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菲律宾海板块的搜寻结果,共117笔
高雄市甲仙区今日下午1时发生芮氏规模5.3地震,深度7.8公里,属于极浅层地震,气象署指出,本起地震与今年1月21日发生在嘉义县大埔芮氏规模6.4地震不同,属独立事件,提醒民眾留意3天内有规模4.5至5余震。
南台湾今天中午1点整发生一起芮氏规模5.3地震,震央位在高雄市甲仙区,深度仅7.8公里,属于极浅层地震,南部有明显摇晃。
行政院会6日通过 「北回之巅旗舰计画-微笑南湾in台湾计画」,115年至118年将投入100.14亿元,以10大亮点建设计画形塑北回归线带状旅游具国际吸引力之观光地标轴线。交通部观光署强调,预期所带动的国旅效益可以增加10%的旅游人次,创造观光产值可达1,226亿元。
花莲太鲁阁燕子口边坡17日大规模崩塌,立雾溪被堵住形成1座「天然坝」,不过这并非该处首次出现堰塞湖,据东华大学团队研究发现,燕子口1951年地震及1998年芭比丝颱风过后也曾出现堰塞湖,太管处也透过分享让社会大眾认识太鲁阁的持续变动的演变过程,除认识大自然的力量,也尊重山的脾气及管制措施。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洪水衝进光復乡,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联、157人受伤的惨重灾情,事隔不到1个月,花莲太鲁阁燕子口堰塞湖昨(18)日上午从台8线靳珩隧道东口溢流,秀林乡公所紧急发布红色警戒,将富世村民乐社区及秀林村民有社区共948人紧急撤离,花莲短时间内接连发生堰塞湖酿灾,主要是地质脆弱 、峡谷地形 、地震和豪雨频繁及河川短急四大原因堆迭,导致堰塞湖极易发生并致灾。
花莲县及东部海域今日早上陆续发生2起规模5的地震,其中花莲县光復乡震度均为3级。气象署表示,2起地震都是独立事件,提醒民眾未来3天留意规模4至4.5的余震。
今日上午7点52分花莲县吉安乡发生芮氏规模5地震,最大震度在花莲4级,气象署表示,该起地震是独立事件,本次地震规模5不算大,未来3天内留意规模4至4.5余震。
相当罕见的地震,发生在9月20日清晨6点56分,根据中央气象署观测,地震震央位在台湾海峡内,距离金门县政府约94公里,深度仅17公里,芮氏规模达5.0。气象署一度指出,这起地震是1900年以来当地规模最大,后修正为1993年有观测纪录以来。
花莲县玉里镇坐落在欧亚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拥有特殊地质及地理位置,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为让更多人认识当地地景,10月11日傍晚将举办1场「欧亚菲板块音乐会」,由享誉国际的朱宗庆打击乐团用乐器演绎大地的心跳,也安排体验活动让大专以下的学子感受打击乐器的震撼。
宜兰县近海27日晚间9时11分发生规模6.0地震,中央气象署指出,该地震深度112公里,最大震度为宜兰县冬山乡、台北市信义区4级,高铁行车正常,台铁、台北捷运、桃园捷运慢速巡轨后恢復正常,竹科宜兰园区无状况,竹科辖下其他5个园区水电气供应均正常。不少北部民眾感受到先急速上下再左右摇,北市信义区民眾直呼:「突然整栋楼抖动超大力!」
宜兰县近海今(27)日21:11发生芮氏规模6.0地震,地震深度112公里。最大震度4级。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召开记者会说明,今日地震属于中层地震,地震成因是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所致,最大震度位于宜兰冬山、台北信义,宜兰冬山因为地理位置较近,台北信义则是因为场址效应,由于几乎是北部直下型地震,所以震度3级多集中在北部区域。
27日晚间9:11,宜兰县近海发生规模6.0地震,北部民眾感受特别大,不少人看到震央位在东北角直呼太罕见。对此气象署做出回应,表示这起地震为独立事件,留意后续规模5至5.5余震。
今天下午4时37分嘉义县大埔乡发生芮氏规模5.1地震,气象署表示,因本次地震震央与深度接近,研判属于今年1月21日嘉义大埔芮氏规模6.4地震的余震,后续余震活动持续,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东部海域今天下午3时45分发生规模6.2地震,最大震度为3级,气象署表示,这起地震发生在菲律宾海板块及欧亚板块隐没带,因距离台湾较远,未来余震规模约5至5.5左右,民眾感受到的震度可能为1级。
新北市板桥地政事务所订于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下午1时40分至4时40分举办「地震事件对于测绘成果的影响与因应」专题讲座,特别邀请国立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陈国华教授担任讲座主讲,受场地限制仅开放5位名额提供有兴趣之地政专业人士及民眾报名参加。
美国阿拉斯加州近海于台湾时间17日凌晨4时37分发生规模7.3强震,美国相关单位立即发布海啸警报, ,前中央气象局地震预报中心主任郭铠纹指出,这起强震是否为更大地震的前兆,值得关注,因规模7地震后的2周内,常伴随规模8强震,未来几周是关键观察期;他预估,若有规模8的大地震,最可能出现在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等地,台湾受影响虽然较小,但仍应提高警觉。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在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预言,2025年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儘管龙树谅上月出版新作,改口表示7月5日当天不一定会发生大事,但此预言已成近期热门话题,就连7月日本旅游市场也意外受到波及。事实上,《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在今年5月就曾在「谣言风向球」专栏中,专题解构7月5日地震预言的偽科学,以及现代科学地震预测的局限。
日本隶属鹿儿岛十岛村的吐噶喇群岛近海,13天来发生1160多次地震,昨天其中的恶石岛首度出现震度6弱,模规5.5强震,部分居民吓得睡不着,压力大,今天上午有13人搭船撤离到250公里外的鹿儿岛市避难。
为了推动大罢免而进行的「团结国家十讲」,赖清德总统几乎是尽其洪荒之力,想为台湾独立建构理论基础。从太古时期的长毛象、金丝猴,到南岛语族的起源,再到杂质说,再到台湾人没有参加制宪,否定一中宪法。一步步,都是有结构、有计画的推进。所以这十讲,「团结」不是重点,重点是「国家」。那是想建构一个「新国家」的概念。必须从这个角度,才能了解赖清德被嘲笑的各种理论错误的死结。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于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预言,7月5日将发生巨大灾难,书中描绘太平洋海面出现「2条巨龙」,引发强烈地震,对此,前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以科学角度分析,认为书中所提的「巨龙」指的特定海底地形结构,正逐渐往日本靠近,但实际发生剧烈地震与灾难的可能性相当低,对台湾来说需特别注意的还是琉球海沟与冲绳海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