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水质净化的搜寻结果,共69

  • 桃市府斥资5000万 改造龙潭大池提升观光

    桃市府斥资5000万 改造龙潭大池提升观光

    桃园市龙潭区龙潭大池位于市中心,水域面积约10公顷,是桃园最大的都市型埤塘,不仅每年端午节龙舟赛在此举办,假日也吸引观光人潮,配合观光旅游局推动「大龙门计画」,市府预计投入5000万元经费重新打造大池观光,期盼提升周遭环境机能,带动地方观光经济发展。

  • 桃园大溪月眉湿地落羽松转红 水务局推环境教育 打造浪漫水岸秘境

    桃园大溪月眉湿地落羽松转红 水务局推环境教育 打造浪漫水岸秘境

    桃园市水务局推动大溪环境教育,结合月眉湿地及瑞兴湿地等水岸场域,打造生态保育与环境教育兼具的优质学习空间。水务局表示,月眉湿地在每年秋冬时节最受瞩目的景致,便是落羽松由翠绿逐渐转为橘红,倒映在水面上,彷佛为大溪披上一层浪漫滤镜,成为大溪必拍照、散心的疗癒秘境。

  • 体验插秧、建置浮岛 桃园八德埤塘「鬼稻祭」推广湿地保育

    体验插秧、建置浮岛 桃园八德埤塘「鬼稻祭」推广湿地保育

    八德区公所于20日在八德埤塘自然生态公园举办年度主题活动《金秋丰收鬼稻祭》,活动以园区重点復育物种「本土野生稻(鬼稻)」为主轴,并响应全球「世界清洁日」倡议,结合自然体验、艺术创作、公民参与及永续市集,打造寓教于乐、热闹与反思并存的湿地保育行动平台。

  • 仁武九番埤蜕变亲水秘境 周末休閒新热点登场

    仁武九番埤蜕变亲水秘境 周末休閒新热点登场

    为了强化仁武区九番埤水岸空间,高市府水利局推动「九番埤排水水岸环境营造计画」,二期工程6月底完工,改造后的九番埤水岸不仅创造更优质的亲水空间,还兼顾水质净化、生态保育需求,成为游客假日或空閒时间的休憩新景点。

  • 台南水利局「2025国家卓越建设奖」荣获4金5优肯定

    台南水利局「2025国家卓越建设奖」荣获4金5优肯定

    为落实市长黄伟哲提倡「环境永续」政策,水利局积极推动并将水环境精神纳入各项治水建设。「2025年国家卓越建设奖」于7月29日在台北君悦酒店举办隆重颁奖典礼。水利局提报9项重大治水工程皆获主办单位及评审委员肯定,得到「4金质5优质」佳绩,成果丰硕。

  • 守护易危贝克氏盐草 中山大学復育计画打造海草苗圃

    守护易危贝克氏盐草 中山大学復育计画打造海草苗圃

    生长在潮间带泥滩上的娇小植物「贝克氏盐草」,根据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分类,贝克氏盐草虽被列为「易危」物种,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教授刘商隐在海保署海洋保育ESG平臺媒合下与南山人寿、云嘉南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与台南社区大学推动贝克氏盐草復育计画,将七股游客中心六号小岛打造为海草苗圃,展开从移植、监测到公民科学参与的跨界合作。

  • 虎尾科技大学 启动校园微藻固碳系统

    虎尾科技大学 启动校园微藻固碳系统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日前举行「微藻固碳系统启动仪式暨永续周成果展」,启用云嘉地区首座结合教学、研究与示范功能的「校园微藻固碳系统」。该系统搭载自动化感测监控装置,可即时掌握藻液成长数据,确保养殖稳定,虎科大并将微藻生技于畜牧废水再生应用,以藻体为饲料原料,实现碳捕捉、水质净化与资源循环三合一永续农业新模式。

  • 暑假限定!虎尾「623高地亲水公园」周四开放至周日

    暑假限定!虎尾「623高地亲水公园」周四开放至周日

     虎尾镇公所打造的「623高地亲水公园」本月启用,全部免费入园,将成为今年云林县暑假最热门玩水去处,原本只开放六、日,暑假间将从周四开放至周日,「632夏日市集音乐季」也会在每周六登场。

  • 臺湾3位年轻科学家获邀 出席林岛诺贝尔奖得主会议

    台湾年轻学者人才辈出,将于6月29日至7月4日举行的第74届林岛诺贝尔奖得主会议,有来自84个国家、逾630位年轻科学家获邀,可与约35位诺贝尔奖得主会面交流,中央研究院国际研究生学程(TIGP)博士生杨欣瑜、吴氏鸾(Loan Thi Ngo),以及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博士候选人陈羿帆通过国际选拔,将代表臺湾与会。

  • 林岛诺贝尔奖得主会议6/29登场 台湾3年轻科学家获邀出席

    林岛诺贝尔奖得主会议6/29登场 台湾3年轻科学家获邀出席

    第74届林岛诺贝尔奖得主会议将于6月29日至7月4日在德国林岛举行,来自84个国家逾630位年轻科学家获邀,将与约35位诺贝尔奖得主会面交流。中研院国际研究生学程(TIGP)博士生杨欣瑜、吴氏鸾(Loan Thi Ngo),以及阳明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博士候选人陈羿帆均通过国际选拔,代表台湾与会。

  • 桃园龙潭大池告别优养化 「生态净水系统」每日净化2.1万吨水

    桃园龙潭大池告别优养化 「生态净水系统」每日净化2.1万吨水

    桃园市龙潭归乡文化节市长杯龙舟赛于龙潭大池盛大举行,过去因龙潭大池换水率低造成优养化问题严重,桃园市政府与日本产官学合作打造「生态净水系统」,其中龙潭大池水体环教育园区自2022年启用至今,截流搜集上游聚集的生活污水,及配合大池死水区域抽水内循环的方式,设施採用「多层复合滤料水质净化设施(MSL)」方法,有效改善埤塘优养化问题,大大减少龙潭大池异味。

  • 震旦推装配式装修 引领办公转型

    震旦推装配式装修 引领办公转型

     震旦家具于震旦家具展示中心举办「重塑‧办公未来」新品交流会,首度推出导入循环设计理念的「装配式装修」模组系统,倡导健康、高效、科技与永续四大创新解方,积极引领企业迈向永续与智慧办公全新时代。

  • 台湾大红树林復育计画 全球首创

    台湾大红树林復育计画 全球首创

     台湾大携手产官学界,启动全球首创的「台湾大蓝碳 红树林復育计画」,选定台南台江国家公园2.7公顷閒置鱼塭,转型为融合生态保育与科学研究的蓝碳復育示范基地。

  • 爱河水质改善 民代促要更好

    爱河水质改善 民代促要更好

     近年高市府环保局投入大量心力改善爱河水质,让年度河川污染指数大幅下降,今年1至4月各项数据均优于去年同期,水质改善成效佳。对此,高市议员许采蓁认为,好还可以更好,近年仍常发生鱼群死亡案例,不仅影响爱河观光形象,也降低民眾下水游憩意愿,可望进一步改善。

  • 桃园河川水质逐年提升 苏俊宾讚水巡队志工是幕后英雄

    桃园河川水质逐年提升 苏俊宾讚水巡队志工是幕后英雄

    桃园市环保局19日于平镇区新势公园办「水清岸美爱水行动音乐会暨巡守队表扬」活动,桃园市目前水巡队已经扩编至67队,志工人数超过2500人,在巡守队、热心企业与环保局团队共同努力下,过去1年来守护超过175公里的河川及51公里的海岸线,桃园市近年来持续改善各河川流域的水质,其中老街溪更已无严重污染河段,充分展现公私协力推动水环境永续发展的成效。桃园市副市长苏俊宾表示,所有水巡队志工们是桃园打造清净水环境的幕后英雄。

  • 台南 刘厝大排飘臭20年 整治动工

    台南 刘厝大排飘臭20年 整治动工

     长期排入民生污水与畜牧废水的刘厝大排中下游臭气熏天20年,地方筹组整治绿化促进会请命整治,台南市2016年先作上游水质改善,27日2度动工整治中下游,要在刘厝大排接管取出民生污水,送回上游净水场处理,再放回大排中,工程明年7月底可望完工,地方盼回復河流生态兼支撑近海养殖发展。

  • 台南刘厝大排污水飘臭20年 2期整治动工预计明年7月底完成

    台南刘厝大排污水飘臭20年 2期整治动工预计明年7月底完成

    长期容纳民生污水与畜牧废水的刘厝大排飘臭困扰地方居民20年,地方自组整治绿化促进会,台南市水利局2016年启动1期整治改善上游水质,27日2期动工,预计从刘厝大排的9处中下游段接管取出污水,送回净水场处理,并作底泥整治,工程耗资1亿2000万元,明年7月底可望完工,改善地方居住环境品质。

  • 喝茶不仅能解渴 研究发现茶叶可净化水中重金属

    喝茶不仅能解渴 研究发现茶叶可净化水中重金属

    茶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具有提神、放松的作用,还可能具备意想不到的健康价值。最新研究显示,茶叶能够有效吸附水中的重金属,如铅、镉和砷,从而在冲泡过程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

  • 桃园 企业捐资金 助东门溪水质净化

    桃园 企业捐资金 助东门溪水质净化

     桃园市政府携手环境部与美光公司共同推动东门溪水质净化设施,美光曾于2022年捐赠美金500万元于南崁溪及东门溪水质净化专案,24日再与桃园市政府签署合作意向书,挹注美金270万元。市长张善政出席动土典礼时表示,感谢中央及美光共同推动东门溪水质净化工作,大幅减少溪流污染。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