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月全食的搜寻结果,共16笔
在睽违7年后,台湾的天空8日凌晨再次出现全程可见的月全食奇景,全食阶段长达1小时23分,可惜台北市区上空在8日凌晨1时30分「食既」开始前,云层遮挡住月球,无缘见到俗称「血月」的月全食奇景,只能观测到偏食开始的「初亏」到「食既」的过程。
今(7日)入白露节气,翌晨(8日)迎来15年最长「血月」,全食达1小时23分。古人视血月为兵戈与灾祸的徵兆,如今则被科学解释为壮丽天象。究竟它是凶兆还是奇观?命理师也给出解析。
台北天文馆于9月假日将推出精彩的主题导览,上半月聚焦于「月全食」,下半月则介绍「行星衝」。天文馆介绍,9月8日凌晨的月全食为今年最重要的天象,天文馆展示场的假日主题导览在9月前2周的周六、日,将由解说员详细介绍有关月全食的知识,包括月食的成因、观赏方法与科学研究等。
未来15年内最长「血月」将在9月8凌晨现身,嘉义市5日晚上抢先在文化公园举办天文观月活动,大人小孩透过天文望远镜赏月,兰潭国小校长邱荣辉说,「血月」肉眼即可观看,自8日凌晨1时30分至2时53分可看到月色由橘红转变为暗红、再变成橘红色。
明天(6日)水气稍增多,午后中南部地区及北部山区有局部短暂雷阵雨。气象粉专《天气风险 WeatherRisk》表示,周六、下周日(7日)南海会有新的热带性低气压或颱风发展,下周日到下周一(8日)台湾附近的水气就会明显增加。
气象署指出,7日深夜至8日凌晨,将出现罕见的「血月」月全食,错过可能要再等7年,为此,长期推广天文教育的屏东市建国国小,将于7日晚间对外开放猎户座天文台,让民眾透过望远镜观赏天文现象,并于晚间11时30分至隔日5时全程直播「血月全食」的变化。
9月的星象格外缤纷,不仅有充满神秘能量的月全食(血月)与日偏食,中间还穿插浪漫的「月掩金星」与明亮的「土星衝日」。台湾吠陀占星权威李静唯表示,本月是一个极具「政治化」氛围的月份,不仅国际领袖容易出现状况,全球也可能爆发强烈的社会衝突与天灾挑战。
上次台湾可见的月全食发生在2022年,气象署指出,今年9月7日深夜至9月8日凌晨将出现月全食的天文现象,台湾自9月7日晚间11时27分起各地都可全程见到月食过程,其中8日凌晨1时30分至2时53分,将可见到暗红色的大满月月面。
2025年天灾频传,命理师简少年表示,今年正逢太阴化忌,灾难较多,上半年火太旺,容易发生火灾、气爆等事件;下半年则是水太多,要留意海啸、海底地震等。此外,简少年提到,从去年至今年观测发现,满月的前后2天更容易出现地震、空难等事件,他列出接下来满月的时间点,分别落在5月13日、6月11日、7月11日、8月9日、9月8日、10月7日、11月5日、12月5日,呼吁民眾出国避开这些日子,尤其不要搭船,如果无法避免,建议提前去拜拜祈求保佑。
2025年有3大水逆,第一波将在明(14日)登场,星座专家艾菲尔老师示警,此次水逆来势汹汹,不仅横跨牡羊座与双鱼座,更与处女座满月月全食撞期,为这段时间增添更多变数与挑战,并点名除了有4大星座身陷水逆重灾区,天蝎及金牛座也会间接受到影响,不可不慎。
今年首场「血月」月全食将在14日登场,不过仅有美洲与东太平洋地区可见月食全程。对此,台北市立天文馆表示,虽然此次月全食台湾无缘观赏,但已汇整各地直播资源,让民眾也能透过网路,远距欣赏到这场天文盛事,也预告下次台湾肉眼可见的月全食将在9月8日凌晨0时27分登场,呼吁喜爱天文的民眾不要错过。
下周运势提前看,清水孟国际塔罗筱安老师在脸书上公布12星座运势,在3月9至3月15日期间,3月14日会遇上一月一次的满月时刻,此次满月将发生在处女座,并且遇到难得一见的月全食(血月),敏感体质者可能会有失眠不舒服的感受,到3月15日水星开始逆行至牡羊座,会一路逆行退回到双鱼座,并于4月7日才恢復顺行,这段期间要格外留意人际互动与沟通。
新闻提要■随着太阳磁场活动进入高峰期,极光观赏趋势带动全球夜间旅游商机,根据调查72%旅人有意前往黑暗天空目的地观星。
邻近年底即将迎来2025年,台北天文馆精算明年全国各地的天象资讯,像是睽违7年再现的「月全食」、流星雨、各县市太阳升落及曙暮光时间、月球与月相变化、小行星、日月食等各类天象的预测,完整汇编于「2025年天文年鑑」,民眾可于台北天文馆网站免费下载使用。
台湾吠陀占星权威李静唯分析3月中旬到4月的星象,指出太阳已经在3/14离开土星、进入双鱼座,但3/16火星就会与火星会合,形成「火土金」合相,这是充满暴力邪恶復仇的相位,加上火星和位于处女座的「计都」产生相位,代表社会自甘堕落,变态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土星受克跟神经失调、心态偏激有关,所以前阵子保姆虐杀幼童案引发全国譁然,这跟土星被太阳焦伤或被火星相克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