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多所的搜寻结果,共35笔
「盘点」为生态保育工作相当重要的一环,但以鸟类而言,过往常陷入资讯不透明、杂乱等困境,不过在eBird Taiwan问世后,大幅解决资料不透明、紊乱的困境,成为台湾鸟类生态盘点重要资料库之一,且因「人人皆可上传资料」特性,台湾至今已累积超过138万份纪录清单,贡献名列全球第七,今年为eBird Taiwan十周年,中华鸟会携手农业部生多所,邀请创办人美国康乃尔大学鸟类学研究室博士Ian Owens来台,见证台湾鸟类保育工作的新时代。
为共同响应10月5日「石虎日」(十、五谐音),台北市立动物园在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暨「国际保育员日International Zookeeper Day」举办「就是i石虎」快闪活动。午后安排「亚洲猫科大復兴」特映会及映后座谈,邀请民眾透过教育活动与观影体验,深入了解台湾原生猫科动物「石虎」所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与保育希望。
和泰集团自 2021 年起推动「台湾原生动物守护计画」,至今迈入第五年。计画启动即与专责本土稀有动植物研究与保育推广的政府单位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多所)合作;自 2024 年起,更扩大与臺北市立动物园携手,参与救援保育类野生动物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台湾原生猫科动物──石虎。
台湾位处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枢纽位置,每年9至10月正值秋季过境高峰,冬候鸟也陆续南迁至台湾度冬,但根据农业部2013至2024年统计,12年间共救治58种、335只候鸟,主要威胁来自肉毒杆菌毒素中毒与车辆撞击,前者以湿地水鸟最常见,其中黑面琵鹭受影响最深;后者则反映日常交通已成候鸟存活的隐形杀手,这些数据不仅揭示候鸟面临的生存挑战,也意味着候鸟保育医学已与气候变迁、栖地安全及人类行为紧密相连。
保育策略与行动的有效推动,有赖清晰且可靠的栖地地图作为依据,为此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近期即以恒春半岛的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为例,首次结合遥测大数据与全球生物多样性资讯机构(GBIF)开放的物种分布资料,成功绘制出高解析度的栖地地图,突破传统制图限制的同时,也清楚描绘出物种对栖地特徵的偏好,为后续调查与保育规划奠定基础。
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林业保育署南投分署携手南投县政府推动友善石虎农作逾10年,已有47名农友响应,让农地成为石虎等野生动物安全栖息与觅食空间,更有餐旅业者、店家将石虎农作变成创意料理或产品,让保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30日举办成果分享暨表扬大会。
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林业保育署南投分署携手南投县政府推动友善石虎农作逾10年,已有47名农友响应,让农地成为石虎等野生动物安全栖所,更有业者将石虎农作变成创意料理或产品,让保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30日举成果分享暨表扬大会。
传奇石虎「豆枣」失亲经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照护2022年野放追踪,曾烧杂草大火叼宝宝逃生,火灾后回巢穴探望葬身火海的宝宝令人动容,28日被发现倒卧杂林身亡,解剖确认牠遭犬杀,且体内残留2个铅弹头,生多所29日公布其死讯,盼各界正视游荡犬猫、非法狩猎等问题。
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梨山工作站人员昨天在武陵山庄附近树林发现有黑熊受困陷阱,立即通知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各单位会同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兽医师与雪霸处人员共27人前往救援,黑熊经麻醉并连夜后送,今天已送抵生多所野生动物急救站医疗,但黑熊左前掌部分组织坏死局部切除。保七总队则将追查民眾设陷阱的违法行为。
经济部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收回浊水溪集鹿大桥上游违规使用的河滩地,委由林保署南投分署进行生态造林,并避开野生动物繁殖期进行净溪、清除外来种植物,共计復育4.29公顷滨溪绿带,石虎、食蟹獴、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纷纷现身,俨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锋面过境,南投山区连日大雨,民眾趁13日雨过天晴至日月潭慈恩塔健行,于入口处赫见一窝鸟巢遭风雨打落,3只鸟宝宝死亡,仅1只一息尚存,立即将命危的鸟宝宝送往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附设的野生动物急救站,热心民眾说,获救鸟宝宝为五色鸟,希望牠平安脱险。
台湾地狭人稠,如何在土地开发与自然共处中取得平衡便是重要课题,对此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研究发现,地景组成异质度愈高的环境,愈能吸引较多种鸟类进驻栖息,且在空间尺度上的表现不尽相同,换言之,在合适的空间尺度内,具备多样化的土地利用类型,能吸引更多的鸟类栖息,最典型的环境是新北市田寮洋湿地及周边森林,每年冬天赏鸟人可在一天内记录超过100种鸟类。
和泰汽车深耕台湾70余年,长期关注生物多样性议题,持续透过和泰集团力量守护环境永续,2021年发起「台湾原生动物守护计画」,与唯一专职于本土稀有动植物研究、保育及推广之政府单位「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多所)合作,自2024年起计画更进一步拓展至臺北市立动物园,参与救援台湾保育类野生动物,专案以实际行动守护现存不到500只的本土原生猫科物种-石虎。
鹿谷乡凤凰谷一带路边有3只大赤鼯鼠,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获报派员将大赤鼯鼠带回,经检视拾获资料及观察大赤鼯鼠粪便,推测牠们被弃养,16日在野生动物急救站脸书po文提醒,市售的大赤鼯鼠都是非法掏巢取得,私养野生动物已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
杨静茹/南投报导
农业部动植物防疫检疫署今(2)日邀集东海大学、台北市野鸟协会、农业部兽医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及畜产试验所等团队,召开114年第3次候鸟迁徙北返预警会议,并提醒国内禽场业者注意候鸟过境,加强防疫。
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为拯救生存受威胁的野生植物,在野地进行野生植物救援后,将不能立即安置于原生地的个体收容于该所不同海拔的研究中心,以待再「野放」回原生地,透过野生植物救援及收容机制,让野外受胁物种暂时躲避灭绝的命运,并希望这些收容个体繁殖保存其遗传多样性,让这些物种持续在当地生存繁衍;这也是我国保育单位由被动的种原收集,转为进行主动救援及復育等积极行动的开端。
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昨天在台中乌石坑救援1只小黑熊,经后送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治疗观察后,生命状况维持稳定,但今天接获生多所兽医师团队通知,小熊不明原因死亡,目前将病理解剖厘清死因。
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为推动植物研究、生态保育与科学教育的发展,推出全新改版的「台湾野生植物资料库」(Taiwan Botanic Database, TBD)资料库以维管束植物为核心,目前已收录超过 6000个植物分类群的详细资料,并且内容涵盖分类演化、形态特徵、生态资讯、地理分布与保育状态。
彰化县去年通报有7只石虎惨遭路杀,16日晚间有民眾发现疑似又有1只石虎惨死花坛乡东外环道路旁,县府农业处获报后将其送往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处理,专家呼吁应将八卦山北端等石虎出没地列入保育热点,农业处表示,持续争取农业部补助,办理生态服务给付,积极保护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