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科研成果的搜寻结果,共176

  • 陆进入「三航母时代」福建舰成军入列 舰长曝首要任务

    陆进入「三航母时代」福建舰成军入列 舰长曝首要任务

    据大陆央视8日晚间新闻联播报导,11月5日,大陆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福建舰舰长陈治国表示,当前首要任务是紧前组织新装备性能试验检验,加快提升舰载机满编驻舰保障水平,早日形成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 成大产学创新日 秀科研成果

    成大产学创新日 秀科研成果

     国立成功大学年度盛会「成大产学创新日」11月6日于成大胜利校区旺宏馆登场,为校庆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产学创新总中心与研究发展处共同主办,结合校内外研究团队、大南方科研产业化平台、成大新创生态系及凤凰新创平台等单位,展出逾百项科研与创新成果,全面展现成大在「AI导入与智慧转型」上的实践能量与产业链结成果。

  • 国军军事投资建案作业讲习 提升效率、品质

    国军军事投资建案作业讲习 提升效率、品质

     为提升建案作业效率与品质,国防部常务次长杨中将30日主持「国防部114年国军军事投资建案作业讲习」,期勉各单位主官(管)在执行建案过程中,适切分配资源、管控风险,期使各项建案如期如质达成。

  • 皓准科技掀智慧骑乘新革命

    皓准科技掀智慧骑乘新革命

     在运动科技与精密制造日益融合的时代,皓准科技以「数据驱动运动效能升级」为核心理念,成功开发出可依个人数据量身设计的「客制化非圆形自行车链盘」,以科学分析重新定义骑乘效率与舒适度。该公司由经济部科研成果价值创造计画衍生成立,近期更获中小及新创企业署「潜力新创选拔」白科技绩优厂商肯定,成为台湾智慧制造跨入运动科技领域的代表之一。

  • 《金融》普匯金融科技携成大、臺北大学打造普惠金融科技平台

    普匯金融科技秉持「以AI驱动普惠金融」理念,长期致力推动AI技术应用与金融教育落地。除持续提供「学生贷」等友善产品,协助大专院校学生解决就学及生活资金需求外,更积极推动跨校产学联盟,串联国立成功大学资讯工程学系、臺北大学商学院与AI金融科技协会,共同打造台湾首座融合AI教育、金融应用与青年培育的高价值「普惠金融科技平台」。

  • 华为推出「全球顶尖AI人才招募令」 3大要求曝光

    华为推出「全球顶尖AI人才招募令」 3大要求曝光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20日推出「全球顶尖AI人才招募令」,徵求「学术先锋、技术热情、创新思维」人才,并称AGI(通用人工智慧)将是超越想像的革命。

  • 中山大学研发行动光学神器 0.1秒拍出「医美级」肤质检测报告

    中山大学研发行动光学神器 0.1秒拍出「医美级」肤质检测报告

    国立中山大学光电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研发长林宗贤,率团队以「液晶极化技术」开发出全球首款「行动式极化光肤质检测系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日常保养科技,居家就能进行医美等级皮肤检测,荣获国科会「2025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奖」肯定。民眾只需将手机装入专属外壳,开启App一键拍摄,即能在0.1秒内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与细纹等肤质指标,让「医美级检测」走出诊所。

  • 两岸人物》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杨振寧逝世陆学术界悼念

    两岸人物》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杨振寧逝世陆学术界悼念

    「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兴趣和能力,还需要机遇」,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寧,在学术界撼动地位的名言。杨振寧今(18)日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嵩寿103岁,其于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也缔造他在国际科学界的学术成就。

  •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大陆物理学家杨振寧辞世 享嵩寿103岁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大陆物理学家杨振寧辞世 享嵩寿103岁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寧,于今(18)日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嵩寿103岁。根据《新华社》18日的报导指出,杨振寧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对现代物理学发展贡献卓着,其学术地位与影响力跨越一个世纪。

  • 2025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 创新经济馆开幕

    2025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 创新经济馆开幕

    2025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于10月16日在台北世贸一馆盛大揭幕,其中由经济部产业发展署召集,并与技术司、中企署、能源署及国营司共同主办的「创新经济馆」,集结78家厂商参展、展示171件研发技术,其中2025大阪世博台湾馆的互动显示技术,也在馆内展出,让民眾在臺湾就能亲身体验国际级的科技展演。

  • 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馆16日开展 聚焦机器人、量子、AI、运动科技

    「2025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馆」10月16日开展,国科会表示,今年展出220件技术,更锁定智慧机器人、量子科技、运动科技、AI应用与产学合作、晶创臺湾方案、未来科技奖六大技术领域等展区,全面展示科技回应社会需求,并推动产业升级的应用。

  • 「非升即走」让博士们逃离高校?大陆教育内卷下的体制陷阱

    「非升即走」让博士们逃离高校?大陆教育内卷下的体制陷阱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导,培养一个博士,大约要投入近10年的时间,他们出于对灵活工作时间安排的向往或对继续从事科研的兴趣,会选择进入高校担任教职。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发现,进入相对高层次的高校工作,学校实施严格的「非升即走」制度,没有达到考核指标,就会面临被降职或解聘的风险,大家只能不断「卷」论文和课题。

  • AI前沿解密》AI创造第一个新型噬菌体(朱玉昌)

    AI前沿解密》AI创造第一个新型噬菌体(朱玉昌)

    AI正以惊人速度渗入医学研究的每一个角落。来自 史丹佛大学与弧光研究所(Arc Institute)的跨领域团队于9月17日完整发布了一项划时代的成果,全球第一个由AI设计并成功合成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这项研究以《应用基因组尺度语言模型的新型噬菌体生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 of novel bacteriophages with genome-scale language models)为题发表于生物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成果展现了生成式AI在生物医学的颠覆潜能,同时触动了人类立足科学与伦理交叉点的集体思考。

  • 财经名人》甲骨文创办人艾里森身价3930亿美元  曾承诺「捐出95%财富」

    财经名人》甲骨文创办人艾里森身价3930亿美元 曾承诺「捐出95%财富」

    全球第二大软体公司「甲骨文」(Oracle)9月初公布财报后股价暴涨36%,导致创办人赖瑞‧艾里森(Larry Ellison)一度挤下马斯克(Elon Musk)成为全球首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位如今身价3930亿美元(约新台币12兆元)的全球第二富豪,曾经在2010年签下「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承诺捐出至少95%的财富,用于支持他感兴趣的慈善事业。

  • 台韩携手 提升区域防灾韧性

     国科会23日宣布辖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灾防科技中心),与韩国国家灾害管理研究院(NDMI)于仁川国际展览中心(KINTEX)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聚焦在「研究、应用、培训到国际连结」合作方式,进行技术、政策、资讯与科研成果交流,同步拓展国际合作的参与。

  • 《产业》工研院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签MOU 强化台湾氢能发展与应用

    国际能源版图快速重塑,氢能成为各国角力的焦点,欧盟、日本、美国纷纷投入庞大资源布局氢能经济,我国也加速进行。工研院宣布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展开跨国合作,携手推动氢(氨)能关键技术发展,将为我台湾迈向永续未来注入新动能。

  • 守护阿里山山椒鱼 玉管处与国票金联手深化科研合作

    守护阿里山山椒鱼 玉管处与国票金联手深化科研合作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今天与国票金控举行「阿里山山椒鱼保育教育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将展开跨域合作,投入臺湾高山型国家公园山椒鱼保育教育推动计画。内政部国家公园署表示,此举展现出金融业结合国家公园保育研究的新模式,未来,玉管处将持续结合企业与社会伙伴,共创保育新篇章。

  • 【臺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全球军工大厂参展 深化国防科技交流

    【臺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全球军工大厂参展 深化国防科技交流

     臺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名扬国际,今年吸引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英国贝宜系统(BAE Systems)等全球着名军工大厂参展,而美国、捷克、德国及波兰也以国家馆形式,聚焦先进防卫系统、无人载具应用等关键技术,展示其军事研发成果,并与我国军工单位、企业交流,强化国防自主韧性。

  • 高科大无人机智慧化全新解决方案

    高科大无人机智慧化全新解决方案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师生与产学合作团队于2025年9月18日至20日参加「2025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展出两项具有突破性的国防关键技术,展现高科大在智慧无人机应用与高阶航太材料自制方面的研发能量。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