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独立国家的搜寻结果,共338笔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在电视专访提到,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向他保证,北京在他任内不会对台湾採取任何军事行动,但未承诺是否协防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强调,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和平要靠实力,和平是人类普世共同的价值,没有任何人或国家有权利、有资格说要侵犯臺湾。
参加亚太经合会(APEC)领袖会议的总统府资政林信义2日返抵国门,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等人前往接机,林未发表谈话,仅微笑挥手致意后离去。由于林信义1日会晤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陆方抨击高市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我外交部昨声明驳斥陆方无权置喙,更无权干预他国的主权行为。
近日,华府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文章《稳定美中竞争关系》(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旨在说明两强权竞争在所难免,但要避免衝突加剧甚至战争风险,同时谈到台湾问题,认为华府应给北京「採取渐进式统一」创造「诱因」(incentive),另外对华府建议,明确放弃追求绝对胜利,承认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接受某种共存模式,以及重建高层可信沟通管道。两项建议确认两强竞逐必朝向「斗而不破」,既让美国总统川普欲打破过去全球化秩序,实践「常识革命」或「交易外交」,也让中国大陆欲寻求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建立利于自己生存的秩序。这样的论述与赖清德政府不与中国大陆对话交流,採取纯对抗的策略截然不同。
美国在台协会日前批评中国大陆扭曲《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并强调二战相关文件并未决定台湾最终政治地位,引发蓝绿争论。东吴大学助理教授唐豪骏表示,台湾主权未定论之所以再起,在于美方想更介入两岸,「台湾主权未定论符合的是美国利益,美国介入台海的利益」,但如果中美关系正常化,美方极可能不会再提。他更直言民进党是叛徒,主张台湾主权未定论的同时,还当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与官员,甚至放弃台独制宪,无非是对台独理念的背叛。
国民党今(1)日上午召开第22届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正式上任,并率全体第22届党代表宣誓就职;针对何时宣布参选金门县长,国民党立委陈玉珍受访表示,预计在明年农历年节前后,再正式跟乡亲父老请托,目前先一步一脚印把立委的工作做好;她也称,民主形式都可能造成决策上的独裁,赖清德总统的决策是否独裁,可受公评。
副总统萧美琴日前接受外媒专访,外媒询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或是一个独立国家,萧美琴指出,依据我国宪法,中华民国一直存在,且台湾人民已行使投票权选出自己的政府,「我们坚信台湾的主权属于台湾人民」;萧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台湾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台湾由台湾人民选择的民主制度所治理,这点非常明确。
大陆总理李强25日至26日赴新加坡访问,并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谈,双方见证签署8项合作协议。李强呼吁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黄循财则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对此,外交部指出,星方擅自对我国主权地位发表评论,表达严正关切。
新加坡外交部2025年10月25日发布新闻稿指出,星国总理黄循财于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时,重申新加坡奉行所谓「一中政策」与「反对台独」。外交部对此指出,星方在与中国官员会晤时擅自对我国主权地位发表评论,外交部表达严正关切。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14日发布《稳定美中竞争关系》(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报告,关于如何在台湾问题上保持稳定关系,报告建议美国与中国大陆应释出无意推翻现状的讯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反对和平统一,北京则可澄清,只有出现反分裂法最极端的情况下,动武才会是选项之一。报告也提出大胆建议,建议华府确保台湾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国的支持升级两岸紧张。
二战结束美国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七十多年后美国再次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指控中国刻意曲解「开罗宣言」等文件,胁迫台湾,而这些文件都没有决定台湾的「最终政治地位」。究竟美国意欲为何,引起各方猜测。
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七十多年后美国再次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指控中国刻意曲解「开罗宣言」等二战文件,试图胁迫台湾,而这些文件都没有决定台湾的「最终政治地位」。究竟美国意欲为何,引起各方猜测。
中华民国114年国庆日,赖清德总统的致词对当前国家面临的紧要问题及因应对策着墨不少,算是一次务实的讲话。其可取之处在于对于过去的偏颇做了3个「校正」:重视经济民生、具体多于抽象、具有危机意识。但也有3个「欠缺」:中华民国主权认同、国防预算经费来源、缓解两岸关系之道。
赖清德总统在国庆演说前夕的两岸及国际论述,引发普遍性关注。自其就任以来,其政府及团队在重大国家庆典及会议的政策叙事,主要可归纳三种模式:一、中间偏强硬立场,例如2024年就职演说、2024年国庆演说,倡议两岸互不隶属;二、高衝击强硬立场,例如2025年国安会议,倡议两岸互不隶属、中国为境外敌对势力;三、温和保守立场,例如2025年元旦、就职一周年演说,全文几乎未提两岸、对岸、中共及中国,刻意减少两岸篇幅。
大陆在去年双城论坛上释出「开放上海观光客来台」风向,但赖政府提出观光小两会协商后,双方僵持不下,陷入困局。近日双城论坛喊卡,两岸又因观光议题杠上。国台办发言人批台方将「双方接触政治化」,陆委会则呼吁大陆海旅会回覆我方诉求。短期内看不到解方,令人焦急。
日前,美国在台协会(AIT)经国务院授权抢先在9月19日川普与习近平通话之前,重提「台湾地位未定论」,民进党政府外交部随后表示感谢,美方重申台湾地位并未因《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或《旧金山和约》而明确归属中国。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加码发表台独论述:「没有什么台湾光復节啦!不要黑白讲,台湾哪有什么光復给中国?」、「美国在台协会这次再度证明国际法上,台湾主权未定的事实」。民进党发言人吴峥也表示,党秘书长「台湾没光復」的发言当然代表民进党。
第42届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于23日在加拿大蒙特娄开议。外交部长林佳龙今天感谢美国运输部长Sean Duffy在首日会议即公开发言力挺台湾,他也谴责大陆航局副局长梁楠在会中再度扭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言论。外交部呼吁ICAO坚定拒绝中国的政治压力,尽速邀请台湾参与其所有会议、机制及活动。
9月21日以来英国、加拿大、澳洲、葡萄牙、法国、卢森堡等政府相继发表正式声明,承认巴勒斯坦国,为不平静的中东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迄今已有145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国真的就此像一般主权独立国家那样在国际上获得应有的权利、地位与尊重吗?答案是:时机还不成熟、条件也不充分。
巴西总统鲁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周二(23日)于联合国大会发言,依照传统,巴西总统是第一位发言的国家元首,但由于近期他与美国总统川普关系紧张,他的谈话格外受到关注。鲁拉先后谈到前总统波索纳洛(Jair Bolsonaro)、美军加勒比海军事行动持续增强以,最后谈到以哈衝突时,痛批西方的道德例外论(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