身利益。他强调,这不是什么阴谋或俄罗斯的「混合战争」(hybrid warfare),而是出于政治现实与常识的自然反应。
美国总统川普的亚洲行在30日画下句点。可是川普此行的重头戏,与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却仅歷时1小时40分钟,比川普早前声称的「可能达3、4个小时」短了许多。据韩媒报导,川普急着在中午就结束会谈,是为了赶回美国参加万圣节活动。
北魏的「去母留子」制度,即太子立前先处死生母,其核心目的并非单纯残酷,而是源于政治现实:防止母族干政与外戚专权。鲜卑传统中「母以子贵」使母族势力庞大,一旦太子即位,生母及其家族可能掌控朝政、威胁皇权,因此,从道武帝拓跋珪创制到宣武帝元恪废止,百年间多位太子母亲命丧宫廷,该制度既保障皇权,也成后宫权斗工具,折射北魏统治者在权力与伦理间的极端抉择。
福尔摩沙卫星八号(福卫八号)预计第四季发射,起运典礼上,赖清德总统亲临并命名为「齐柏林卫星」,象徵台湾在太空科技领域的里程碑,总统这番期许,宣示未来要逐步打造Made in Taiwan的卫星产业链,而观察台湾在半导体、资通讯产业的深厚基础下,尚难在太空产业大展身手,除资金与人才,更重要的是国际现实与产业结构断层。
在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举行「川习会」之际,新华社发表〈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文章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并强调「只要不分裂国家,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就可坐下来对话沟通。此举显然意在为川习会的台海议题定调,展示中方的战略主导权,向赖清德喊话的意味明显。
近期NCC、中选会及司法院大法官等人事提名延宕,引发朝野争论。依宪法体制,总统与行政院长有提名职权,立法院则行使同意权,双方各有分际。提名是责任,不是选项;依法行政是基本义务,不容怠惰或以拖待变。
日本首相石破茂即将下台,而新首相的产生则峰迴路转,最新消息,日本维新会提出「删减一成国会议员席次」等条件,交换与自民党组联合政府,获得自民党同意,因此自民党新党魁高市早苗眼看将成为新日本首相,然而,维新会提出这样的主张,到底是基于怎样的考量?这要从日本政治现实去做分析。
民进党执政近10年,台湾总体经济固然因国际情势的大变动表现不俗,但贫富差距扩大,巨贾一饭千金,小民谋生不易;挑拨激化两岸情势,甘愿主动为美驱驰,受制于美国,任其玩弄敲诈,糟蹋宝贵的战略资源,自己一再用来对内外吹牛的护国神山竟能双手主动捧奉到以美国为神主牌的供桌上,犹恐不周,失美欢心;能源政策走入自伤的死巷难以掉头,依然死不认错,抗拒改弦更张,势必重伤台湾未来的经贸发展。台湾前途黯淡,人民特别是弱势人民的生活前景难以乐观期待,不待多言。
高市早苗政策将延续安倍经济学,扩大财政政策、日圆贬值策略、宪法修正案等,激励日本股市表现强劲,但也要提防涨多后的回檔风险。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落幕,高市早苗以压倒性的地方票击败小泉进次郎,成功当选新任党主席,被视为自民党党员对政治革新的强烈期待。然而高市上任后立即任命麻生太郎为副总裁,并启用麻生派的铃木俊一出任干事长,此举显示派阀仍主导自民党权力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