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经济间谍的搜寻结果,共33笔
台积电工程师涉嫌窃密案引发关注,清华大学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煇「工程伦理」将于9月2日再次开课,课程将从工程伦理守则、某科技龙头公司自订的专业伦理守则及经济间谍罪等议题出发,检视这次的机密技术窃取事件,吸引学生选修,目前已有187名学生预选。
台积电2奈米技术外泄案引起关注,高检署智财分署以涉嫌违反国安法,启动调查,并在新闻稿写明「首宗非法取得国家核心关键技术营业秘密案件」,然而,2022年国安法修法加入经济间谍罪之后,处罚加重了却还出现此案,相关规范显然有再精进、修正空间,并该彻底从道德面进行思考。
正当国内舆情对检察官因为侦办「重大案件」获得升迁而议论之际,高检署智慧财产检察分署公布「台积电爆出员工泄密的重大国安事件」:台积电竹科厂三名工程师涉嫌非法取得台积电2奈米晶片制成技术的营业秘密,由于涉及国家核心关键技术,违反《国家安全法》,犯罪嫌疑重大,向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声请羁押禁见获准并经最高法院维持。
台积电爆发「内鬼」员工涉窃2奈米制程机密,台湾高检署智财分署依《国安法》声押3人,承办本案的智财分署检察官刘怡君,过去在新竹地检署任职时,就曾侦办起诉过台积电前员工窃取28奈米机密案,这次她再侦办台积电窃密案,只能说「案子会找人」。
台积电爆发2奈米技术遭窃取外流,为高检署智财分署侦办的首宗非法取得国家核心关键技术营业秘密案件。事实上,国科会2023年公布首波22项国家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及其技术主管机关清单,涵盖国防科技、太空、农业、半导体、资通安全等技术领域;去年底再新增AI高效能晶片、半导体制程与电池等10项,以保护国家重要技术。
台积电惊传技术外流事件,面对资讯外泄手法日益隐蔽、高明,相关会计师与专家都认为,保护关键技术是全球趋势,但《国安法》对关键技术的界定必须明确,且有升级的必要,以防堵境外势力。
台积电惊爆员工违规取得2奈米技术事件,并移送检调侦办,高检署智慧财产检察分署5日证实,于7月25至28日执行台积电国家核心关键技术的营业秘密遭非法取得案件。经侦办调查后认定涉案被告涉犯《国家安全法》,向法院声请羁押获准。
台积电惊传机密技术外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下,国家核心关键技术保护是否符合产业趋势与需求,引外界关注,国科会5日表示,关键技术审议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如有提出新增或修正关键技术项目之需求,会依法召开审议会认定。
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FCC)当地时间17日表示,中国移动未能配合调查回覆提问,有可能对其施加罚款。这次FCC调查的目的是,确定中国移动在美业务是否试图规避美国限制措施,中移动需在30日内答覆FCC,否则将遭罚。
为精进法官办理国安案件的专业及审判效能,法官学院6月4日至6日举办「国家安全法制研习会」。司法院谢铭洋代理院长于6月4日出席致词,并参与6月5日「台北港海巡基地」的实地教学课程,期勉参训法官经由持续的研习,强化处理国安案件的专业性,以确保国家及全体人民的安全。
经济部长郭智辉18日于立法院答询时证实,先前承接国内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升级专案的新加坡商「认和科技」确为陆资公司,将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93条之1,处以新台币217万元罚锾;另为防堵经济间谍,经济部正研议修法,盼透过强化机关横向联繫、加重刑责来保障经济安全。
赖清德总统日前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宣布恢復军事审判并明确界定境外敌对势力。政院人士表示,目前可能需检讨修正的法案包括《陆海空军刑法》、《军事审判法》、《反渗透法》及《两岸关系条例》等;内政部长刘世芳指出,无需修法的部分,清查后将对外公布。除了大罢免外,民进党团将本会期定调为「国安法会期」,府院党协同推动。民进党人士透露,预计4月起炒热大罢免投票情绪。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导,美国白宫当地时间27日宣布,美国拜登政府已成功促成同中国之间一项协议安排,遭到中国关押的3名美国公民史威登(Mark Swidan)、李凯(Kai Li)、梁成运(John Leung)已经获释,即将返回美国与家人团圆。此外,多名美国官员表示,曾在谈判期间讨论是否释放中国国安部间谍徐延军(Yanjun Xu,译音)。目前不确定徐是否已释放,但其已不在联邦监狱局系统名册之中。
大陆国家安全部微信公眾号10月8日发布消息称,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为配合美政府全面对华遏制政策,开启了「中国行动计画」,不择手段炮制「中国间谍案」,要求美国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据公开统计,「中国行动计画」实施以来,全美87个科研机构的华裔科学家受到波及,其中246人被定性有问题,103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被毁。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3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美国共和党主导的眾议院在休会期结束后,立即试图在一周内通过涉及中国的20多项法案。若干议员称这一周为「中国周」,实质上是不折不扣的「反华周」,是一场檔期有限的草(野)台戏。
《星岛日报》、路透等外电13日报导,当地时间11日,美国上诉法院就堪萨斯大学终身副教授陶丰对「虚假陈述」定罪的上诉做出裁决,认定此项罪名不成立,判地方法院撤销罪名。
法务部9日下午举办高雄高分检、台南高分检及台北地检署3位新任检察长交接及宣誓典礼,法务部长郑铭谦致词时,除期许新任检察长正人正己、以身作则,落实检察一体,善尽督导,严守正当法律程序外,也要求新任检察长严办「7大犯罪」(黑、金、枪、毒、诈、妨害绿能、破坏国土案,另督导所属检察官精进国安案件侦办,提升检察效能给予同仁最大支持。
据美国之音报导,来自中国大陆的间谍威胁在科技、经济、网路安全等层面对美国形成挑战,硅谷科技公司在安全防范上首当其衝,据报许多公司加大了对员工和应聘者的安全审查。专家认为,硅谷对来自中国的间谍威胁越发警惕,为了避免尖端技术被窃取,加大安全审查有其必要性。
法务部鉴于跨境诈欺及洗钱等跨国犯罪案件逐年攀升,国家安全与营业秘密议题近年亦持续加温,国际司法互助业务往来日益频繁,日前邀请美国、加拿大、爱沙尼亚、德国、欧洲检察官组织(EUROJUST)检察官、律师及协调员来台参加「2024年台欧美加国际司法合作系列研讨会」,与我国检察官、执法及司法人员进行交流,持续拓展我国际司法合作关系,并提升台湾在国际间之能见度。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瑞伊(Chris Wray)4日在联邦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作证时警告,中国带来的网路安全威胁非常严重,「中国威胁规模巨大」,中国网路骇客数量是联调局网路人员的50倍,并指中国战略重点聚焦在美国农业和其他民用领域,他希望国会能就联调局相关应对举措,支持该局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