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杀伤链的搜寻结果,共24笔
南韩《前锋日报》(The Korea Herald)报导,南韩第5枚军事侦察卫星于当地时间2日下午2时9分(臺湾时间同日下午1时9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太空基地升空,象徵其「425计画」卫星已全数升空,可望强化监控北韩能量。
媒体援引《华盛顿邮报》报导指出,俄罗斯正利用其战场经验,提供中国空降部队装备、训练与技术支援,使其具备闪电作战能力,主要是针对台湾。
中方航母对美国强敌的最大优势,并不是靠舰载战机,而是靠火箭军能密集发射的东风-21D、东风-26、东风-17等弹道飞弹、巡弋飞弹与高超音速飞弹,而这些飞弹由卫星、雷达、军机与无人机组成的成熟杀伤链引导。
大陆举行九三阅兵之后,一些反中与台独人士儘管看到壮盛的军容与先进的武器装备,仍然不相信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可以跨海跟美军对抗,他们质疑的地方,主要是因为中共从1979年惩越战争以后,解放军不再有实战经验,所以如果美中真的开战,解放军是否能够真正的发挥战力,相当可疑。
中国大陆的「93阅兵」愈来愈让全球军事观察者瞩目。由于主办单位强调所有武器皆为国产、现役且可随时投入战斗,因而成为观察解放军现代化程度的橱窗。虽然阅兵还没正式开始,但提前曝光的各式新武器已经让观察者们惊讶。军事行动的本质是战略对话,这次大陆高调阅兵所要传达的讯息,很可能是:我们军事科技实力已经超越美军。
乌克兰战争发展,使得坦克不再是那个衝锋陷阵、撕开战线缺口的主角,先前我们谈过坦克的定位已经发生变化,正巧俄国军工巨擘俄技集团(Rostec)总裁公开谈论了这件事情,从坦克对坦克的决斗,转变成步兵支援与据点压制的角色,坦克没有过时,它只是换了工作,成为联兵体系里的一个火力要角。
《中时新闻网》援引国防部前视察卢德允指出,共军近年战术改以成本相对低廉的「远程火箭炮」(火力)(简称远火)来取代高价的弹道飞弹,企图瓦解台湾的防空防御。
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5月初爆发军事衝突,巴基斯坦击落了多架印度战机,路透社採访两名印度官员和3名巴基斯坦官员后发现,「飙风」(Rafale)战机被击落,性能并非关键问题,核心原因是印方情报失误,误判中国制歼-10战斗机发射的霹雳-15(PL-15)飞弹射程只有150公里,据巴基斯坦官员称,击中飙风战斗机的PL-15是从大约200公里外发射的,而印度官员则称其距离更远。
从乌克兰战场到以伊战争,全球看到无人战争正在逐步取代有人战争,这种战争型态的大跃进,就像过去冷兵器时代跨越到热兵器时代一样,战士从通过人力和机械力量操作武器,作为打击敌人的战争工具。而从冷兵器进入早期热兵器时代,大概在16世纪中期前的战争中,战争依靠热量或火焰来杀伤敌方士兵、破坏要塞和居民区的武器设备。
在2023年「空军利剑-2023」联合军演期间,中国空军歼-10C战机在与巴基斯坦空军联合出击中,数次「击落」了配备先进雷达与电子战系统的法制飙风(Rafale)战机,引发军事圈与航空界的高度关注;更在2025年5月7日的巴印空战中,创下6:0的战绩,震惊世界!这不只是一次技术上的战术胜利,还标志着中国自工业革命以来,首次凭藉自主前沿科技,在军事对抗中取得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突破,堪称自1942年美日「珊瑚海海战」后,航空军事史上的另一个分水岭。
根据大陆《新华社》引述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电视直播中说:「巴基斯坦空军已击落印度空军3架阵风(飙风)、1架Su-30、1架米格-29战斗机、1架无人机,…所有参与行动的巴国空军战机均已安全返回。印度军方对此尚无回应。」
根据大陆《新华社》引述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电视直播中说:「巴基斯坦空军已击落印度空军3架阵风(飙风)、1架Su-30、1架米格-29战斗机、1架无人机,…所有参与行动的巴国空军战机均已安全返回。印度军方对此尚无回应。」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盛行的铁甲舰(又称装甲舰),舰体外覆有坚硬的钢制装甲,并附带蒸汽动力装置的一种军舰,并流行至前无畏舰后没落为止。
中方双机身喷射动力无侦-9「神鹰」大型无人机起码从去年12月4日起,就已间歇在位于南海北端极具战略意义的海南岛空军基地运作。而这新迹象显示,这款极重要的无人机如今至少已处于半运作状态。
近期有关中国出现2款新型战机,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正在开发的6代战机,但亮相多日以来仍未获官方确认。虽然如此,欧美军事专家对此热烈讨论,多数专家认为新战机亮相是中共积极开发新一代战机的明确信号,其研发方向是担当「网路中心战」的指挥中心,而非一线战机。
第15届珠海航展亮相了由中航集团研发的重型无人机「九天无人机」(SS-UAV),「九天」机腹机舱有「异构蜂巢任务舱」。机尾后配备了可快速更换的重载任务舱和8个外挂点,可满足空运空投与对抗火力打击与支援等需求。
第15届珠海航展亮相了由中航集团研发的重型无人机「九天无人机」(SS-UAV),「九天」机腹机舱有「异构蜂巢任务舱」。机尾后配备了可快速更换的重载任务舱和8个外挂点,可满足空运空投与对抗火力打击与支援等需求。
南韩防卫事业厅14日表示,去年12月升空的南韩首枚自主研发的军事侦察卫星,已正式展开运作,将强化南韩侦察与监视北韩的能力,也成为该国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据韩联社30日报导,韩军拟于10月许,正式成立旨在应对北韩核导威胁的战略司令部(下称「战略司」)。
军闻网站「MilitaryLeak」27日报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推出升级AAQ-33「狙击手」先进目标标定荚舱(SNIPER ATP)方案,藉由增加机载通讯(airborne communication)和前缘计算节点(edge-computing node)功能,使第4代战机可与友机、其他载臺即时共享情资,大幅强化联合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