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上涨的搜寻结果,共1,308笔
台股今(11日)早盘一度大涨超过300点,但盘中涨势收敛,尾盘翻黑,终场台股收在27784.95点,下跌84.56点,权值股台积电收在1465元,小跌10元,联发科收在1240元,下跌10元,鸿海跌3元,收在246.5元。纬颖锁在涨停价4720元,表现相当强势,金控股10月营收长红,吸引资金进驻,玻璃与塑胶族群也获市场青睐,成为稳盘关键。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有解,刺激美股大涨,台积电ADR劲扬逾3%,台股今(11日)以28031.54点开出,随后上涨超过300点,权值股台积电涨20元,触及1495元,联发科涨10元,触及1260元,鸿海涨2元,触及251.5元。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自1日起开始实施。最新数据显示,新政实施首周购物金额达5.06亿元(人民币,下同,约新台币2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逾3成。
新光产物(2850)前三季累计税后净利26.74亿元,每股盈余(EPS)8.46元,全面优于去年同期表现并刷新歷年同期新高纪录,依照前三季获利情况,新产今年获利以及每股盈余都将续衝高。
美国科技股与AI族群再面临卖压,台积电ADR下跌1.50%,台股受到拖累,今(7日)以27818.54点开出,随后下跌超过150点,权值股台积电挫低10元,触及1455元,联发科小跌5元,触及1285元,鸿海同步走低1.5元,触及246.5元,广达也下跌超过1%。
美国10月ADP就业报告新增就业4.2万人远超于市场预期,带动台美股市短线回檔后展开反弹,台股加权指数6日上涨182点收27,899点,台指期表现相对强势,劲扬226点收28,034点,收復28K大关,正价差扩大至134.55点。
台股11月第一个交易日高檔震盪,而权值股中的联电(2303)、台积电(2330)等晶圆双雄则扮演撑盘要角,带动大盘写下收盘新高28,334点,法人表示,操作上可选择绩优中大型权值股及具业绩题材的中小型股区间操作,聚焦于AI 概念股、半导体先进制程相关等。
散热族群3日挟摩根士丹利证券持续力挺,看好散热零组件设计内含价值提高,激励散热四强携手走扬,其中,大摩最青睐奇鋐、富世达后市,2檔最新推测合理股价都是1,800元,有逾2成上檔空间可期,对双鸿、建准投资评等虽为「中立」,仍同步调高推测合理股价。
台股10月交易进入最后一天,屡屡攻新高的台股拚单月涨点创歷史新高的关键一刻就在今(31)日。法人指出,统计至30日,10月单月涨点2,466点,已超越史上最大涨点2,430点,鉴于台积电盘后鉅额交易又来带风向,最高均价衝至1,649.25元利多催化,31日台股收月线之际,挑战史上最强单月胜算极大,也提前宣告台股缔造了史上最辉煌的10月行情。
台股29日收盘成功站稳2万8,推升台股ETF绩效续扬,68檔原型台股ETF中,单日涨势最强为主动群益台湾强棒ETF(00982A),单日上涨2.49%,展现出主动选股的强大优势。富邦科技(0052)单日涨幅也达2.26%,主要是台积电续写新高的贡献。
致茂(2360)30日董事会将通过第三季财报。受惠第三季营收表现不俗,提前上演庆祝行情,29日以778元红盘开出,盘中短多资金续抢,推升股价最高触及806元歷史新高,终场虽以788元作收,单日涨幅6.2%,单日上涨46元,成交量放大至6,056张。
在美股主要指数以及辉达、美光等科技大厂股价相继创新高下,加权指数盘中再次衝上歷史新高28,395点,29K不是梦。台股同步创新高的有20檔个股,包括日月光投控(3711)、京元电子(2449)、台积电(2330)、奇鋐(3017)、南亚科(2408)等,几乎是辉达供应链的天下。
一改前一个交易日上涨的走势,因联准会即将公布最新利率决策,28日,欧洲主要的 STOXX 600指数开低走低,最后收在575.76点,小跌1.27点或0.2%。其中,公共事业类股逆涨1%,稀土相关的矿产类股也涨1%。
台塑、台化、台塑化9月底同步公告将申让南亚科持股各2.5万张,28日公告处分完毕,平均每股处分均价约98元,合计交易总金额逾74亿元。
美国股市27日开盘上涨,因为市场对中美在本周达成贸易协议的前景感到乐观,预期这将成为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期待已久会晤的重点成果。
台股上周创高之后陷入高檔震盪格局,于23日下跌116点至27,532点、跌幅0.42%,跌破5日均线但仍力守在10日线之上,而台塑化(6505)、大江(8436)等相对低基期的个股,则在23日带量逆势上涨,站于所有重要均线之上,出现转强表现。
综观近一周芝加哥(CBOT)谷物期货涨跌互现,其中玉米期货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并在一个月来的首次周度上涨,因担心新收穫谷物销售缓慢以及有关收成低于预期的报道支撑;小麦价格本周走强,近期跌至五年低点后的空头回补和逢低买盘的支撑;大豆期货创下一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因美国总统表示, 他相信北京将同意大豆贸易协议并将再次购买美国大豆,因此重燃了对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