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畜牧粪尿资源化的搜寻结果,共18笔
环境部规定今年底前养猪场的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须达5%,因小型养猪户多是上年纪的老农经营,云林县养猪协会、县府、中央共同打造1辆集运浇灌车,服务资源化尚未达标的260家小型养猪户,把发酵后的猪粪尿运到农田浇灌。
因应环境部规定今年底每一场养猪场的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须达5%,云林县养猪协会、县府、中央共同打造一辆集运浇灌车,服务尚未达标的260家小型养猪户,把发酵后的猪粪尿运到农田浇灌。
环境部近年积极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今年底将强制畜牧小厂资源化目标比率达到5%。为进一步加速畜牧业将废弃污染转化为能源,环境部规划推出「畜牧粪尿能资源化沼气发电奖励计画」,奖励畜牧场提升施灌比率及沼气发电技术。
东成陆域风力发电案涉及东海岸自然环境保护及经济部长郭智辉利益迴避争议,环境部长彭启明今(17)日应民进党立委庄瑞雄、陈莹邀请,前往长滨乡与成功镇听取民意。对此,国民党立委黄建宾表示未接获通知,质疑是「黑箱视察」。彭启明则澄清,环境部对该案不鼓励、也不支持。
台南市推动绿色循环与永续发展,八翁里畜牧粪尿集中处理中心二期工程28日举行动土典礼,台南市府秘书长方进呈及环境部次长叶俊宏主持动土;未来一、二期合併,每日可处理逾870公吨粪尿废水,有效改善酪农区畜牧废水及异味问题,并提升急水溪水质。
台南市推动绿色循环与永续发展,28日举行八翁里畜牧粪尿集中处理中心二期工程动土典礼,市府秘书长方进呈及环境部次长叶俊宏主持动土,象徵公私协力推动环保与绿能转型,未来一、二期合併可每日处理逾870公吨粪尿废水,有效改善酪农区畜牧废水及异味问题,并提升急水溪水质。
彰化县东螺溪沿岸在每年3月木棉花火红绽放,吸引许多民眾前来赏花,但民眾赏花还要闻畜牧废水臭味引发抱怨,环保局因此将东螺溪沿岸列为重点查核区域,去年有28家业者被开罚,罚锾金额达121万余元,今年亦将在花季期间加强稽查,针对东螺溪上游54家畜牧业者展开全面性查核,环保局强调,一旦违规就开罚。
环境部今20日发布「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检测申报管理办法」部分条文修正,由于国际趋势已对药物和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採行废水检测及削减管理,因此对一定规模医院及医学中心、科学园区污水下水道系统及制程有使用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之事业等,新增每年检测申报,连续2次不符监测值时,应提出执行自主削减措施。
畜牧粪尿流入河川将影响水中生态,如果资源化作为农地肥分,可降低水质污染,环境部2017年要求小型畜牧场2025年底前,使畜牧粪尿资源化处理比率达5%,审计部决算报告发现,截至去年底为止,全国共5013家小型畜牧场,达标业者比例仅5成多。环境部回应,未来透过系统比对邻近畜牧户及农民媒合浇灌农地,以提升资源化比率,预估2025年可稳健达标。
云林县畜牧粪尿资源化已有835场,施灌农作物面积2143公顷,猪牛粪尿废水变成肥料,浇灌文旦、玉米、大蒜、芋头、小麦等,适逢中秋佳节,环保局鼓励购买环保浇灌作物,替代常规烤肉食材,用实际採购行动支持环保。
云林县畜牧粪尿资源化已有835场,施灌农作物面积2143公顷,猪牛粪尿废水变成液肥浇灌文旦、玉米、大蒜、芋头、小麦等,适逢中秋佳节,环保局鼓励购买环保浇灌作物,替代常规烤肉食材,用实际採购行动支持环保。
高市府环保局自2016年起推动畜牧废水资源化政策,核准172家畜牧场废水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沼液施灌农地,六都排名第二名,每年可减少约25.8万吨畜牧废水排入河川,不但减少废水流入河川,并达到畜牧废水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大幅改善农村经济,也衍生排放废水、异味等问题,多年来,县府开启辅导机制,制定相关政策,环保技术升级,大幅改善这些难题,我们也建置了首家「畜牧粪尿集中资源化处理场」,解决畜牧业与环境的矛盾,落实循环经济。
嘉义县首座斥资1800万元新建的「畜牧粪尿集中资源化处理场」14日启用,年处理2.5万吨猪粪尿水,废水处理后的沼气可发电最多8万度,但异味问题仍需强化除臭设施来改善,此外,业者认为资源化处理场用地取得也有困难。
嘉义县斥资1800万元新建首座「畜牧粪尿集中资源化处理场」今天启用,年处理2.5万吨猪粪尿水,废水处理后的沼气可发电最多8万度,但异味难闻的问题仍未能做有效改善、设施用地取得不易也是难题。
高雄市环保局12日在市政会议中针对「高雄市净零架构」进行专案简报,包含与城市减碳息息相关的能源、工业、住商、运输、农业、环境、绿生活、公正转型等,推动2年能源、产业等9大面向净零计画,并配合「净零城市发展自治条例」规定,启动2025-2026第一期碳预算(即排放上限)评估,以科学化、制度化落实减碳。
高市府12日市政会议由环保局针对「高雄市净零架构」专案简报,包含与城市减碳息息相关的能源、工业、住商、运输、农业、环境、绿生活、公正转型等9大面向,并配合「净零城市发展自治条例」规定,启动2025-2026第一期碳预算(即排放上限)评估,科学化、制度化落实减碳,另外,环保局也将透过专家辅导团,协助各局处,让各面向施政与净零减碳结合。
云林县老农多,农业剩余物也多,县政府5年来推动农业生产转型,以「资源永续低碳创新,云林农业永续转型计画」获得行政院永续发展委员会第19年举办的「国家永续发展奖」政府机关类奖项,云林县也是第一个非六都县市或中央机关拿下政府机关奖的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