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裁军的搜寻结果,共29笔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下令重启核武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他接受专访时指出,俄罗斯和大陆等国家秘密进行地下核试验,因此美国也会跟进。大陆外交部3日对此回应称,大陆恪守暂停核子试爆的承诺,希望美方也能切实遵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义务和暂停核子试爆的承诺。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对于美国总统川普称,希望中国参与削减核武库,中方认为,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知情人士对彭博透露,美国高级官员正在为未来几天可能对伊朗发动攻击的可能性做准备,显示美方正在建立基础设施,准备直接与伊朗发生军事衝突。
在3月1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日前,七国集团外长会发表联合声明和海洋安全与繁荣宣言,再度炒作涉华议题、台湾海上问题,就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两用物项,中方所谓「产能过剩」、军力建设等表达关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寧表示,七国集团外长会联合声明及有关宣言,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污蔑抹黑中国,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有关国家提出严正交涉。
大陆官方微信公眾号「中国驻加拿大使馆」3月15日消息,中国大陆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针对七国集团外长会联合声明和关于海上安全与繁荣的宣言,发表谈话,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向加方提严正交涉。
美国总统川普再抛大胆提议,他于当地时间13日指出,希望与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举行「三巨头峰会」,并建议三国都将国防开支大砍一半,并探讨削减核武器,如此一来大家省下的钱可以花在更好的地方。他还说,应该让俄罗斯重返G7(七大工业国组织),让G7重回G8。
澎湃新闻13日报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北京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
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1日揭晓,由1958年8月成立的日本原爆幸存者倡议废除核武团体「日本原水爆受害者团体协议会」(日本被团协)摘下桂冠。二战末期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两地惨况如今仍怵目惊心。原爆明年将满80周年,今日国际社会仍有多个核武国家,俄罗斯、北韩近期均扬言不排除使用核武,和平桂冠今年表彰了努力倡导废除核武的日本民间组织,别具警世意义。日本被团协表示,核武无法带来和平,「绝对要废除」。
(17:52更新--委员会说明表彰缘由)2024年诺贝尔奖已于中欧时间周五(11日)上午11时(台湾时间下午5时)公布得主,获得殊荣的是日本广岛、长崎二战原爆生还者组织「日本原水爆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这是诺贝尔和平奖歷来第2度颁给日本人士或组织。上一次是1974年,由前首相佐藤荣作以努力推动核裁军获奖。
9月25日中国大陆火箭军朝太平洋试射一枚洲际弹道飞弹,距离上次试射已间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国、澳洲和纽西兰等通告了试射信息。有实力发射洲际核飞弹的5个国家中,俄罗斯甫于今年9月23日试射萨尔马特导弹失败,证明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覷。虽然中国声称试射是年度军事例行性演习,但普遍被认为是由于近年在南海问题上中美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国有明显的军力优势,这可能是中国此时要展露飞弹实力的动机。
9月25日中国火箭军朝太平洋试射一枚洲际弹道飞弹,距离上次试射已间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国、澳洲和纽西兰等通告了试射信息。有实力发射洲际核飞弹的5个国家中,俄罗斯甫于本年9月23日试射萨尔马特导弹失败,证明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覷。虽然中国声称试射是年度军事例行性演习,但普遍被认为是由于近几年在南海问题上中美有着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国有明显的军力优势,这可能是中国此时要展露飞弹实力的动机。
眾所周知,过去几年来,中美关系紧张一个重要因素是台湾问题。同样,中日关系近年来再次波动背后也有台湾问题影子,而且有时候似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表态比美国更高调。
《纽约时报》20日报导,美国总统拜登于今年3月签署、批准一份高度机密的核吓阻战略计画,首次将美国的核吓阻战略重新定位,聚焦在中国迅速扩张的核武库上,也为美军日后可能要面对俄、中和北韩联合发起的核对抗,做好准备。白宫回应表示,拜登今年批准的机密核子战略计画,并非因应单一国家或单一威胁。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毛寧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总统拜登3月批准美国秘密核战略,在中国核武库增加背景下,首次提到遏制中国计画。对此,毛寧指出,美国公然为别国量身定制核威慑战略,才是全球最大核威胁战略风险制造者。
11月美国总统大选在即,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在新版党纲中均删除了北韩无核化(denuclearization)的表述。因此有舆论担忧,在北韩拒绝对话,但不断提高核能力和挑衅力度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的北韩无核化原则「完全的、可验证的、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基调可能出现动摇。
核武器对人类文明所构成的严重威胁,远比其威慑作用或军事价值更值得关注。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最终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夙愿。日前,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倡议的工作文件》,展现出中国携手世界推动和平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为全球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事业走向指明瞭方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高胜今天(29日)在澎湃新闻撰文称,此举有利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中国外交部官网22日发布《中国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倡议的工作文件》,内容一共8条、近1300字。文件指出,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是基于对核武器与核战争性质的认知。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殊的歷史时期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防止核战争被迫做出的歷史性选择。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国,而是为了防御和自卫,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也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英国在野的工党领袖施凯尔(Keir Starmer)将于3日作出承诺,确保英国的核吓阻力量,并试图在7月的选举前向选民保证,国家若掌握在工党政府手中,将是安全的。
据日本共同社29日报导,日本和美国力争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旨在阻止向太空部署核武等的决议草案。此举是出于对俄罗斯摸索在攻击人造卫星的「杀手卫星」上搭载核武的危机感,草案写进了「不允许开发目的是在绕地球轨道部署的核武及一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条款,意在阻止开发搭载核武的攻击卫星。
日媒援引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国总统拜登将于4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谈,确认坚持「太空无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