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确诊高峰的搜寻结果,共07笔
端午将届,身兼党主席的总统赖清德28日表示,国内COVID-19疫情现正处于升温阶段,预计6月底、7月初达高峰,卫福部疾管署已储备足够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国内防疫量能相当充裕,国人无需惊慌,更不用囤积物资,这段时间出入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新冠疫情近期急遽攀升,卫福部疾管署原预估疫情最高峰,单周上看15至20万人染疫,不过,疾管署署长庄人祥今(28)日再度上修数字,预估6月底、7月初这波疫情高峰,染疫人数单周将超过20万人,且会持续约3周,从5月底起截至8月初,约2个多月时间,全台染疫人数将会超过170万人。
虽然10月至12月北太平洋西部海域仍有颱风生成可能,不过目前颱风季已经过去。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表示,随着颱风离开,「类鼻疽伯克氏菌感染又来了」,这种细菌导致肺炎的死亡率约一两成,但若造成瀰漫性感染,死亡率却高达八成,「高风险对象是:糖尿病、肝病与肾病与其他慢性病患者」。
山陀儿颱风带来豪雨,各地传出淹水灾情,恐导致类鼻疽、登革热2传染病疫情升温,民眾可能因接触污水、污泥而感染病菌,环境积水也可能滋生病媒蚊。卫福部疾管署今(7)日发布医界通函,吁请临床医师提高警觉,发现疑似传染病个案,应立即询问、通报、採检送验。
中秋节过后,许多诊所挤满看病人潮,宣告进入病毒活跃的「多事之秋」,而蛰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当多数人认为新冠疫情稳定的同时,事实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与6月时就出现2波确诊高峰,甚至首度出现孩童死亡案例,吴至行医师告诉CTWANT记者,新冠肺炎绝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资料显示,新冠死亡人数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风险更增2倍!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警告,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并且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而近期大陆确诊率上升,让人担心疫情是否将卷土重来?专家分析,免疫力下降,或许是夏季确诊高峰的原因之一,对于部分高危人群来说,准备好抗新冠病毒药物依然有必要性。
凯米颱风七月重创中南部,超过六县市严重淹水,引发类鼻疽疫情!疾管署今天发出医界通函,指出颱风后本土类鼻疽暴增11例,包括高雄8例、台南2例、嘉县1例,11人均住院,其中3人住加护病房,今年累计18例,创五年同期新高。疾管署表示,国际上报告类鼻疽死亡率可达40-75%,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