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日本车企的搜寻结果,共41

  • 陆电动车进击 美日车企皮皮剉

    陆电动车进击 美日车企皮皮剉

     大陆电动车迅速崛起,正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版图。无论是亚洲传统汽车强国日本,还是在美国汽车工业腹地,大陆车企的崛起都带来强烈震撼。比亚迪等企业凭藉快速的创新周期、灵活的价格策略和完善的供应链,已对欧美日车企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 陆电动汽车崛起 外媒:撼动了日本皇冠上的明珠

    陆电动汽车崛起 外媒:撼动了日本皇冠上的明珠

    据观察者网报导,「我能感觉到一种趋势,日本车企的竞争力正被一点点削弱,发展势头也在逐渐消失。」德勤东京分所汽车业务负责人平井学(Manabu Hirai)说。「中国电动车的崛起,撼动了日本皇冠上的明珠」,英国《金融时报》9月30日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电动汽车正对日本汽车产业造成严重衝击,其中比亚迪全球销量已超过本田和日产,目标直指领军者丰田。

  • 关税成日本经济毒药? 出口遭遇4年来最沉重一击 衰退阴影笼罩

    关税成日本经济毒药? 出口遭遇4年来最沉重一击 衰退阴影笼罩

    在全球贸易持续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之下,日本出口正面临4年多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国内个人消费持续疲软,日本经济的成长前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 陆挑战日功率半导体主导权 日媒:技术差距仅剩不到3年

    陆挑战日功率半导体主导权 日媒:技术差距仅剩不到3年

    日本在功率半导体领域长期占据一定优势,但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追赶和价格竞争,行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日经亚洲》20日报导,中国企业在硅和碳化硅基板制造方面逐渐建立完整生产能力,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庞大市场快速成长,其垂直整合模式也对日本企业构成挑战。儘管形势艰难,东芝、罗姆、三菱电机等日本厂商却迟迟未能形成统一战线。

  • 日本三菱汽车 结束在陆引擎生产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大陆蓬勃发展,陆产品牌逐渐击退外资与合资品牌长期把控市场的局面。日本车企三菱汽车(Mitsubishi)近日宣布,结束在大陆生产引擎,未来三菱计画将重心放在东南亚市场,强化该地区的生产。这项决策,除正式宣告三菱完全退出大陆市场,也象徵着大陆汽车产业过去「以市场换技术」时代的终结。

  • 日车价不敢涨 美日关税谈判两难

    日车价不敢涨 美日关税谈判两难

     随着7月9日关税截止日期将近,美日之间的贸易谈判却陷入僵局,川普更威胁对日关税可能将现行24%的税率推高至35%,让日本汽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分析认为,汽车行业是美日谈判的核心争议点,日本汽车制造商面对高额关税,选择自行吸收大部分成本,这一策略虽然暂时缓解美国消费者的价格压力,但可能削弱日本在关税谈判中的立场,日本车企正面临两难困境。

  • 川普对日关税不手软 日车企成帮凶?「苦肉计」藏隐忧

    川普对日关税不手软 日车企成帮凶?「苦肉计」藏隐忧

    美国总统川普设下的对等关税宽限期将于7月9日期满,却没料到向来友好的盟国日本在贸易谈判时态度却异常强硬。不过据外媒分析,川普显然也无意退缩,而他能够对日本下重手的底气就在于,日本车企巨头已选择了自行吸收大部分的成本。由于美国的消费者并未感受到明显的价格衝击,这降低了川普政府改变关税政策的压力,进而可能强化其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

  • 中稀土管制严 日、美拟合作

    中稀土管制严 日、美拟合作

     受中国严格管制稀土出口的衝击下,美欧日印各国汽车制造商等供应链大乱。外媒5日披露,日本计画在即将举行的日美关税谈判中,提议和美国加强稀土供应链合作,以因应中国出口管制措施。另一方面,美国汽车与设备制造商协会(MEMA)4日呼吁美国政府立即採取行动,应对中国稀土管制威胁。

  • 与陆企竞争加剧 日车企2024财年利润同比下降超20%

    与陆企竞争加剧 日车企2024财年利润同比下降超20%

    据观察者网报导,汽车业遭遇中美市场寒冬,钢铁业又受中国进口产品衝击……《日经亚洲》在5月11日发表的报导中指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财年中,日本制造商的综合净利润较上一年下降2%,这是两年来的首次下降,特别是车企净利润降幅超过20%。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日本车企被迫承担高昂的销售激励成本,而中国大陆市场方面,中国本土厂商通过大幅降价来抢占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 日产在陆销量低迷 拟关武汉厂

    日媒报导,日本车企日产加快实施重组计画以推动经营重建之际,日产汽车已决定关闭设在中国武汉的整车工厂。

  • 陆拟採自动出口设限 安抚川普

    陆拟採自动出口设限 安抚川普

     《华尔街日报》21日独家报导说,有鉴于美国总统川普猛挥关税大棒,中国政府为了安抚川普,正考虑仿效1980年代日本採行的「自动出口设限」策略,限制诸如电动车及电池等商品的输美数量,同时提高价格,盼藉此缓解美国祭出更高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措施。

  • 日媒:面临中国汽车强力竞争 日本汽车在东南亚陷入苦战

    日媒:面临中国汽车强力竞争 日本汽车在东南亚陷入苦战

    以比亚迪(BYD)为首的中国车企正借助纯电动汽车展开攻势,逐步夺取东南亚6个主要国家的汽车市场。与2019年对比,2024年中国汽车在6国家中的5个国家市占率上升。除了销售量进逼日本车企,中国车企的影响力还扩大至整个汽车供应链。

  • 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快速崩盘 本田日产总销量不及比亚迪一半

    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快速崩盘 本田日产总销量不及比亚迪一半

    曾经风光数十年的日本汽车制造业最近在中国迎来销量崩塌时刻。据日媒报导,日本3大汽车制造商2024年在中国销量大跌,其中本田与日产两大日系车厂的全年销售数量还不及中国比亚迪的半数。本田与日产虽计划进行整合来提高竞争,但在中国市场仍未找到突破口。

  • 外企接连宣布加大对华投资  陆外交部:投资未来  互利共赢

    外企接连宣布加大对华投资 陆外交部:投资未来 互利共赢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连日来很多外企宣布继续加大布局中国大陆,日本车企宣布在华设立电动汽车生产工厂、德国车企与中国车企达成重磅合作、法国医药企业在华设立全新生产基地、马来西亚百货集团在华焕新升级,多家外企在华落地「超级工厂」。有分析认为,外企加大对华投资,反映出中国产供链优势和市场机遇。对此,郭嘉昆强调,布局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欢迎各国把握中国机遇,分享中国红利,实现互利共赢。

  • 陆跃升全球汽车生产和出口领导者 占比达39%

    陆跃升全球汽车生产和出口领导者 占比达39%

    《纽约时报》报导指出,中国大陆在短短二十年间从汽车产业的次要角色崛起为全球汽车生产和出口的领导者,特别是在电动车(EV)领域。过去20年,陆在全球汽车生产占比从1%飙升至39%,惊人增长的成因很多,包含政府大规模投资、自动化技术进步,以及成为全球最大内需市场的助力推动。即便面对强硬的贸易壁垒,陆车企影响力仍将继续扩大。

  • 就是不死心! TOYOTA抢进大陆市场拚了 放胆扩增年产目标

    就是不死心! TOYOTA抢进大陆市场拚了 放胆扩增年产目标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浪潮的衝击下,曾经称霸大陆市场的日本车厂惨遭滑铁卢。但身为全球汽车业龙头的丰田汽车(TOYOTA)显然仍无意放弃这块大饼。最新报导指出,丰田计画扩增在大陆的产量,预计2030年前实现年产至少250万辆汽车的目标,并进行一系列改革。

  • 新日铁建议日本政府:对中国钢铁加徵关税

    据观察者网报导,美欧相继对中国钢铁挥舞关税大棒后,日本钢企开始按耐不住。据彭博8月30日报导,世界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新日本制铁公司(新日铁)执行副总裁森孝弘本周建议,日本政府需要对中国钢铁出口徵收反倾销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 比亚迪第2季销量超越本田日产 应对陆企攻势全球车企大洗牌

    比亚迪第2季销量超越本田日产 应对陆企攻势全球车企大洗牌

    今年2季度(4~6月)的全球世界新车销售中,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已正式超越日本本田(Honda)和日产(Nissan)汽车,跃居世界第7位。在低价纯电动汽车(EV)的拉动下,持续逼近美国大型汽车企业「三巨头」。对美日等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已开始打破行业排名,如何应对影响力急速增长的中国企业已成当务之急。

  • 泰国补助大陆电动车!当地汽车业惊爆快灭顶 日系品牌也中枪

    泰国补助大陆电动车!当地汽车业惊爆快灭顶 日系品牌也中枪

    大陆电动车以低价抢市,根据日经新闻报导,泰国政府对大陆电动车企提供的补贴,重创当地汽车产业,业界人士表示,泰国电动车面临严重供给过剩,引发传统汽车削减产线甚至工厂关闭。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