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曾伟峯的搜寻结果,共30笔
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近日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同时也强调中国金融系统要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专家指出,中国现在的「开放」与以往不同,不单纯是开放市场,而是与国际标准一致「制度型对接」。
中共第20届「四中全会」日前落幕,做为大陆「十五五规划」政策方针前哨站。学者认为,「十五五」的本质是以经济、发展为方法,巩固政治安全才是目标,政策规划强调大陆国内经济韧性的建构,以建立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政大国关中心27日举办「解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与纪念台湾光復八十周年」座谈会。政大国关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认为,十五五期间,大陆的政企关系将更朝向有为政府倾斜,「国进民退」情况将更明显。
520后美中台关系是否产生变化?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21日表示,目前是美中关系关键90天,一旦谈出共识,8月之后,台湾的战略自主甜蜜期将逐渐消失,建议政府要尽早评估局势发展,找到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作为;学者王信贤认为,尚无法评价两岸关系是否出现和缓,但大陆对赖清德总统的定性没有改变。
美国总统川普在全球掀起关税战,赖清德总统昨天就职满一周年,如何评估并展望接下来的美中台关系?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表示,目前是美中关系关键90天,直到8月12日,一但在此期间,美中在贸易、科技、货币等议题谈出共识,八月之后,台湾的战略自主甜蜜期将逐渐消失,建议政府要儘早评估局势发展,找到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作为。
大陆14日举行《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学者分析,此次座谈会并未特别高调,内容也不若15周年时疾言厉色,显示出大陆对台政策基本稳定且没有改变,但强调「以法惩独」或也预示未来北京在法律上「惩独」将有更进一步的作为,同时凸显其在两岸关系上的主动权跟主导权,不会随台湾起舞。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专家分析,这表示中共会在未来1年加强两岸交流在「制度面」的工作,但同时也显示出,对台工作在当前中共的政策顺序上并非最优先,只要平稳有进展即可。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声称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专家分析,这表示中共会在未来1年加强两岸交流在「制度面」的工作,同时也显示出,对台工作在当前中共的政策顺序上并非最优先,只要平稳有进展即可。
2024年两岸关系波动不断,大陆对台持续「软硬兼施」。学者分析,北京仍会对台持续推进各项交流活动,台湾如何因应陆方的「热络」态度,将是影响2025年两岸关系的主要因素,但执政党仍希望在稳定的两岸关系上取得优势,应不至于採取激进做法恶化双边关系。
政大国关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向本报指出,从上海推动居民赴台团客游,再到大陆文旅部此次拍板定案,这是大陆对台工作固定且一贯的「进展」,即在「大交流」的基调下推进两岸交流,抛球希望民进党政府可以在台湾民眾赴陆旅游方面相互开放,观光开放的压力又推回到民进党政府身上。
大陆文旅部今宣布,将于近期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客游,两岸观光交流露出曙光。学者分析,陆方持续在「大交流」的基调下推进两岸交流,「抛球」希望民进党政府可以在台湾民眾赴陆旅游方面相互开放。而随着民眾赴陆旅游人次数渐增,陆方释出开放消息,也把两岸观光开放与否的压力推到民进党政府身上。
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30日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无论谁当选,美中竞争局势不改,但大多研判川普胜选机率高,同时选后两岸关系「口头善意不变、实际僵局不变」,更示警未来4年恐是两岸关系的坎坷路。政大国关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峯认为,若川普当选,美国对台湾有更多要求,若是贺锦丽胜选,台湾将面对更多大陆的压力。
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30日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座谈会,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表示,近期美国两党候选人川普与贺锦丽都发表两岸政策看法,贺锦丽基本延续拜登方向,但认为这几年对台海的模糊策略,从军事与台湾角度来看是失败的,无法有效吓阻中共在台湾周边针对灰色地带进行的军事行动。
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川普与民主党候选人、副总统贺锦丽的选情拉锯,儘管选战议题烟硝味四起,但台湾学者指出,两人对中政策基调一致,中国议题并未在选战中发酵,反而聚焦在通膨、堕胎等内政议题上。专家预期,不论谁胜出,在美中贸易战下,中国经济将持续衰退,台商撤离中国的趋势不变。
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30日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座谈会,虽然美国两党选情陷入胶着,与会专家学者大多认为,无论谁当选,美中竞争局势都不会变,但大多研判川普胜选机率高。政大国关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峯认为,就台湾未来面对的挑战这块,若川普当选必须更多来自美国;贺锦丽胜选则更多需面对大陆。
0214金门事件顺利落幕,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东认为,民进党政府不再执着「官方对官方」协商;陆方也不再坚持将事件定性为「恶性撞船」,双方各退一步,寻求事件务实解决,值得肯定。淡江大学教授张五岳也认为,这是两岸自520之后人员双向正常交流,做了一个很好氛围的铺垫。
「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第4届年会30日在台北举行,正式将台湾纳入成员,并通过决议确认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文没有提及台湾、也没有主张中国对台主权。赖清德总统则在演说中重申,将以「和平四大支柱」做为指引,愿意在对等尊严原则下,和中国进行交流。
两岸今日就0214金门事件达成共识、顺利落幕,学者分析,此次协商可以当做未来两岸解决衝突的个案,预料未来若发生任何危机、衝突,双方不会一直处在僵局,仍有一些开创性的方式解决争议;这也显示两岸至少在民间需求等方面还可以沟通,双方民间交流或在既有的对话机制上面看到一些曙光。
中共20届三中全会落幕,学者分析,大陆面临各方面的巨大挑战,但北京思维也出现快速变化,台湾应更努力避免误判,以防范意外、管控分歧;双向多元交流或是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增进关系正常发展的唯一法门。另有学者呼吁,政府应理解大陆的决策体制等,才是「精准避险」的努力方向。
中共20届三中全会落幕,学者分析,大陆面临各方面的巨大挑战,但北京思维也出现快速变化,台湾应更努力避免误判,以防范意外、管控分歧;双向多元交流或是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增进关系正常发展的唯一法门。另有学者呼吁,政府应理解大陆的决策体制等,才是「精准避险」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