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命形式的搜寻结果,共09笔
走进国家摄影文化中心《虚空之境:当代摄影中的领土与都市凝视》展场,迎面而来的并非摄影对风景的单纯凝视,而是一场横跨地景、记忆与感知的深层提问。这不是一场关于地图的展览,而是关于观看的方式、记忆的存放与遗失的场所。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17日报导,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大陆太空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相关科研成果线上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上。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等高科技应对老龄化挑战,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据界面新闻报导,10月11日,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主办的「格局之变:呼啸而来的银髮经济——2024第五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执行秘书长、英诺创新空间创始合伙人邓永强发表了题为《AI给银髮族和银髮经济带来蓬勃生机》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银髮经济中的巨大潜力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科幻恐怖片《异形》系列有不少经典画面,例如外星生物寄生人体后将人开膛破肚、小异形的手脚像章鱼吸盘一样抱着人头不放、流着如瀑布般口水的怪物用大嘴加小嘴准备将人生吞活剥的恐怖模样,至今仍让人噩梦连连,当然电影还拥有浩瀚美丽的宇宙景观,及人类和生化人亦敌亦友的情感,导演费德阿瓦雷兹(Fede Alvarez)打包票表示,这些在最新作品《异形:罗穆路斯》(Alien: Romulus)都看得到,甚至更加刺激,「电影拥有和原着及其他《异形》电影相同的DNA,但却有着新鲜感」。
如果像摩尔定律让晶片都发展到了极限,那人工智慧(AI)发展到今天都可做到突破英国电脑科学家艾伦·图灵于1950年提出的试验,无法分辨是人还是机器。那AI还能怎么进步?最近网上有几篇英文文章谈AI发展的十大阶段。我将其整理,发现AI的进程,目前其实还算原始,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进化的终极,也就是AI会远超过人类,最后到达神一样的智慧。
大陆天舟七号货运太空船17日晚间成功发射,搭载科学实验载荷中,有一种「厌氧古菌」随船送入中国太空站,将在模拟火星环境中、以及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下,验证其是否能够生存,藉以帮助人类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这一重大谜题。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18日报导,17日晚间发射的天舟七号货运太空船,搭载科学实验载荷中,有一种叫厌氧古菌,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也是地球大气甲烷的主要贡献者,广泛分布于深海、水稻田、反刍动物的胃等厌氧环境中。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29日报导,27日中国大陆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首航成功消息发布后,国内外科学界热切关注。这艘钻探船即将执行一项史无前例的任务:钻穿地壳。梦想号力争率先进入地幔,打开「地狱之门(gate to hell)」。一旦成功,不仅是人类首次进入上地幔,也将带领地球科学研究走向更前端,甚至有望发现全新的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