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主制度的搜寻结果,共988笔
前总统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届「柏林自由周」(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动,应邀于「柏林自由会议」(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国家面临的威胁:台湾捍卫自由的经验)为题发表演说。她提到,现在正是民主国家彼此连结、调整策略、确保国家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时刻,交战规则已改变,集体策略也必须随之演进,面对威权挑战,韧性是民主存续的关键。
前总统蔡英文卸任后三度启动访欧行程,10日应邀到德国出席首届「柏林自由会议」发表演说。蔡英文强调,威权政体在欧洲与亚洲使用的手段很相似,现在正是民主国家彼此连结、调整策略的重要时刻,交战的规则已改变,「面对威权挑战,韧性是民主存续的关键」,而今天是台湾站在民主防线的第一线,明天可能是任何一个国家,台湾准备好与全世界分享经验,来捍卫民主与区域和平稳定。
台湾经济受惠于AI热潮,今年成长率可望超过5%,在自由贸易「濒临死亡」,各国出口艰困之际,台湾的表现令人惊艷。回顾台湾70年来的发展,堪称一次又一次「经济奇蹟」的累积,从凤梨、香蕉到家具、户外椅,从塑胶、钢铁到晶片、AI,总能从失败中摸索出一条路,虽有无数公司死在沙滩上,但也磨练出更多企业的创新力,从而为台湾经济不断打造出新奇蹟。
在一个被视为2026年美国期中选举前哨战的政治时刻,选票的归向诉说的不仅是政党间的胜负,更是对权力与民意关系的一次集体省思。当民主党在纽约市、新泽西与维吉尼亚二州取得全面胜利,当进步派的穆斯林市长佐赫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与两位中间派女州长薛瑞尔(Mikie Sherrill)与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先后登上舞台,美国政坛似乎迎来了久违的蓝色浪潮。然而,在庆贺声中,理性的观察者仍应警觉,这场胜利,究竟只是一时性的政治亢奋剂,抑或是民主党真正走出阴霾的开端?
突破大陆封锁,副总统萧美琴快闪欧洲行,当地时间7日下午赴比利时,出席由「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借欧洲议会场地举办的年度大会并发表演说,萧美琴在会中强调台海和平对全球稳定与经济延续至关重要,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表态,反对任何企图以武力片面改变现状的行为,以维护稳定的印太地区和更安全的世界。这也是我国副总统首次在欧洲议会场地公开发表演说。
多家外媒日前披露,中国驻纽大使王小龙刻意致函给参与我国驻纽代表处国庆酒会的11位国会议员,警告违反「一中原则」、将损及纽中关系。对此,纽国外长彼德斯则怒斥中方对民主毫无概念,犯下不该犯的错误;我国驻纽代表欧江安也回应,这是中国以威迫式外交,长期对纽国自由民主的不当干预。相关立场也获得多位政坛人士认同。
川习会未谈及台湾问题,川普会前透露,他不确定是否会谈到台湾,「习可能想问一下,但也没什么好问的,台湾就是台湾。」这句话听来轻描淡写,却流露对台湾命运的轻意。明年4月川普将访中,之后习近平可能回访,美中互动势必触及台湾问题。
川习会未谈及台湾问题,川普会前透露,他不确定是否会谈到台湾,「习可能想问一下,但也没什么好问的,台湾就是台湾。」这句话听来轻描淡写,却流露对台湾命运的轻意。明年4月川普将访中,之后习近平可能回访,美中互动势必触及台湾问题。
近年印太地区安全成为关注焦点。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凯3日在《外交事务》期刊撰文指出,随着陆美竞争加剧,太平洋岛国正成为地缘政治的新战场,当地民主制度与主权正面临被外部势力侵蚀的风险。他警告,若美国不採取更尊重在地的合作模式,岛国就会失去平衡,最终走向陆美对抗的前缘。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灯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长纽松( Gavin Newsom )身上。这位被视为民主党「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来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场考验,11月4日表决的加州50号提案(Proposition 50)。
国民党主席上任郑丽文正式上任,并于3日在首场中评会上发表谈话。郑说,国民党歷经百年风雨,从革命建国到抗战胜利,再到台湾的民主转型与经济奇蹟,无一不是在最艰困时刻写下的歷史篇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证明给全世界看,两岸可以用智慧与决心,终结两岸自相残杀的悲剧,开创百年和平的基业。」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灯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长纽松( Gavin Newsom )身上。这位被视为民主党「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来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场考验,11月4日表决的加州50号提案(Proposition 50)。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如果新人新政能以最大魄力把我国的政党制度拉回民主宪政的常轨,应该是大家都乐见的发展。这里我只想藉着政党问题受到关注的时候,简单谈谈可能仍被忽略却关乎民主政治未来的问题。
总统赖清德昨(31)日下午接见「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州长史坦(Josh Stein)访问团」,期盼未来双方强强联手,持续在经贸关系、生技医疗、电动车、人工智慧等领域合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达成互利双赢的成果。
八年离开白宫后,曾以「希望与改变」打动美国的欧巴马(Barack Obama),如今正被迫重返政治战场。川普(Donald Trump)重掌权力、民主制度受威胁,让这位前总统不再确信,美国仍能如他当年所信的那样「撑过去」。
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将于今(1)日走马上任,她在《德国之声》的专访中,话题围绕两岸、国际局势。郑丽文强调,相信两岸所有矛盾歧见可透过和平方式化解,而国民党要负起最关键角色。郑丽文也表态,没有放弃武力保卫台湾的决心,但反对增加国防预算到GDP的5%,「军备竞赛不是带来和平的智慧之路。」
国民党新任党主席郑丽文将于明日走马上任,没想到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其中竟称俄罗斯总统普丁「并不是独裁者」,为其辩护称「这样子的帽子扣上去太不合理,也太不公平」;身兼乌克兰国会议员友好协会长的绿委陈冠廷则直呼,「以民主之名行威权之实」的统治手法,早已被国际社会一致认定为独裁体制的典型案例。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场峰会表面上谈的是关税、贸易与地缘安全,实际上却是美中两强重新测试彼此底线的关键时刻。而在这场角力中,台湾既是观察者,也是被牵动最深的一方。
亿万富豪、桥水基金创办人雷.达利欧(Ray Dalio)近日于沙乌地阿拉伯《财富全球论坛》上指出,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结构性危机,核心问题在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经济与政治体系逐渐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