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欧盟对中国的搜寻结果,共322笔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27日在吉隆坡出席第28次东协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李强表示,东亚奇蹟是进行式,中方愿与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坚持开放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他更表明,希望能深化数位经济、与电动汽车等合作。
中欧贸易摩擦未歇,欧盟早前对中国电动车加徵关税,中国近日则强力升级稀土出口管制,衝击欧洲供应链。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21日应约与欧盟主管贸易事务的执委谢夫乔维奇进行近2小时视讯会谈,针对上述议题交换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同意将尽快在布鲁塞尔召开「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会议。
据观察者网报导,谈到国际贸易这一问题,往往应当从互利共赢的合作角度来看,可在一些西方人士,却一直用零和博弈的思维思考这一问题。据路透当地时间10月18日报导,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 Nagel)当天宣称,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欧洲需要「採取更具攻击性的方式」,以保护自身及其企业的利益。
德国央行总裁纳格尔(Joachim Nagel)近日表示,欧洲在面对中国贸易关系上必须「停止过于胆怯的作法」,改以用「更强硬态度」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新闻提要■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藉由低价策略,在西班牙攻城掠地,销售据点从去年25家暴增至目前近百家,对欧美汽车大厂形成强大竞争压力。由于西班牙缺少本土汽车龙头,但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与廉价电力,比亚迪考虑在此投资设厂。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BYD)8月在欧盟的新车销售量,为前一年同期的3倍,并且连续第二个月销量超越特斯拉(Tesla)。
美国财长贝森特18日对于人民币匯率走势发表谈话。他说,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升值的情况感到满意,但人民币兑欧元贬至歷史新低,对欧元区经济带来了挑战,由于人民币、日圆、韩元等亚币,今年走势都落后于欧元,贝森特一席话被市场解读,暗示主要亚币仍有升值的空间。
据大陆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今天消息,近日,经初步调查,辉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辉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美国总统川普为儘快结束俄乌战争,拟联手七大工业国(G7)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及印度,课徵高关税。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计划在12日的G7财长视讯会议上,呼吁成员国对中国与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祭出50%至100%之间的惩罚性关税,以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迫使莫斯科重返谈判桌。川普近期为强化「和平斡旋」,除已要求欧盟对中国及印度加徵最高达100%的关税外,现正扩大向G7盟国施压。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表示,「中印购买俄国原油正在资助普丁的战争机器,延长对乌克兰人民的无谓杀戮。若欧洲真想结束战争,就必须与美国同步行动,关税会在战争终结之日即刻撤销。」G7成员国分别是加拿大、法国、德国、义大利、日本、英国及美国。
英国新任商业与贸易大臣凯尔(Peter Kyle)10日飞抵北京,此行旨在重振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是自2018年以来,两国首度恢復高层经贸会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当天会见凯尔时表示,中国将大力支持英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10日表示,欧盟正考虑加快淘汰俄罗斯化石燃料,呼应美国施压要求欧洲停止购买俄油,作为欧盟第19轮对俄制裁的一部分
据一名美国官员和一名欧盟外交官的透露,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周二敦促欧盟官员,向中国徵收100%关税,以此作为向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施压的战略之一。
《金融时报》周二(9日)报导,美国总统川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大陆与印度徵收最高100%关税,以加强对持续侵略乌克兰的俄罗斯施加压力。川普是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欧高层会谈中以电话方式参与,向欧盟提出要求。此举旨在透过对持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为其提供经济支持的中国大陆和印度课徵关税,间接打击俄罗斯。
泰国海军自2017年向中国订购S26T潜舰后,一度因没有採用德制发动机而打算变卦。然而,歷经千迴百转后,泰国内阁8月5日终于同意修正案,敲定採购S26T柴电潜舰。
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vonder Leyen)在英国的Turnberry会见了美国Trump总统,在此之前,7月24日她与欧州理事会主席一同曾到访中国,7月25日她与Trump总统通了电话,在英国,二人的会晤中,Trump亲口表示:美国与欧盟达成初步关税协议:欧盟的关税从30%降为15%,欧盟承诺3年内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但铝材关税依然维持25%,这是继日本之后,欧盟也赶在8月1日前与美国完成了关税谈判,欧盟「赢得」关税降低与日本的「胜利」如出一辙,拿钱买美国的「关税减低」。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凭藉其绝对的军事、科技与文化优势,一度主导了全球的单极格局,被视作唯一超级大国。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崛起速度加快,在经济增量、科技创新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与美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正面竞争。川普上台后,尤其自2025年再次执政以来,从加徵关税到技术封锁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
于北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在俄乌战争及美国总统川普发动贸易战大背景下,围绕经贸摩擦、全球治理、地缘政治等议题,双方各有坚持,会议呈现前所未有的紧绷。中欧关系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重要变数,特别是走在十字路口的欧盟,如何处理好与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欧盟在未来世界地位的重大选择。
于北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在俄乌战争及美国总统川普发动贸易战大背景下,围绕经贸摩擦、全球治理、地缘政治等议题,双方各有坚持,会议呈现前所未有的紧绷。中欧关系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重要变数,特别是走在十字路口的欧盟,如何处理好与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欧盟在未来世界地位的重大选择。
中欧峰会24日登场,双方同意建立新的「出口供应机制」,以解决欧盟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担忧。会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行与欧盟理事会主席柯斯塔、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会晤。习近平除对中欧关系发展提出3点主张,强调中欧合作大于竞争,「脱鉤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希望欧方克制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
欧盟领袖科斯塔与范德赖恩今天与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举行峰会。据法国广播电台报导,峰会主要涉及双方贸易摩擦以及乌克兰战争等敏感问题,但目前看不出会有很大的突破。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中心主任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告诉法新社,此次会议的紧张程度在两个大国之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