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的搜寻结果,共16笔
据澎湃新闻报导,美国重燃关税战,亚洲国家再陷贸易僵局。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川普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此前一天,川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金砖国家推行所谓的「反美政策」,并威胁对所有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保持一致的国家额外徵收10%关税。
川普将于美东时间20日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美国1家智库呼吁,北京与台北应藉川普2.0任期开始之际,开启更多跨海峡直接交流管道,「尤其是在双方指定的代表人之间」。该智库建议,双方应移除近期施加的民间交流障碍。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会长艾略特大使一行,6日下午造访海基会,由董事长吴豊山接待。吴豊山表示,赖清德总统的两岸政策是希望以对等尊严的对话取代对抗,以健康有序的交流取代围堵,增进两岸合作,促成两岸和平共荣。海基会也一直在努力恢復两岸对话。
2024年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将于12月9日至10日在厦门举行,正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地缘政治不稳定影响,本届会议主题为「为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主办方希望透过这场峰会进一步促进两岸企业交流,探索两岸经济产业合作的新模式。
大陆国台办主任宋涛3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会长艾略特(Susan Elliott)。宋涛表示,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两岸交流合作;艾略特一行则称,期待美中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避免误解误判,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陆外交部长王毅3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会长兼执行长伊里亚德一行。王毅表示,中方反对美方在过渡期再次对台军售和扩大非法单边制裁,敦促美方多做有利于稳定两国关系的事情,也希望新政府走好未来4年中美互动的第一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3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会长兼执行长伊里亚德一行。王毅表示,中方反对美方在过渡期再次对台军售和扩大非法单边制裁,敦促美方多做有利于稳定两国关系的事情,也希望新政府走好未来4年中美互动的第一步。
2024年8月11日,美国联邦眾议员史崔珂兰(Marilyn Strickland)率领民主党籍议员团访问台湾。史崔珂兰强调,此行希望向世界传达「美国与台湾站在一起」的资讯。美国与台湾之间的互动,是国际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常常围绕着美国对台湾的保护、台湾对美国的依附、美台如何共同对待中国大陆三个方面讨论,因而展开了在战略学理上有关战略确保、战略威慑等相关概念的论述。
民进党主政下,两岸经贸及投资往来加速萎缩。财政部公布7月进出口贸易统计,出口399.4亿美元,年增3.1%,其中对陆、港出口116.1亿美元,较6月减少12.5亿美元,累计前7个月出口年增率10%,对陆、港出口年减3.9%。2023年台湾对陆、港出口1522亿美元,年减18.1%;对陆贸易顺差降到805.5亿美元,亦是4年来最低;台商对大陆投资同步缩水至30.4亿美元,约2010年146.2亿美元的五分之一,随着两岸关系急冻,两岸经贸与投资迎来大退潮。
民进党主政下,两岸经贸及投资往来加速萎缩。财政部公布7月进出口贸易统计,出口399.4亿美元,年增3.1%,其中对陆、港出口116.1亿美元,较6月减少12.5亿美元,累计前7个月出口年增率10%,对陆、港出口年减3.9%。2023年台湾对陆、港出口1522亿美元,年减18.1%;对陆贸易顺差降到805.5亿美元,亦是4年来最低;台商对大陆投资同步缩水至30.4亿美元,约2010年146.2亿美元的五分之一,随着两岸关系急冻,两岸经贸与投资迎来大退潮。
民进党外交培力访团今(3)返台,民进党副秘书长兼团长杨懿珊表示,期盼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年轻政治工作者,投入台湾外交工作,让世界各国更了解台湾的立场与主张,如同身兼党主席赖清德总统期待,台湾年轻人要到世界交朋友,也要持续培力更多的外交人才。
两岸紧张态势持续,美国智库近日公布一份美、中、台三方学者举行闭门会议的报告,指缺乏直接沟通造成台湾海峡双方彼此间的不信任与误解,当前台海需要的是平静、沟通与连贯性,并强调海峡两岸须建立直接沟通管道,因为这才是避免危机的关键。
0214金门事件顺利落幕,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直言,两岸因民进党的意识形态、赖清德总统的发言,若再次提高两岸的对抗及对立,造成更严重、紧张的气氛,并喊话民进党如果再用意识形态,再用对抗、反中、抗中作为政治利益的提款机,相信对民眾的伤害绝对是最严重。
美国智库「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当地时间29日公布一份美、中、台三方学者举行闭门会议后的报告指,缺乏直接沟通造成台湾海峡双方彼此间的不信任与误解,当前台海需要的是平静、沟通与连贯性,海峡两岸必须建立直接沟通管道,因为这种接触才是避免危机的关键。
上周举行的「拜习会」有助美中缉毒、军事沟通,美方专家华自强认为这是战术突破,两国关系回稳,但台湾大选、美中科技竞争及明年11月投票的美国大选,将带来更多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