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纪州庵文学森林的搜寻结果,共26

  • 走入16处国定古蹟!《停迹坪》新书发表:从文学视角挖掘古蹟内里

    走入16处国定古蹟!《停迹坪》新书发表:从文学视角挖掘古蹟内里

    全国古蹟月的二部曲,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与《文讯》杂志社共同策划出版的「国定古蹟专刊」系列专书第三册《停迹坪:16处国定古蹟的文学跨界书写》,今(17)日下午于纪州庵文学森林举行新书发表会。着作邀创作者以散文、纪实报导、小说等不同文学形式展现古蹟的多重可能性,包含以史料为本的虚构小说、奇幻玄疑的魔幻旅程、横跨半世纪的跨国爱情故事,也有透过拜会古蹟后代子孙而展开的文史对话,盼让古蹟真正走入民眾日常。

  • 史蹟趴趴GO导览开跑 溯源台北城 用走读共谱新故事

    史蹟趴趴GO导览开跑 溯源台北城 用走读共谱新故事

    深受市民朋友喜爱的「史蹟趴趴GO」系列导览即将起跑,台北市立文献馆今年以「溯源台北城」为主轴,邀请民眾透过实地走访与导览,认识台北歷经原住民聚落、先民拓垦、清代筑城、日据发展、战后变迁与当代都市化所留下的文化足迹,9月27日至11月1日期间策画全系列14条主题路线,共30场次导览走读活动,首发场次将于11日上午10时起开放线上报名。

  • 扎根在地关怀思维 三高中校刊获信义房屋在地关怀奖

    扎根在地关怀思维 三高中校刊获信义房屋在地关怀奖

    由纪州庵文学森林所主办的全国高中校刊竞赛26日颁奖,信义房屋连续支持8届,并持续设有信义房屋在地关怀奖,鼓励高中学子在创作之余亦能以己之力关怀家乡,今年度得奖揭晓,获得优胜、佳作与特别奖的学校分别为树林高中、台南一中以及北门高中。

  • 尔雅50周年纪念活动 白先勇等作家齐聚庆贺

    尔雅50周年纪念活动 白先勇等作家齐聚庆贺

    《文讯》杂志社与尔雅出版社今(19)日于纪州庵文学森林共同举办「不是怀旧,经典依然年轻:尔雅五十.经典五十」活动,邀集两岸三地重量级学者、作家、出版人齐聚,包括白先勇、王德威、向阳、席慕蓉、张晓风、陈芳明、萧萧、李进文、涂丰恩等人,一同见证这场文学盛会。活动现场公布「经典50书单」,由百位文化界人士票选产生,并颁发奖座给入选作家,现场近百位作家、出版人与会,气氛热烈。

  •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尔雅经典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尔雅经典

     1975年7月20日,尔雅出版社成立。社址最初设于北投公馆街,76年因业务扩张,新址迁移至厦门街一一三巷。77年因三位原始股东中有两人退股,尔雅遂改由柯青华(作家隐地)独资经营。隐地曾多次提到:「尔雅的第一个十年,是文学出版最好的光景」,因为当年新书起印量从8000本起跳,尔雅的创社梁柱之一,王鼎钧《开放的人生》等「人生三书」,总销量就超过了60万本。彼时文化界人士都知道,「文章发表上两报,文学出书找五小」:两报指《中国时报》与《联合报》;「文学五小」即1968年创立的纯文学、1972年创立的大地、1975年创立的尔雅、1976年创立的洪范与1979年创立的九歌。这五家出版社之间固然有竞争,却也不乏合作。在纯文学创办人林海音号召下,每月办一次出版社负责人早餐会,交换出版近况与最新情报。他们还印制了共同行销的《五家书目》,在力推自家书籍之外也会相互帮忙,譬如尔雅便曾短暂代理发行过洪范与九歌的新书。

  • 山海诗歌节!全台百名师生用诗词唱出台湾土地的声音

    山海诗歌节!全台百名师生用诗词唱出台湾土地的声音

    第七届「山城海诗歌节」于6月5日(四)在臺北市中正区纪州庵文学森林古蹟区盛大展开,以「迴声.无边记」为主题,吸引来自全台多所学校的师生共襄盛举,现场诗声、歌声交织,文化氛围浓厚。

  • 笔会论坛:止战之殇

    笔会论坛:止战之殇

     中华民国笔会举办「笔会季刊《译之华》论坛」,于6月8日(日)下午两点到四点,邀得诗人锺乔与詹澈对谈,主题为「止战之殇」,由笔会会长廖咸浩主持。地点在纪州庵文学森林新馆3楼(台北市中正区同安街107号,近捷运古亭站2号出口)。免费入场,欢迎参加。

  • 史博馆响应国际博物馆日 周末免费入馆 VR体验、文青走读一次满足!

    史博馆响应国际博物馆日 周末免费入馆 VR体验、文青走读一次满足!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国立歷史博物馆于周末5月17、18日两天免票入馆,邀请民眾走进史博馆欣赏台湾艺术史上的重量级展览,并于5月间推出融合教育、科技与文化记忆的「酷兽奇航VR重返史博期间限定体验」与「城南串串.文青咖甜蜜」走读活动,邀请民眾感受博物馆的多元样貌与深蕴的歷史魅力。

  • 518国际博物馆日登场 文化币加码鼓励青年走进博物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登场 文化币加码鼓励青年走进博物馆

    为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部今(14)日在华山1914文化创意园区举行记者会,宣布各博物馆将推出优惠与科技体验活动。文化部长李远表示,希望透过文化币加码、科技互动与青年参与,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 琼瑶87岁冥诞 台北开纪念展上海办音乐会

    琼瑶87岁冥诞 台北开纪念展上海办音乐会

     作家琼瑶去年12月4日翩然离世,20日是她87岁冥诞,除了春光出版社与琼瑶孙女陈可嘉、艺萌友联合主办「我的.故事」琼瑶纪念展,13日起在纪州庵文学森林展览展出,策展人之一的陈炜智,20日也在琼瑶脸书宣布最新纪念系列计画《爱与快乐.琼瑶风华》,公布将陆续于上海举办经典交响音乐会、舞台剧世界首演等纪念活动。

  • 琼瑶87岁冥诞!音乐会、舞台剧等最新纪念系列计画曝光

    琼瑶87岁冥诞!音乐会、舞台剧等最新纪念系列计画曝光

    作家琼瑶去年12月4日翩然离世,20日是她87岁冥诞,除了春光出版社与琼瑶孙女陈可嘉、艺萌友联合主办「我的.故事」琼瑶纪念展,13日起在纪州庵文学森林展览,策展人之一的陈炜智20日以艺萌友执行长身分在琼瑶脸书宣布最新纪念系列计画《爱与快乐.琼瑶风华》,公布将陆续于上海举办经典交响音乐会、舞台剧世界首演等纪念活动。

  • 琼瑶羽化4个月!将迎87岁冥诞 家属突宣布大事

    琼瑶羽化4个月!将迎87岁冥诞 家属突宣布大事

    知名作家琼瑶,在2024年12月4日家中离开人世,享寿86岁,在这段期间均由家属负责经营脸书平台。12日晚间,琼瑶家属宣布将在4月20日、琼瑶87岁冥诞这天,在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举办纪念展览,希望延续琼瑶的文字与情感。

  • 孙大川董恕明对谈「原民之眼」

    孙大川董恕明对谈「原民之眼」

     中华民国笔会举办「笔会季刊《译之华》论坛」,今年第一场活动于3月8日(六)晚间七点到九点,邀请作家孙大川与董恕明对谈,主题为「原民之眼」,由笔会会长廖咸浩主持。地点在纪州庵文学森林新馆3楼(台北市中正区同安街107号,近捷运古亭站2号出口)。免费入场,欢迎参加。

  • 张晓风演讲「为了一碗蛇羹」

    张晓风演讲「为了一碗蛇羹」

     散文大家张晓风2025年第一讲以「为了一碗蛇羹」为题分享写作心路,将于一月八日于纪州庵文学森林举行。她觉得欠古典文学一分情,如果不好好研读,并好好转手布施,那就太对不起歷代古人了。她持恒创作六十多年,成为后辈作者典范。

  • 纪州庵13岁了!「食光纪行」重现文学与美食的交织

    纪州庵13岁了!「食光纪行」重现文学与美食的交织

    走出曾是日式料理的歷史,纪州庵文学森林23日于纪州庵古蹟举行13周年馆庆,以「食光纪行」为题,除了是传承纪州庵日式料亭的歷史,也是重新诠释纪州庵自研发「作家私房菜」以来,由美食与文学相互辉映且富含文化底蕴的经营歷程。

  • 文化看板 笔会讲座 王浩威、简媜等开讲

    文化看板 笔会讲座 王浩威、简媜等开讲

     中华民国笔会举办「笔会季刊《译之华》论坛」,于11月17日(日)午后2:00-4:00,邀请作家王浩威与罗任玲对谈,主题为「山林与海洋的心跳」,地点在纪州庵文学森林新馆3楼。

  • 出版人亲授编辑人特训班开跑

    出版人亲授编辑人特训班开跑

     编辑不仅是工作或头衔,更是一门「艺术」,纪州庵出版学苑于9/15-11/17期间,推出「全‧新编辑人」职能特训班,课程包含企划、编辑、数位三大系列,邀请出版界重量级讲师林载爵、陈蕙慧、叶美瑶、李惠贞、黄秀如、许婷婷、黄静宜、涂丰恩、庞文贞、陈芝宇、杨忆慈、陈国伟等,可说是史上最华丽的教学阵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上纪州庵文学森林粉专查询或电(02)2368-7577分机26张小姐。

  • 数位时代下的出版新思维!纪州庵编辑人特训班开课

    数位时代下的出版新思维!纪州庵编辑人特训班开课

    编辑在出版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掌握书籍的灵魂与未来,「纪州庵出版学苑──『全•新编辑人』职能特训班」将深入探索从内容策划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

  • 南大数位系林豪锵与陈克华诗歌分享会 运用AI创作诗歌走进现实与虚构

    南大数位系林豪锵与陈克华诗歌分享会 运用AI创作诗歌走进现实与虚构

    国立臺南大学数位学习科技学系林豪锵教授与「台北的天空」作词人陈克华医师共同创作的科幻诗集《让我为你解释,你为什么没有肚脐?》新书分享会。近日在纪州庵文学森林新馆二楼举行。两位诗人在活动中分享了创作经歷,带来精彩的对谈,这场独特而创新的活动让与会者感受到诗歌的无限魅力。

  • 纪州庵校刊竞赛携手信义房屋  共同推广在地关怀意识

    纪州庵校刊竞赛携手信义房屋 共同推广在地关怀意识

    纪州庵文学森林主办的高中校刊竞赛7月27日举办颁奖典礼,信义房屋连续7届赞助并设置「信义房屋在地关怀奖」,希望让「在地关怀」的意识,向下扎根,为奖励更多学子,今年深化合作于原有的优胜、佳作奖项之外,增设「特别奖」,并邀请信义房屋社区一家计画的得奖者担任评审,集结多年在地关怀的实务经验与眼光评选;「信义房屋在地关怀奖」优胜、佳作、特别奖分别是桃园内坜高中校刊《神喃》、中正高中中正青年《续‧昼》、新竹高中竹岭校刊《时光洄导》,评审一致认为以青春视角呈现在地关怀令人眼睛一亮。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