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空污费的搜寻结果,共11笔
2025年第3季固定污染源空污费申报只剩一周,环保局提醒业者10月31日前完成申报与缴费,逾期或短报排放数据,最高可罚新台币100万元。环保局长陈华盛表示,依《空气污染防制法》,固定污染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及粒状污染物(含戴奥辛与重金属)皆须定期申报缴费。
为促进辖区营建工程污染源头管制与维护优质环境,苗栗县政府环境保护局将举办本年度优良环保工程评选,报名日期自2025年8月1日起至10月31日截止,预计评选3处优良环保工程予以表扬与鼓励,藉此树立施工防污基准,形塑营建工程共学仿效之楷模,欢迎辖区内营建工程业者踊跃报名参加。
国民党续拚民生,立法院财政委员会23日将审查「货物税条例」相关修法,其中包括节能家电货物税减徵政策延长,以及汽机车货物税减税、免税等相关提案。国民党召委赖士葆指出,不管政治如何动盪,还是要以民生为优先,家电汰旧换新节能补助将于今年6月14日截止,因此他主张节能一级或第二级之电冰箱、冷暖气机或除湿机者,该等货物应免徵货物税。他也会力拚相关法案于23日审查完竣送出委员会。
环境部公告更新全台空污防制区自元旦生效,其中,悬浮微粒(PM10)的三级防制区新增新北市、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及嘉义市等5县市。针对未符合空品标准的三级防制区,将执行更严格的管制措施,包含新设污染源应採取最佳可行控制技术、削减既存污染源,并适用较高的空污费率。
儘管碳费可能要到2026年5月才开始缴纳,但现在不管是中央政府各部门,或是各地方政府皆开始觊觎这笔预算。继上次卫福部长邱泰源跟总统赖清德要医院减碳预算后,日前在中台湾八县市区域治理平台首长会议上,也出现喊话修法「至少8成碳费留在地方」之议,并获得其他与会者支持。但这是碳费最佳的分配方式吗?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二场总统府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24日晚间落幕,据转述,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与友达光电董事长彭双浪均支持推动深度节能计画,并期待《产业创新条例》可给予更多优惠及减免。彭更直言,碳费应集中于净零科技发展,不应分散力量。
碳排有价时代来临,台湾目前定位碳费先行,但市场仍一直有针对碳税取代碳费的讨论。财政部先前也已委外研究碳税接轨碳费、併同检讨货物税税制的可行性,相关报告最快可望于11月出炉。
环境部将召开第4次碳费费率审议会,有望触及碳费价格深水区。对此,环境部长彭启明5日表示,他认为目前模拟的不同费率对各产业衝击非常低,比涨电价还要少很多。
台湾独一无二的碳费制度,引发产业界可能被同时收取碳费和货物税的「双重课税」质疑,业界希望财政部可以新设能源税(碳税)取代货物税,让相关税率明确化,也有助接轨国际。企业界则强调,台湾现行课徵的货物税,课税标的中就有油气、车辆等,已具备环境税的性质,如果政府再加徵碳费,等于一只牛被剥两层皮,是「双重课税」,且未必能国际抵减,因此要求政府直接端出能源税(碳税)。
今年开始迈入碳有价时代,空污来源之一的船舶靠港也将纳入管制。据悉,交通部与环境部已提出「台湾岸电示范计画」,并研拟加收船舶靠港空污费。其中,空污排放将依停泊时间分级收费;岸电计画已在1月送至政院进行跨部会协调,未来使用岸电将可免徵空污费,可望提升港口岸电设备普及率及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