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民主体制的搜寻结果,共383

  • 郑丽文出席秋祭慰灵争议 民进党:勿敌我不分

    郑丽文出席秋祭慰灵争议 民进党:勿敌我不分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8日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灵大会,纪念对象包括共谍将官吴石等。对此,民进党召开记者会,痛批最大在野党竟配合中共统战渗透,严重混淆国家认同,如今国民党早已失去反共的DNA,民进党才是台湾真正的「反共第一品牌」。

  • 浅谈政党民主的未来

    浅谈政党民主的未来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

  • 吴统雄专栏》郑丽文是不是蔡英文?

    吴统雄专栏》郑丽文是不是蔡英文?

    郑丽文和蔡英文都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也都表达过支持台独。她们都投身或出生在顏色鲜明的阵营,而在对手阵营最艰困的时候投入对方,而且变成领导者。

  • 奔腾思潮》浅谈政党民主的未来(苏永钦)

    奔腾思潮》浅谈政党民主的未来(苏永钦)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如果新人新政能以最大魄力把我国的政党制度拉回民主宪政的常轨,应该是大家都乐见的发展。这里我只想藉着政党问题受到关注的时候,简单谈谈可能仍被忽略却关乎民主政治未来的问题。

  • 驱逐倡武统陆配 陆委会:需经联审

    驱逐倡武统陆配 陆委会:需经联审

     任职华硕的陆配钱丽近日被注销台湾户籍,陆委会主委邱垂正10月31日在立法院表示,遗憾钱丽持续发表伤害台湾言论,最近收到很多陈情检举,相关机关会持续处理。但有没有可能直接驱逐出境,邱垂正表示,这部分要经过内政部联审会依法定程序讨论,强调台湾是民主法治国家,也呼吁民眾不要对其他陆配有标籤化的看法。

  • 中时社论》川习会落幕 交易台湾并未翻篇

    中时社论》川习会落幕 交易台湾并未翻篇

    全球瞩目的釜山「川习会」落幕,并未如各界预期讨论台湾问题,台湾有如释重负之感,绿营甚至以为是美台之间的「铁默契」使然,这些都是危险的认知与误判,美中经贸战术性休兵与台海形势不能画上等号,台湾为全球最危险的衝突热点并未翻篇,台湾问题终将在未来的川习会浮上台面。

  • 陆配管理武统脸书社团被废台户籍 罗文嘉:台湾自由可做其他选择

    陆配管理武统脸书社团被废台户籍 罗文嘉:台湾自由可做其他选择

    在话说工作的的陆配钱丽,因支持武统等行为言论,近日被废止台湾户籍事件,海基会秘书长罗文嘉10月31日表示,看到她的事后声明内容,相信多数台湾人看不下去,包含支持解放军却辩称自己不支持武统台湾,认为如果不认同台湾、否定中华民国的民主自由体制,台湾很自由也很宽容,也可以做其他选择。

  • 中共「长臂管辖」影响大?国安局提4点应处作为

    中共「长臂管辖」影响大?国安局提4点应处作为

    中共近期对台整体渗透作为愈趋多元,除传统情报收集与窃取机密、以交流名义进行统战、发展组织外,已扩及网路空间与法律战及舆论战领域,达成其「跨境镇压」与「长臂管辖」的新策略。对此,立法院今(30)日针对此议题邀请相关单位列席说明。

  • 国战会论坛》大陆对台送利多 给郑丽文的礼物?(王崑义)

    国战会论坛》大陆对台送利多 给郑丽文的礼物?(王崑义)

    国民党主席改选郑丽文当选以后,不仅承认「我是中国人」的身分认同讯号,在回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贺电中,郑丽文还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立场,这样的做法也许让大陆重新激发统一的希望,所以在川习会前夕,为了营造两岸和平,接连发出对台和平的展望,相信看到「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总统一年多无望的执政以后,台湾人民应该有所感。

  • 陈其迈2028年挑战赖清德连任? 锺佳滨这样说

    陈其迈2028年挑战赖清德连任? 锺佳滨这样说

    过去前总统蔡英文时期,赖清德曾在党内挑战其连任,如今赖清德总统执政跛脚,外界观察高雄市长陈其迈有实力在2028年党内挑战赖清德的连任;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锺佳滨今(15)日表示,只有在极权、威权的政权,才有指定接班人的问题,如今台湾要担心的非民主体制,而是只要现有民主政党没被中共收买,都有可能遭到中共介选。

  • 国安局将专案规划部署:确保2026年「九合一」选举平顺

    国安局将专案规划部署:确保2026年「九合一」选举平顺

    国安局在送达立院报告中指出,未来工作重点方向,包括先期规划专案部署,确保民主选举平顺。报告指出,因应2026年9项公职人员选举(简称「9合1」选举),中共可能加大对臺干预力度等作为,国安局将先期完善安维专案规划,并落实地方基础调研,机先掌握各项违异常动态,确保选举顺利进行。

  • 赵少康吁国安单位查大陆介选   绿委呼应了:建立防范机制刻不容缓

    赵少康吁国安单位查大陆介选 绿委呼应了:建立防范机制刻不容缓

    战斗蓝召集人赵少康今(11)天指控大陆介入国民党主席选举,在网路散播假消息,认为这已经是国安问题,国安单位应该调查。民进党立委陈冠廷对此表示认同,并强调他将在立法院质询时要求国安单位重视此事。此外,他也强调,唯有朝野政党共同思考台湾的国家利益,才能团结一致对外。

  • 调停以哈 为川普拚和平奖加分

    调停以哈 为川普拚和平奖加分

     美国总统川普多次喊出他应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也成功让持续2年衝突的以色列与哈玛斯同意第一阶段和平协议,看似真有望获奖!不过专家认为,川普退出多项国际组织、开打贸易战以及影响美国学术自由的行为与和平奖信念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和平奖提名在1月底截止,当时川普才上任不久,恐已错过时间,不过虽然今年恐无缘得奖,明年仍有望角逐下届和平奖。

  • 增进印太和平稳定   国防院「2025台北安全对话」8日登场

    增进印太和平稳定 国防院「2025台北安全对话」8日登场

    国防安全研究院将于10月8日(星期三)0900时假台北市汉来大饭店,举办「2025 台北安全对话」(2025 Taipei Security Dialogue)。本次会议由国防院主办,陆委会赞助指导,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与澳洲等国政要、学者与相关领域专家,以「整合吓阻:以实力维持印太和平」为题进行意见交流。

  • 中时社论》蓝营引领思潮 捍卫中国人认同

    中时社论》蓝营引领思潮 捍卫中国人认同

     随着第二场辩论会召开,包括郝龙斌、蔡志弘在内的主要参选人都出席,国民党主席的改选正式进入深水区。候选人之间就两岸政策、国族认同和国际局势的对话与交锋,也逐步深入。在民进党多年以台独思维洗脑下,从国民党在2016年失去政权至今,国民党绝大多数的政治人物便不再提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乃至于身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以至国民党长期失去话语权,也失去民心。

  • 接见拉丁美洲安全首长 赖清德:盼与各友邦强化联防与情报共享

    接见拉丁美洲安全首长 赖清德:盼与各友邦强化联防与情报共享

    赖清德总统今(26)日接见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情报暨安全首长联席会议访团,肯定歷届联席会议皆获致丰硕成果,有助抵御共同威胁。赖清德表示,台湾将持续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建构全社会防卫韧性,期盼未来与各友邦强化联防与情报共享机制,持续推动各项交流,进一步增强协作能量。

  • 中国会约束巴基斯坦 避免大战

    中国会约束巴基斯坦 避免大战

     美媒《Politico》点名印度与巴基斯坦是未来五年爆发战争热点,不过学者认为,双方爆发大规模衝突甚或核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今年最近一次衝突来看,双方其实都有所克制,且巴基斯坦虽有中国支持,但也受到中国约束,若未来没得到支持,也很难发动大规模战争。

  • 亦起观察》美抛「地位未定论」藏居心   台湾别成马前卒

    亦起观察》美抛「地位未定论」藏居心 台湾别成马前卒

    美国在台协会(AIT)近日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论调,并获国务院背书。这真的是新的安全承诺吗?恐怕不然。与其急于将之视为华府政策转向而欣喜,不如冷静思考:这样的说法,更像是美国在棋局上多添一枚筹码,而非为台湾筑起的保护伞。

  • 直言郝龙斌应参与辩论  前大使曝原因:否则就不会考虑你

    直言郝龙斌应参与辩论 前大使曝原因:否则就不会考虑你

    国民党主席将于10月进行改选,目前包括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前立委郑丽文、立委罗智强和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等人参选,《中天新闻》定20日邀请前述4人举行首场「国民党主席大辩论」,但郝却在昨(17)日传出不参加辩论。对此,我驻纽西兰前代表介文汲直言,自己到现在还是觉得4位党主席参选人各有优缺点,所以要看完辩论才能决定,既然郝龙斌不参加辩论,「这样子我就不会考虑你啦」。

  • 海外看世界》后李光耀时代:分道扬镳的政治道路?(陈纳慧)

    海外看世界》后李光耀时代:分道扬镳的政治道路?(陈纳慧)

    将政治领袖神化的现象并不为中国或亚洲所独有,西方歷史上也崇拜过全能的英雄。但随着近代民主制在西方的全面确立,以个人意志力主导国家的全能英雄被体制中的政治家所替代。像美国总统,儘管在事实上拥有至高权力,也还是可替代的普通人,而不是独一无二的神。强人政治和英雄主义得以在亚洲近代史上继续盛行,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这一区域的发展状况;二是亚洲的政治文化传统。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