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电厂延役的搜寻结果,共296笔
攸关重启的三座核电厂现况评估报告已躺在经济部,部长龚明鑫6日表示,答应立法院在12月初前签核,但他个人希望可以尽快在更早前核定(11月底)。之后安检时间,他个人希望可以比原定提早,但有两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分别是原厂配合时间与核管会审查。
西班牙阿尔马拉斯核电厂(Almaraz NPP)的董事会,已正式向核能管理部门提出临时运转通融,期望阿尔马拉斯核电厂的1号机与2号机,其运转许可证先延长3年,至少到2030之前有效。
立法院近日修正《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允许执照届期之机组,仍可申请换发运转执照。核能安全委员会配合修法提出《核子反应器设施运转执照申请审核办法》修正草案。有环团呼吁,核电延役审查应要提供国安风险等评估资料外,还要有核废料具体选址进展,更应该要办理二阶环评后才能核准。
林口电厂2部机组挂点,17日全国电力备转容量率一度掉到3%,更重要的是,2部机组装置容量共160万瓩,全在机组较少的北部。台电昨为抢救供电,加大「中电北送」,接近负载上限。学者批评,这就是为何核二须延役、重启的理由,除可减少电力长途支援,也不必仰赖中火、兴达等燃煤全开,「用肺救发电」。
核三重启公投后,台电宣示要进行核电厂延役可行性评估,董事长曾文生16日明确表示,预计本月底、下月初就可完成三厂现况盘点说明。在他看来,核三是最有机会进入到重启前第二阶段自我安检,核二则要等明年炉心燃料棒退出后,才能确认。
核能到底重不重启?台电日前表示要进行三座核电厂延役可行性评估,董事长曾文生今(18)表示,本月底、下月初就可完成盘点对外说明。在他看来,核三最有机会进入到第二阶段自我安检,盼今年底明年初有结果。至于核二能否也进入到延役前的安检,则要等乾式贮存场完成炉心燃料棒移出,才可确认。
823核三公投后,台电宣布启动核一、二、三延役可行性评估,以决定适不适合重启,延役经费尚未作出结论。但内部根据过去评估基础,加计通膨、汰换增加,粗估三座核电厂延役20年,经费也仅会增加至1000亿左右,至多不超过1200亿,不如外界认为的多。
2017年赖清德说他是务实台独工作者,即然务实,他一定知道能源供应安全是台湾的软肋。
2017年赖清德说他是务实台独工作者,即然务实,他一定知道能源供应安全是台湾的软肋。
2018年,「以核养绿公投」投票率54.8%,同意票占比59.5% ,不同意票占比40.5%,公投案确定通过。时任行政院长的赖清德于当年11月27日在立法院院会表示,「如果以空污作为标准,最好的能源,就是核电啊。」
「非核家园」是民进党的神主牌,2016年蔡英文在竞选总统时明确的说当选后将落实非核家园政策,提出2025年发电的能源配比为燃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口口声声的宣示非核不会造成缺电与发电成本的大幅飙升。民进党质疑核能电厂的安全性,但蔡当选总统后,立即启动当时停机的核一与核二各一部机组,解决系统供电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2017年1月,政府修正电业法,增加第95条,确认台湾在2025年达到非核家园的目标。2017年12月,民进党政府修改公投法,放宽连署人数的门槛,同时连署时也不需要附身分证影本,大幅降低了公投提案的困难度。
823将举行核三重启公投,台北商业大学财税系教授黄耀辉17日出席民眾党举办的「百人连署挺核三,稳定台湾乾净未来」专家学者连署记者会,黄耀辉直指,政府能源政策是造成台电亏损的主因,让稳、廉、洁的核电延役将是最佳解方,结算发电效能,一年可帮台湾省下560亿元支出。
重启核三公投将于23日投票,民眾党17日举办百位专家学者连署挺核三记者会,揭示由238位跨领域专家签署的「支持核三延役公投连署书」,其中包括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交通部前部长贺陈旦等人。童子贤认为,致力发展AI科技的Google、微软、Meta等企业都在投资能源,就是因为「算力即国力」,而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前端的台湾为什么要落后?
朝野趁着核三延役公投前最后一个周末,全力衝刺拉票!民眾党除台南市党部16日发起大型车扫活动外,多位挺核专家忧心,台湾备载容量相当紧绷,火力发电全开的下场就是肺腺癌比例直线上升;国民党昨天也指出,AI时代不能没核能发电,美国有66座核电厂延役40年,驳斥民进党「核废料没地方放」非事实。
823将举行重启核三公投。国民党发言人邓凯勛质疑,世界趋势都在核电延役,最新民调也有65%民意支持核三延役,连美方都明确建议台湾应该重启核能,民进党对这些呼吁都当没看到,在背离民意道路上越走越远。呼吁全民823核三公投要出门投同意票,让电价更美丽;至于当天七个选区的罢免案则要投「不同意罢免」,让监督的力量继续在立法院替人民把关。
「重启核三」公投第二场电视意见发表会9日晚间登场,由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担任正方代表,对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减碳办公室副执行长林子伦,儘管并无交叉诘问环节,两人仍针对核安、核废料等议题隔空交锋。翁晓玲指全球有111座核子反应炉运转逾40年,且过往台电也曾针对核废料提出计画,因民进党政府摆烂才做不成;林子伦则提醒重启核三有安全、成本两大不确性,更称「走旧路到不了新地方」。
「重启核三」公投第二场电视说明会今(9)晚登场,由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担任正方代表,对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减碳办公室副执行长林子伦。翁晓玲说明时直球对决,主动谈及外界对于核安与核废料两大质疑,指全球约有111座核子反应炉运转超过40年,且台电2017年曾提出计划书,规划50年分五个阶段处理低阶与高阶核废料,为什么到现在做不成?就是因民进党政府摆烂。
核三重启公投将于8月23日投开票,中选会今(7日)进行第一场电视发表会,由正方代表叶宗洸对上台电公司董事长曾文生。曾文生认为应该在完成核电厂延役风险评估,并向国人说明后,再进行公投才是正确的程序。他并批叶宗洸在很多的场合,把核电重启讲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这对台电不公平,「我要告诉你,在核电厂工作的第一线,是我的同仁,也是你的学生。」
自1994年林义雄先生反核绝食起,民进党便奉「非核家园」为神主牌。2002年制定《环境基本法》第23条:「政府应订定计画,逐步达成非核家园目标」。如今,在蔡英文与赖清德两位总统接力下,随着核三厂2号机于今年5月17日除役,三十年大梦似已圆满。
自1994年林义雄先生反核绝食起,民进党便奉「非核家园」为神主牌。2002年制定《环境基本法》第23条:「政府应订定计画,逐步达成非核家园目标」。如今,在蔡英文与赖清德两位总统接力下,随着核三厂2号机于今年5月17日除役,三十年大梦似已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