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万吨再生水的搜寻结果,共51笔
高雄市长陈其迈今(7)日赴市议会进行施政报告时提及,台积电高雄厂进度超前,而串联台积电嘉义先进封装、台南5奈米与3奈米、高雄2奈米及屏东先进材料园区,南台湾已形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半导体生态系。台积电10月初更将高雄厂首片2奈米先进制程12吋晶圆送给市府,象徵高雄迈入城市转型的新里程碑。
内政部表示,台积电已承诺2030年生产制程要採用60%再生水,因应产业用水需求,政院规划16座再生水厂建设,预计2031年起年供2.2亿吨再生水,其中近半供应台积电使用。据了解,内政部推动再生水建设已十年,目前年供逾5,900万吨再生水,将陆续在桃竹中嘉南高等6县市,扩建再生水设施,短期目标为2026年底,再生水年供应量突破1亿吨。
为减轻石门水库的供水压力,桃园市政府从2016年开始评估规画再生水,陆续在桃园、龟山、中坜区推动3座再生水厂建设计画,可取代传统自来水,全期每日可供21.06万吨,打造「都市小水库」,未来也可供应桃竹苗大硅谷用水需求,超前布署政策获内政部国土管理署肯定,获颁全国公共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建设评鑑优等奖。
内政部次长董建宏2025年4月23日出席「台南市仁德再生水厂新建统包工程」再生水通水典礼。董建宏表示,内政部配合行政院推动大南方新硅谷计画及稳定提供台南地区产业用水,积极推动仁德再生水建设;此工程总经费约8.62亿元,中央补助约7.93亿元、92%,是全国首座再生水与自来水「以水换水」模式供应的再生水厂,不仅节省约17亿元的管线建设成本,同时也为国内推动水资源多元永续运用立下新典范,每年可稳定供应逾290万吨再生水,符合国家战略及南部科技产业用水所需,有利南台湾半导体「S」廊带发展及产业链的串联。
台积电在高雄已投资P1至P5厂,近期传出可能增建第6厂。民进党市议员林智鸿24日质询时关注水电供应及选址等议题,国民党市议员黄绍庭则招手盼到亚洲新湾区,以振兴南高雄经济。对此,高市府经发局长廖泰翔回应,高雄已准备好充足水电资源,至于选址「须尊重台积电决定」。
为稳定台南地区产业用水、配合大南方新硅谷计画,内政部推动仁德再生水建设工程,总经费8.62亿元。内政部次长董建宏23日表示,该厂是台湾首座再生水与自来水「以水换水」模式,供应的再生水厂,每年可稳定供应逾290万吨再生水,利于南台湾半导体「S」廊带发展及产业链的串联。
台南市仁德再生水厂新建统包工程今天举行再生水通水典礼。内政部次长董建宏表示,此工程总经费约8.62亿元,是全国首座再生水与自来水「以水换水」模式供应的再生水厂,不仅节省约17亿元的管线建设成本,每年并可稳定供应逾290万吨再生水,有利南台湾半导体「S」廊带发展及产业链的串联。
为推动再生水计画,高雄市政府水利局2025年4月8日在市政会议中进行专案简报,藉由开发再生水与海淡水,提供产业发展充足用水,并已超前部署推动桥头及楠梓再生水厂,供应楠梓产业园区高科技产业,海淡水可行性规划部分,也将视白埔等产业园区用水需求,滚动式检讨期程与产量,以利相关产业用水无虞。
内政部政务次长董建宏2025年3月17日出席「台中市城市良心工程・污水接管用户突破30万暨污水下水道建设成果」记者会。董建宏表示,污水下水道建设为城市看不见的良心政策,自1991年起中央採分年补助台中市污水下水道建设已逾282亿元,推动13处污水下水道处理系统及11座水资源回收中心,近10年污水下水道普及率成长超过15%,每日可处理超过26万吨民生污水,并于2025年2月接管达30万余户、服务范围超过130万人,实质改善辖内河川水质污染情形及整体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协助台中创造更适宜的居住环境。
绿能环保厂山林水透过BOT与BTO特许经营模式,稳步累积长期稳定收益,山林水董事长郭又绮5日表示,公司的营运已慢慢从底部,呈U型转折,预计今年水处理操作维护业务营收成长率将突破3成,全年毛利率有望回升至疫情前的健康水平。
桃园市在北区水资中心兴建北台湾首座再生水厂,去年10月开始日供桃炼厂和南亚1.8万吨,今年扩及观音工业区可达4万吨,文青和中坜再生水厂分别上网发包和先期规画中,以因应华亚科技园区和龙科三期用水需求,2046年日供量达21.06万吨,已占全国再生水供应总量1/3。
中华水资源管理学会第10届第2次年会、研讨会暨智慧地下水成果发表会,26日上午举行,桃园市拥有超过30座工业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工业科技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十分重要, 桃园市长张善政表示,桃园在台湾水利歷史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过去兴建水库时多仰赖外国技师,后来国内其他水库以石门水库借镜,带动国内水利工程自主技术发展,成重要里程碑。
极端气候可能造成用水危机,为提早因应,中部科学园区管理局推动再生水计画,斥资3.46亿元施设再生水配水池、管中加压系统等设备,今年10月正式由水湳再生水厂供水友达光电、亚东气体、联丰精密3家厂商,初期每日供应1万吨再生水,未来将扩展至每日1.5万吨。
极端气候可能造成用水危机,为提早因应,中部科学园区管理局推动再生水计画,斥资3.46亿元施设再生水配水池、管中加压系统等设备,今年10月正式由水湳再生水厂供水友达光电、亚东气体、联丰精密3家厂商,初期每日供应1万吨再生水,未来将扩展至每日1.5万吨。
台中市现有水资源中心共11座,每日可处理污水量达26万吨,市议员林祈烽、施志昌21日业务质询指出,位于南区的福田水资源中心今年回馈金达1200万元,光是大里区的树王里就分得182.8万元,但属于水湳水资源中心的西屯区大河里回馈金仅4万2000元,落差太大,地方觉得很不公平。
台中市现有水资源中心共11座,每日处理废水量达26万吨,市议员林祈烽、施志昌21日业务质询指出,位于南区的福田水资源中心今年回馈金有1200万元,光是大里区的树王里就分得182.8万元,但属于水湳水资源中心的西屯区大河里回馈金仅4万2000元,落差太大,地方觉得很不公平。
极端气候影响,北台近年常面临缺水窘境,桃市府2019年启动再生水计画,在北区水资源回收中心兴建北台湾首座再生水厂,今年度日供中油桃炼厂1万吨、南亚塑胶锦兴厂8000吨,共1.8万吨,第一阶段里程碑达标,未来更可达日产11.2万吨,将有效纾解石门水库水源需求。
为打造水循环再利用城市,由台南市政府与内政部、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南部科学园区管理局合作投入33亿元兴建的永康水资源回收中心与再生水厂,2024年9月5日举行第二期通水典礼,台南市长黄伟哲亲自主持,宣布提前达成1.55万吨通水量能。
为稳定台南产业用水需求,兴建永康再生水计画核定经费33亿元,分为2期建设。第1期在2022年完工每日产制0.8万吨再生水,第2期于5日正式通水,可供0.75万吨,总计每日再生水总供应量为1.55万吨,国土管理署长吴欣修表示,直接挹注南部科学园区台南园区高科技产业使用,有助南台湾半导体「S」廊带稳定用水与在地经济发展。
为稳定大台南用水,永康再生水厂5日举行第二期工程完工通水典礼,提早10个月达成每日供水1.55万吨给南科使用,台南市政府水利局指出,目前安平、永康再生水厂每天可供应南科5.3万吨再生水,等于1年2座白河水库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