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燃煤的搜寻结果,共1,291

  • 赴日注意!明年东京供电面临「极度吃紧」危机

    赴日注意!明年东京供电面临「极度吃紧」危机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与能源厅于10月31日公布最新电力供需报告,预测 2026 年夏季东京地区电力供应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报告指出,东京地区的电力备转容量率将在2026年8月降至仅0.9%,低于稳定供电所需的3%基准,恐成为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压力期,住在东京民眾或旅日游客,要格外当心。

  • 竹市推「屋顶光电」补助 单幢最高可领30万元

    竹市推「屋顶光电」补助 单幢最高可领30万元

     屋顶型太阳光电具有隔热、节能及带来额外收入等效益,极适合我国气候环境,满足建筑净零转型诉求,为迈向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目标,经济部鼓励私有小型屋顶设置太阳光电发电设备,新竹市政府即起推动家户屋顶设置太阳光电补助作业,单幢建物奖励最高30万元。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美媒:中国正在拯救《巴黎协定》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美媒:中国正在拯救《巴黎协定》

    当地时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美国30年来首次缺席一度引发国际社会担忧,但不少参会人士反而如释重负,毕竟川普政府对气候议题的反科学敌意,早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的障碍。

  • 核能重启有望?前核安总稽查:台湾绝对有能力做好核安

    核能重启有望?前核安总稽查:台湾绝对有能力做好核安

    立法院今(29)日举办「如何在核能治理法制化与透明化机制下精进我国核能安全与发展」公听会,邀请专家学者、立法委员,透过核安角度探讨台湾重启核能的可能性,虽不少反对方担忧核电厂具安全风险、核废无解,但前台电核安总稽查王琅琛指出,台湾核电场皆为美规,遂可遵照美国作法,甚至针对核一、二、三厂的延役,早年其实都已经快取得执照了,不过因为福岛核灾延宕,但至今已重新凝聚社会共识,相信只要政府不反对,台湾绝对能做好核安。

  • 2025数位金融奖》凯基人寿永续+数位 获数位金融双奖肯定

    2025数位金融奖》凯基人寿永续+数位 获数位金融双奖肯定

     2025年《工商时报数位金融奖》揭晓,凯基人寿以「永续+数位」双引擎展现金融新实力,勇夺「绿色净零金融奖」及「数位普惠奖」两项殊荣。从推动低碳转型的责任投资,到打造无障碍、零距离的数位金融环境,凯基人寿以行动实践金融大回馈,让金融成为永续生活的力量。

  • 经济部回函称2028中火无煤「确有困难」蓝委怒退

    经济部回函称2028中火无煤「确有困难」蓝委怒退

    核三2号机5月17日除役,台湾正式进入非核家园,但台中火力发电厂火力全开,立法院会6月3日在蓝白人数优势下通过「2028无煤中火」建请案。不过经济部回覆立法院称「在稳定供电前提下,先增气才有减煤空间,故有关立院决议2028年中火无煤确有困难」。国民党对此相当不满,因此于28日院会将此回函退回程序委员会。

  • 经部能源转型 评估先进核能

     政府能源政策及再生能源绩效,持续受到国内外的严格检视。经济部25日指出,台湾能源政策与国际趋势一致,降低燃煤依赖并发展再生能源,推动能源转型政策方向不变。对于先进核能技术,政府关注国际发展动态,若技术更安全、核废料问题获解,并凝聚全民共识,不会排除任何有助于达成净零目标的选项。

  • 蔡英文:理性务实态度 避免政治影响能源转型政策

    蔡英文:理性务实态度 避免政治影响能源转型政策

    前总统蔡英文的想想论坛日前发表两篇有关能源议题的文章,蔡英文表示,未来不管台湾要不要接受新一代的核能科技,或再生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涉贪个案,都不能否定这些关于能源的事实、理性的数据,强调面对能源转型的挑战,应该聚焦在已有共识的事情上,并且用理性、务实的态度,避免以政治来影响再生能源的发展。

  • 买车前必看!电动机车十大关注焦点 谣言还是真相一次破解

    买车前必看!电动机车十大关注焦点 谣言还是真相一次破解

    你可能也陷入这些电动机车迷思!

  • 诺奖得主称大陆AI发展接近美国  郭正亮曝原因

    诺奖得主称大陆AI发展接近美国 郭正亮曝原因

    图灵奖与诺贝尔奖双料得主、被称为「人工智慧(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认为,中国大陆在AI领域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儘管尚未完全追上。对此,前立委郭正亮披露,中国大陆的电力产业可能是支撑所有工业最根本的因素,大陆的电价比美国便宜太多了,可以支撑非常费电的人工智能产业!

  • 2035减碳目标 环团促加严至52%

    2035减碳目标 环团促加严至52%

     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将于11月下旬于巴西登场,要求各国提出2035年减碳目标,多个环团将联合在COP30前夕,订于11月1日举办「为气候而走 打造韧性台湾」游行,要求政府将2035年减碳目标从原订36至40%,加严至52%,坚守及加速推动非核、减煤的能源转型;而暂订10月30日举办的第5次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将有委员提出讨论上述诉求。

  • 能源储量极限紧绷 蓝白批国安危机

    能源储量极限紧绷 蓝白批国安危机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华府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DD)与台智库「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DSET)共同举办兵推,由于天然气占台湾近半发电量,一旦台湾被封锁,天然气储量将在11天内用尽;蓝白9日痛批政府错误能源政策造成国安危机,经济部长龚明鑫则称,还有其他能源可因应。

  • 高雄争取辉达总部  林岱桦曝4大优势具吸引力

    高雄争取辉达总部 林岱桦曝4大优势具吸引力

    《华尔街日报》报导,大陆若封锁台湾能源进口,将重创台湾电力供应与半导体产业。对此,民进党立委林岱桦今(9)日指出,稳定能源是吸引国际科技大厂落脚的关键条件,「有发电,才有台积电;能源能到达,才会有辉达。」她强调,高雄正具备吸引辉达海外总部设址的四大优势:有水、有电、有土地、有产业聚落。

  • 喊话政府加严2035减碳目标、坚持非核 环团游行11月登场

    喊话政府加严2035减碳目标、坚持非核 环团游行11月登场

    将于11月登场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要求各国提出2035年减量目标,多个环团为此将在COP30前夕、于11月1日举办「为气候而走 打造韧性台湾」游行,要求政府将2035年减量目标从36至40%加严至52%,并坚守及加速推动非核、减煤的能源转型。鑑于今年以来丹娜丝颱风、马太鞍堰塞湖灾害,也呼吁政府强化国土及气候韧性。

  • 台湾遭封锁能源仅能撑11天? 经济部长曝因应规画

    台湾遭封锁能源仅能撑11天? 经济部长曝因应规画

    台湾能源仰赖进口,若供应线遭中共全面切断,恐让台湾陷入危机,美媒根据兵推结果报导,指台湾天然气储量仅能维持11天;经济部长龚明鑫今(9)日表示,还有其他能源可以因应,未来再生能源本来若能在2026年底达到20%,再加上水力、燃煤紧急备载量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支撑。

  • 全球能源大洗牌!再生能源发电首超煤炭 陆技术成关键

    全球能源大洗牌!再生能源发电首超煤炭 陆技术成关键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智库Ember最新分析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主要电力来源。其中许多国家的太阳能发电近年出现爆炸性成长,主要归功于大陆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蓬勃发展,并带动全球相关成本下降。报告指出,大陆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且大陆今年上半年化石燃料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

  • 美限制再生能源 成长恐腰斩

    美限制再生能源 成长恐腰斩

     国际能源署(IEA)与英国能源智库Ember最新报告指出,虽然全球风力与太阳能快速成长,但政策变动正对再生能源发展带来衝击,其中又以美国所受影响最大,因为美国总统川普取消绿能补贴后,美国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速恐怕减少一半。

  • 誓当「造王者」  蔡志弘:力挺卢秀燕助国民党重返执政

    誓当「造王者」 蔡志弘:力挺卢秀燕助国民党重返执政

    国民党主席选举在即,党中央今天在台中举行第一场政见会,蔡志弘表示,他会成为「造王者」,力挺最有希望参选总统的台中市长卢秀燕,让国民党2028年重返执政,同时提出「一中内涵」作为美中台3边的最大公约数,力促两岸和平。

  • 新北能源转型成果交流论坛登场 邀国际专家寻解方

    新北能源转型成果交流论坛登场 邀国际专家寻解方

    新北市为推动城市能源转型,30日举办「2025新北市能源转型暨无煤城市成果交流论坛」,匯聚德国、加拿大、美国、纽西兰、印度及日本等地专家学者,携手国内产官学界,共同交流能源转型、空气品质改善及城市净零减污共利治理策略,激盪永续未来新解方。

  • 工商社论》电厂爆炸与电价调涨凸显的困境

    工商社论》电厂爆炸与电价调涨凸显的困境

     位于高雄的兴达电厂新2号燃气机组,上月因天然气管路的法兰垫片出现规格不符的失误,导致系统测试时,出现大量天然气外泄,引起大规模爆炸,现场景象震惊国人。影响所及,高雄市政府要求邻近的兴达新1号机一併停机检查。由于时值夏季用电高峰,来自该机组130万瓩的供电容量骤然归零后,让南部地区进入严苛的供电紧绷状态。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