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茶百道的搜寻结果,共32笔
据《Tech星球》公眾号报导,咖啡价格战还未停止。两年前,瑞幸、库迪等咖啡品牌将咖啡价格打到了9.9元(人民币,下同),如今,古茗、茶百道等新茶饮品牌则将咖啡价格战打到了4元+时代。
中国大陆大型餐饮品牌近年积极进军南韩首尔及全国主要商圈,掀起消费热潮,其中以中国大陆第一大火锅品牌「海底捞」为例,该品牌本月10日于首尔地铁弘益大学站入口附近店面出现83组客人候位、等候时间长达190分钟的盛况,业界预估今年在南韩的年营收将突破1000亿韩元(约新台币21.5亿元)。
儘管大陆政府5月才刚约谈外卖平台关注「内卷」竞争,但业界龙头美团和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近日再度爆发补贴大战。美团和饿了么7月5日不约而同推出高额优惠券,甚至出现「满16减16」、「满18减18」等同「零元购」的优惠,促使美团系平台当日订单量逾1.2亿单,而阿里系订单量则超过8,000万单。
美股在上周五因国庆日休市,美元走势向下,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持平在4.34%水准附近。港股在上周累计下跌368点之后,周一低开87点或0.36%,
恒指在连涨两天后,周四收在上扬。大陆在上午公布财新服务业PMI为51.1,快速扩张。
在亚洲交易时段,美指期全数下滑,大陆的沪深300指数小跌0.1%。周三美元走强,人民币暂时走弱。恒指在开盘短暂走强之后,便全日低走。
美股在休市一天后,周二收在明显上扬;之前美国总统川普暂缓对欧盟的高额关税,有利市场信心,美国十年期债息回落到4.44%水准。港股在上涨一天后,周三高开3点,随后走弱。
港股上午最多跌114点,然而午间开始逐渐收復跌势。美指期在午后的明显扬升,提振了市场信心。
港股上市大陆四大茶饮业者(蜜雪集团、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2024年财报日前全数出炉,另一大业者「霸王茶姬」的经营主体茶姬控股也在近日登陆美股。其中以蜜雪赚最多,2024年净利年增41%至人民币(下同)44亿元。茶姬控股增速最猛,净利年增213%至25亿元。
新闻提要■2025年初,大陆茶饮市场迎来新一波变革,多家知名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纷纷开出创新店型,主打「茶饮+」模式,结合烘焙、轻食、量贩零食等多元业态,打造沉浸式消费情境。
大陆知名饮品连锁店「蜜雪冰城」日前才在香港上市,近日其在湖北宜昌的门市竟爆出食安问题,使用隔夜柠檬和橙子切片制作招牌饮品,甚至有飞虫出现在奶茶杯盖上。当地市场监管局对该门市立案调查,并将对辖区内同类门市进行重点检查。
大陆茶饮市场竞争白热化,多家品牌陆续「出海」开拓市场,知名茶饮品牌「霸王茶姬」亦将赴美上市,并获得大陆证监会备案。这代表霸王茶姬将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之后的「新茶饮第五股」,外界预期,此举是霸王茶姬进军美国市场的起手式。
据澎湃新闻6日报导,大陆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Chagee Holdings Limited(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显示,透过境内运营实体北京茶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收悉,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473.1929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那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大陆连锁茶饮品牌蜜雪冰城以蜜雪集团之名,3日正式在港挂牌。延续上市前的认购买气,该股盘中一度涨47.16%报港币(下同)298元,最终收涨43.21%报290元,也让蜜雪冰城总市值衝上1,093亿元,稳居大陆连锁饮料上市企业之冠,创办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两人的身家也暴涨至893亿元。
2025年新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激烈,多家头部企业纷纷加速IPO。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相继上市后,被称为港股「冻资王」的蜜雪集团,3日起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截至上午盘中股票价格已涨至每股260港元、涨幅28.4%,总市值为980.4亿港元,更看到开盘成交金额达14.38亿港元。交易活跃度比之前上市的古茗、茶百道等高很多。
大陆知名平价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母公司蜜雪集团,近来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引发轰动,最终创下1.83兆元港币融资认购,超越蚂蚁集团,创造歷史,成为新股「冻资王」,以公开发售额3.45亿元港币计,相当于超购5,318倍。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报导,山东烟台一对夫妇的IPO之战,还在继续。1月10日,据大陆证监会官网披露,沪上阿姨已获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据通知书,其在境外拟发行至多约1308.8万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沪上阿姨由单卫钧、周蓉蓉夫妇创立,产品定价在7-22元(人民币,下同)区间,主打血糯米奶茶、芋泥波波奶茶、杨枝甘露等。
据《环球时报》报导,「具有价格优势和技术实力的中国公司正在全力开拓韩国市场。」韩联社5日报导称,从小米、比亚迪到名创优品,寻求海外增长动力的中国企业数量正在增加。一些企业预告将进军韩国市场,一些企业在韩国设立新法人,还有一些曾撤出韩国市场的企业重新回归。「中国品牌的『韩国行』非常活跃。」韩国《朝鲜日报》如此评价。
受中国大陆内需增势放缓、欧美对中国产品加徵关税等因素影响,比亚迪、小米等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突围。近期包括中国电动车、家电及电商等各领域巨头,积极进军韩国等海外市场,但也面临韩方反制的压力。
韩联社报导,受中国内需增势放缓、美中贸易摩擦持续、欧美对中国产品加徵关税等利空因素影响,中国新能源车、家电和电商等各领域企业为拓宽销路,积极进军韩国等海外市场,挖掘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