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缺柜缺舱的搜寻结果,共17笔
旺季发威,国内汽车零件龙头厂东阳(1319)11月营收24.12亿元,月增6.7%,较去年同期成长5.15%,飙史上单月营收新高,累计前11月营收233.48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7.48%,亦改写同期新高。
汽车零件厂龙头东阳(1319)今年获利笃定再攀高峰!前三季财报7日出炉,累计营收186.75亿元、年增7.92%,税后纯益30.96亿元、年增39.27%,每股税后纯益(EPS)达5.23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5.1元。法人乐观东阳全年EPS将站上6.5元。
汽车零件厂龙头东阳今年获利衝锋,自结9月税前盈余3.81亿元,儘管受到匯损影响,较去年同期的4.59亿元衰退,但若排除匯损,单月获利仍年增7.5%,且累计前九月税前盈余39.34亿元、年增40%,更一举超越去年全年的38.12亿元,今年前九月每股税前盈余达6.51元。
东阳(1319)今年9月自结税前净利3.81亿元,低去年同期4.59亿元,主要今年9月匯损接近0.5亿元,去年同期则有匯兑利益0.6亿元,若排除两期匯兑,9月获利较去年同期成长7.5%。
汽车零件厂即将迎来第四季传统旺季,除AM(售后维修)市场需求已提前有增温迹象,近期大陆宣布降准、降息力振经济,可望带动市场消费量能,亦有机会推升OEM(原厂代工)需求,东阳(1319)、堤维西(1522)、耿鼎(1524)、精确(3162)、丽清(3346)、帝宝(6605)等厂第四季营运衝高可期。
汽车零件龙头厂东阳(1319)无惧匯损衝击,自结前八月税前盈余35.53亿元、年增51%,每股税前盈余5.87元,续改写同期新高纪录。由于北美AM(售后维修)汽车零件市场持续旺盛,加上东阳持续优化、扩充产能,提升接单能力,法人乐观东阳全年每股税后纯益将落在6.87元~7.5元区间,有望创新高。
东阳12日(1319)自结8月税前盈余3.17亿元,较去年同期衰退,不过,若排除两期匯兑,8月获利较去年同期成长20%,东阳说明,今年8月匯兑损失1.1亿元,去年同期则有匯兑利益7,092万。
东阳(1319)8月自结合併税前净利3.17亿元,低于去年同期4.27亿元,主要受到匯兑损失1.1亿元影响,而去年同期则有匯兑利益0.71亿元,若排除两期匯兑,8月获利较去年同期成长20%。累计前8月合併税前净利为35.53亿元,年成长51%,每股税前盈余5.87元,续创史上同期新高。
台股上周震盪剧烈,随上市柜8月营收陆续公布,市场逐渐将目光转向业绩面亮眼股,受惠北美AM需求淡季不淡,东阳(1319)8月营收改写同期新高;而智邦(2345)则在主要客户在高阶交换器、AI加速卡的需求旺盛带动下,8月营收也一举突破90亿元大关、衝上94.16亿元,创下歷史新高纪录,催动股价走出庆贺行情。
汽车零件厂第三季业绩可期下,推升5日汽车股上涨1.27%,涨幅居当日台股之冠,汽车零件龙头东阳(1319)、钣金零件厂耿鼎(1524)8月营收皆缴出年月双增成绩,东阳以21.27亿元,月增5.45%、年增2.39%,累计前八月营收165.04亿元、年增8.96%,单月与累计营收皆续改写同期新高。耿鼎8月营收以2.58亿元,创近14年同期高,累计前八月营收18.42亿元,亦为13年同期高。
东阳(1319) 自结8月营收21.27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4%,累计前八月营收165.04亿元,年增9%,双创同期新高。
东阳(1319)自结8月合併营收21.27亿元,较去年同月成长2.4%,继七股、新市园区设厂计画展开,东阳仍持续觅地扩厂,以满足东阳3-5年长期发展需求。
售后维修(AM)需求热络,汽车零件龙头厂东阳15日率先报喜,自结上半年税前盈余28.17亿元,年增79%,每股税前盈余4.65元,续创歷年同期高。不过,面对近期运价连涨,东阳表示,市场缺柜缺舱问题再起,出现「满手订单出不了货」窘境,将续观察后续影响。
东阳(1319)6月自结合併税前净利3.29亿元,上半年累计合併税前净利为28.17亿元,年成长79%,为歷年同期新高,每股税前盈余4.65元。
由于红海危机未解,全球运价提升,带动万海(2615)等航运业者股价强劲上涨,万海已连续两天拉出涨停。法人看万海第二、三季都将有超过第一季EPS 1.65元业绩表现。
全球运价直直飙!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SCFI)运价指数24日出炉,周涨幅高达7.24%,呈现连七涨的惊人涨势,台股「航海王」搭上涨价题材利多,加上又有股东会行情加持,股价步步高升,万海(2615)不顾仍在处置期间,股价「越关越大尾」,24日持续逆势衝锋、大涨5.34%,阳明(2609)同样上涨3.09%。
地缘政治跃居2024年海运最大挑战,红海首爆死亡衝突,引发航线中断、船舶绕行、船期大乱、舱位吃紧、运价飙涨等连锁效应,1月起亚洲农历年前出货潮将至,恐现缺柜、抢柜危机,有货柜者才可以赚到高运价,航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勇闯红海抄捷径赶回亚洲,货主也面临运价惊惊涨的压力,海运通膨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