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海外放款的搜寻结果,共53

  • 胡光华专访》衝刺海外业绩… 彰银登公股获利成长王

    胡光华专访》衝刺海外业绩… 彰银登公股获利成长王

     彰化银行今年获利动能强劲,累计前八月税后纯益126.3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近27%,成长幅度领先其他银行业者,并称霸公股银行。彰银董事长胡光华指出,获利表现亮眼关键之一就是海外,将持续拓展海外布局,并积极争取联贷,以强化海外营运。胡光华表示,彰银在海外据点包含OBU在内共有9个,加上大陆子行的分支行,海外已共有14个据点,过往逾放案件已多数妥善处理,整体逾放比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资产品质稳健,加上今年海外获利表现不错,部分据点在当地获利更已名列前茅。海外持续拓点为彰银的重点策略。洛杉矶分行已于7月中升格为全功能据点,将积极拓展马来西亚、澳洲、加拿大等地,目前正积极筹备纳闽分行及申设雪梨与多伦多分行。

  • 公股银H1放款 企金、消金两样情

    公股银H1放款 企金、消金两样情

     公股银行上半年放款成长动能持续,截至2025年6月底,八大公股银放款余额较2024年同期成长4.83%,其中,消金方面主要因新青安带动房贷业务持续成长,多家公股银放款余额年增达双位数;企金部分则因匯率剧烈波动,海外放款营运量换算新台币后呈现减少,导致整体放款余额年增幅仅个位数。

  • 《金融股》第一金H1净利创高、股息配发率拚回升 法人这样解读

    第一金(2892)上半年税后净利新台币139.46亿元,年增1.6%,续创歷年同期新高, EPS为0.97元,持续缴出稳健的成绩单,金控副总李淑玲对今年营运展望正向,认为股息配发率应可回升至过往六成的水准。法人认为股利政策有助股价下檔支撑,而第一金股价今(3)日则呈现小幅震盪走势。

  • 《金融股》彰银H1获利登峰、2025审慎乐观 财管2.0年底登场

    彰银(2801)今(29)日召开线上法说,受惠核心业务成长及资金成本优化,2025年上半年税后净利91.29亿元、年增22.64%,创同期新高,每股盈余0.78元,前7月自结税后净利110.28亿元、年增逾27%,每股盈余0.94元,对全年获利表现审慎乐观。

  • 不畏台币强升 国银上半年海外大赚482亿元再创同期新高

    国银2025年上年海外获利大丰收!银行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国银海外分支机构(含分、子行)获利为新台币481.5亿元,创歷年同期最高,较去年同期增加25.2亿元、年增5.52%,完全不受到新台币升逾9%的影响,银行局分析,即使海外赚的外币换回新台币有匯损,但获利仍创高主因有二个,一是投资及其他净收益增加、二是资金成本下降。

  • 《金融股》富邦金7月获利逾百亿元 北富银前7月写新高

    富邦金(2881)今日(11日)公布7月自结合併税后净利110.3亿元、月减近7%。累计前7月合併税后净利623.7亿元、年减达四成,EPS则为4.29元。获利引擎的台北富邦银行累计前7月获利创下歷年同期新高,此外,富邦产险、富邦证券累计前7月获利皆为歷年同期次高。

  • 台湾关税税率翻牌 台新银:中小企业较辛苦

    台美对等关税翻牌,台湾税率1日揭晓为20%,略高于市场原先预期,但市场解读并非谈判失败,后续可能调降。台新银行总经理林淑真认为,关税影响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而未与AI扯上关系的传产会比较辛苦,另一方面又面临匯率问题,除了政府信保措施,台新银也提供优利专案支应。

  • 银行子公司给力 获利定海神针

    银行子公司给力 获利定海神针

     14家金控公布上半年获利,子公司三大业别中仍以银行为主力、贡献1,700.96亿元,证券相对平稳,寿险上下波动剧烈。银行获利相对稳定向上,加上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等持续成长,银行子公司成金控获利的定海神针。

  • 金融股操作 公股银:银行主体金控优先

    金融股操作 公股银:银行主体金控优先

     金融股获利今年以来上上下下,公股银行指出,今年金融股操作主要优先考虑获利稳定、配息稳健,以银行为主体的金控。

  • 新台币强升寿险业承压 中华信评点出「2关键」

    今年上半年新台币升值幅度强劲,寿险业承压,今年前5月累计税前纯益亏损617亿元。中华信评预估,市场波动将使寿险业平均资产报酬率转弱,2025年获利成长受限。不过由于主管机关因应近期金融环境变动祭出暂行措施,加上业者近月提高避险比率,预期全年获利仍能守住正数。

  • 国银4月放款 仅月增328亿

    国银4月放款 仅月增328亿

     新台币4月狂升3.64%,国银放款缩水严重。银行局副局长王允中5日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国银放款总额达43兆2,650亿元、4月单月仅增328亿元,创2023年7月来新低,主要有三原因,包括周转金放款减少、新台币升值换回新台币海外放款换回新台币后量减少、企业投资量缩减。

  • 新台币狂升 国银4月放款缩水 月增量仅328亿创22个月来新低

    新台币狂升 国银4月放款缩水 月增量仅328亿创22个月来新低

    新台币4月狂升3.64%,国银放款缩水严重。银行局副局长王允中5日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国银放款总额达43兆2,650亿元、4月单月仅增328亿元,创下2023年7月以来新低,主要有三原因,包括:周转金放款减少、新台币升值换回新台币海外放款换回新台币后量减少、企业投资量缩减。

  • 第一金调获利结构 抗川普变数

    第一金调获利结构 抗川普变数

     第一金控营业报告书出炉。董事长邱月琴强调,今年因应美国新任总统川普政策、各国央行不同步的货币政策、大陆不动产市场前景,以及地缘政治衝突等变数及挑战,将在稳健提升获利的同时,调整获利结构,透过强化数位发展、掌握金融市场脉动,落实子公司间资讯、业务与通路的整合,以整体力量创造整合价值。

  • 《金融股》彰银Q1获利登峰 续优化营运结构

    彰银(2801)28日召开线上法说,2025年首季税后净利创41.34亿元新高、每股盈余0.37元,展现经营韧性。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川普对等关税政策变动、匯率市场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等挑战,彰银将持续强化海外布局与财管核心业务,推动营运结构全面优化。

  • 抗波动 彰银调整美公债部位

    抗波动 彰银调整美公债部位

     彰化银行28日举行法人说明会,针对美债波动风险升高,发言人暨副总经理邓秀娟指出,截至3月底,彰银投资美国政府公债为19.1亿美元,平均存续期间4.71年,平均收益率3.98%,考量市场波动加剧,会主动调整部位,其中持有的美债约三分之一将于2026年7月底陆续到期,将可有效降低美国公债部位。

  • 十金控前四月获利 减近1成

    十金控前四月获利 减近1成

     10家金控公布4月获利,共计165.03亿元,前四月获利共907.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97.22亿元,年减9.03%,接下来观察4家寿险金控国泰金、富邦金、新光金、凯基金将公布的获利数字。

  • 公股银备战多项变数

    公股银备战多项变数

     美国对等关税内容即将公布,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上调至35%,加上台海关系紧张,三商银主管表示,股市短线操作偏保守,观察指标之一是待美股止跌,授信策略主要锁定优质客户,降低风险,也会要求一定的收益。

  • 国银行员去年平均贡献263.5万

    国银行员去年平均贡献263.5万

     中央银行公布去年第四季本国银行营运绩效季报,去年全年平均每一银行员平均贡献度达263.5万元,年成长14%,银行主管认为,今年有两大隐忧,一是全球股匯市波动,二是去年高基期,预期获利将布满荆棘。

  • 彭金隆:国银对骯脏15国曝险可控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将对美徵收高额关税的国家称为「骯脏15国」(The Dirty 15),多名立委在财委会示警,金管会主委彭金隆26日指出,接获讯息时已对上市柜、国银海外放款进行了解,国银在这些被点名国家的曝险都在「可控」范围内,会提醒国银在海外放款时要分散地区、产业,分散风险。

  • 国银对「骯脏15国」曝险曝光 金管会喊:风险可控

    国银对「骯脏15国」曝险曝光 金管会喊:风险可控

    美川普日前将对美徵收高额关税的国家称为「骯脏15国」(The Dirty 15),多名立委在财委会示警。金管会主委彭金隆26日指出,接获讯息时就请银行局了解国银在海外放款、曝险的情形,目前国银在这些被点名国家的曝险都在「可控」范围内,会提醒国银在海外放款时要分散地区、产业,分散风险。金管会副主委暨代理银行局局长庄琇媛则透露,目前国银在海外总曝险约19兆元占总资产20%。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