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下考古的搜寻结果,共11笔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联手国立清华大学水下考古学暨水下文化资产研究中心,于8月15日至17日在澎湖推出「2025保护沉船日」系列活动,包含列册沉船观览营、水下文资讲座及列册沉船特展,期能唤起社会大眾对水下文化资产之关注与认识,藉由一年一度专属节日的仪式感与氛围,让沉船不再沉默。
科工馆在暑假刚开始的今(11)日,宣布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合作的全新特展「烽火传说」开展,这也是文资局与科工馆第三度合作,从先前探索水下文资、考古,到「烽火传说」以战争歷史带出台湾周边沈船中的珍贵文资,更实际展出价值超过750万的水下文资打捞机器人,科工馆邀民眾在11月30日前到馆探究沈船奥秘。
据央视新闻报导,大陆国家文物局表示,「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沈船考古成果特展」,将于今天下午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的成果专题展,也是大陆国内首展;届时,沈睡在深海1500多米、歷经400多年的出水文物将首次公开亮相。
福建省被大陆官方定位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来,举办多场涉台活动。福建省长赵龙近日赴平潭考察,指要以「体育交流」为切入点,深化闽台民间交流、交往,促进两岸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以及深化闽台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释放经济新活力。
大陆近来「战备警巡」力道又逐渐加大。一艘大陆科考船「张謇号」近日频频出现在台湾东部海域,昨(13日)上午由北向南航行至苏澳东方海面时,一度短暂闯入我24海浬邻接区,海巡署「宜兰舰」及一艘百吨巡防艇,立刻加速向前将其逼出邻接线,但该船至今仍在东部海面南北航行,我方也正严密监控。
【旅奇传媒/编辑部报导】为欢庆东涌灯塔120周年,并推展马祖观光浪潮,交通部航港局及交通部观光署马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简称马管处)今年特别与东引乡公所合作规划「东涌灯塔120周年庆系列活动」,包含在地东引特色市集展售会、星空音乐会、期间限定烟火秀、特色免费手作工作坊、耆老分享会交流、祝福点灯仪式与灯塔之夜主活动,并于6/30起在东引岛隆重登场。透过精彩丰富的系列活动,邀请民眾一同祝福东涌灯塔120岁生日快乐,更鼓励民眾透过东涌灯塔亲近海洋、认识东引的美,进而吸引前往体验「偽」出国东引美丽航线之旅。
澎湖县议会第20届第3次定期会县政总质询及县政建设考察,24日上午告一段落,议长陈毓仁针对县政总质询及地方考察事项摘要胪列包括筹设垃圾焚化炉等15大项建议宣读,请县府针对议员提出的各项质询及建议案,由行政处汇整列管追踪,以落实执行成效。
大陆央视新闻报导,大陆国家文物局13日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计画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新成果。
马祖东涌灯塔又称为东引岛灯塔,为东引地区精神地标,7月将迎来落成120周年。交通部航港局携手观光署、连江县政府及东引乡公所等,策画系列活动,结合线上、线下及当地旅游资源,提供民眾多元参与管道,活动自6月30日起登场,规画市集、音乐会、工作坊、祝福仪式、艺文展区、明信片集章等,盼带动马祖与东引上万人次观光人流。
美国海军歷史暨遗产司令部(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上周五(25日)确认了战功彪炳的猫鲨级(Gato-Class)潜艇哈德号(USS Harder,又译李氏鮻)与其79名官兵的最终安息地点,1944年8月24日,哈德号在巡逻任务间被日本海军以深水炸弹击沉,最后的位置记录在南海,靠近菲律宾。
近年政府施政重视海洋领域发展,并落实于教育中。基市府教育处表示,今年教育部办理的2023年「海洋教育推手奖」颁奖典礼中,基隆市在全国22个县市中脱颖而出,荣获「海洋教育推手—地方政府奖」特优,19日由教育处代理处长杨桂杰将奖项献给基隆市长谢国梁。谢国梁表示,市府将持续推动海洋教育,使教育领域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