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深海探测的搜寻结果,共16笔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3日报导,中国大陆自然资源部组织中国大陆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不久前完成。此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大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在此航次,首潜成功只是开始,更多「全球首次」技术难题一一克服。
市场研究机构YOLE Group指出,硅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术持续推进网路频宽极限,将成为支撑AI应用大规模扩展的核心动力。
据大陆央视新闻报导,执行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6日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任务圆满完成。本次考察过程中,「深海一号」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了我国在北极冰区的首次载人深潜。
呼应赖总统探索海洋的政策,国科会主委吴诚文9日透露,正积极规划「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方案」,扩大海洋中心任务,如在台湾东部设立国际观测站,强化在海洋、地震、大气与太空遥测等科研成果的应用,建立自主观测资料库等,提升台湾在全球海洋研究与地球科学研究的能量与国际贡献。
综合外电报导,标有「HY-119」酷似鱼雷的黄色水下无人潜航器(UUV),于2024年底被菲律宾渔民打捞上来,疑似来自中国。
综合外电报导,标有「HY-119」酷似鱼雷的黄色水下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于2024年底被菲律宾渔民打捞上来,疑似来自中国。
据《环球时报》报导,11月17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标志着中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17日在广州正式入列,这艘最大深度可达惊人的11000米的钻探船号称可以实现「打穿地殻」的愿景,并成为深海资源勘探、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大洋科学钻探研究的重要平台。
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肥),台肥集团投入深层海水产业多年,水源来自太平洋海平面以下662公尺深的深层海水。4月3日地震后,台肥公司特别对该662米取水品质进行检测,发现相关深层海水指标已经飘移,4月25日推测该管线可能有破损或位移,虽然水质仍符合下游厂商的供水标准,但水源不确定100%来自662米深的海水。
2024台法科学研究会议于4月29日起一连两天在台北举行,并于30日举行台法联合记者会。国科会主委吴政忠表示,法国为台湾在全球科研合作最紧密的国家之一,过去合作着重在基础科学,此后双方将在半导体与量子、生医、绿能减碳、AI资安、太空及海洋研究等6大领域商讨如何优势互补,并藉由科研合作交流,让双方未来的关系能更加紧密。
美国眾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盖拉格(Mike Gallagher)率团抵台三天,适逢近期大陆「无船名」快艇于2月14日在金门海域越界捕鱼,遭我海巡驱离时高速蛇行拒检不幸翻覆落海,致船员2死2伤。大陆国台办17日否认我禁限水域说法;18日福建海警局称,将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在厦金海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对此,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坚决支持。21日晚间復称,「台湾有关方面儘快公布事实真相,严惩相关责任人」。
媒体于2月17日晚间报导,海巡署发布讯息指出,15日发现中国研究船「大洋号」于花莲港东南方航行后(未进入限制水域),立即派遣线上巡防舰桃园舰前往预置应处,避免其航入台湾限制水域,引发舆论譁然。
展宇(1776)表示,由于GORE-TEX从2023年起全面禁用氟烷基树脂(PFCs)产品,公司发展无PFCs高透湿防水产品、高透湿防水PU膜取代Gore-tex含氟产品、高透湿无溶剂贴合料PUR-用于机能衣贴合及高透湿防水PU涂层等新品已与户外产品品牌厂商进行合作导入,有助抢进替代商机。
澎湃新闻报导,中国大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7日宣布,大陆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首次试航,各项指标满足或优于设计,试航取得圆满成功。
据大陆官媒报导,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将于近日在广州南沙开启首次试航,标志着中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据大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消息,大陆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18日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并将于22日在广州南沙开启首次试航,这也标志着大陆深海探测能力建设迈出重要一步,将为深海可燃冰勘查开採产业化提供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