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叶鼻蝠的搜寻结果,共27笔
为进一步串联基隆市的观光廊带,基隆市政府文化观光局争取中央经费补助,进行狮球岭炮台周边相关工程。为避免影响刘铭传隧道内的生态及确保民眾安全,市府文观局11日宣布,自即日起暂停开放刘铭传隧道。
基隆市定古蹟刘铭传隧道是全台第一条铁路隧道,在完成修復后,去年1月起开放团体预约导览,但迄今仅开放北口,南口则受限于军方设施暂不开放,基隆市政府与军方协调,军方同意让出部分土地,预计今年底全面开放隧道及自由参观,但会採取人流管制,以兼顾生态与观光。
台电2025环境月今(30)日开跑,继台西风场蝙蝠栖地移居、兴达电厂永安溼地飞鸟栖地营造后,台电成功打造大甲溪电厂水系生态廊道。为接轨国际生态保育趋势,台电自主推动大甲溪马鞍坝区域OECM示范工作,其生态保育成果及未来规划获第三方公正机构查核符合国际标准。
台电2025环境月今(30)日开跑,继台西风场蝙蝠栖地移居、兴达电厂永安溼地飞鸟栖地营造后,再成功打造大甲溪电厂水系生态廊道。为响应联合国OECM(其他有效保护区)将法定保护区生态保育扩大至其他场域精神,自主推动大甲溪马鞍坝区域参加OECM示范查核计划。未来我国如正式公告认证标准,其生态保育成果,有望率先成为通过政府OECM认证的企业之一。
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长期推动大甲溪沿岸部落里山计画,在台中市和平区斯可巴社区架设的红外线自动相机,纪录到第1笔石虎影像,同时也捕捉到食蟹獴、台湾叶鼻蝠等17种野生动物影像,对于首次拍摄到石虎影像,让斯可巴社区伙伴感到十分振奋。
霜毛蝠在台湾的首次纪录为1952年由美国学者David H. Johnson获取自今台中市东势马鞍寮的1只死亡雄性个体,自此后超过半个世纪,未再有任何捕捉纪录,直到2006年东海大学教授林良恭团队在雪霸国家公园观雾游憩区捕获1只雌性霜毛蝠,去年8月初,雪管处人员再次于观雾游憩区补获,显示霜毛蝠族群已重现观雾。
宜兰大同乡乐水村「罗东林铁八号隧道」为昔日太平山森林铁道平地线土木工程一部分,今年参与林业保育署宜兰分署社区林业计画,整理旧太平山森林铁路周边环境,让乐水部落在推动小旅行的重要解説基地重新改头换面,赋予全新样貌与价值,未来将由在地部落带领,让林铁歷史的文化地景能活动联结生态旅游。
【旅奇传媒/编辑部整理】凉爽的秋日正是安排户外亲子游的好时节,「三貂岭生态友善隧道」由昔日的铁路隧道摇身变成生态宝库,保有原始自然景观,也是许多动植物的家园,不妨预约三貂岭生态友善隧道导览解说,跟着导览员学会用眼睛观察、耳朵聆听,一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花莲强震后,观光受衝击,因乐团五月天等歌手11月初将到花莲玉里、市区公益开唱,市区住房飙升,铁路加开班次疏运,丰滨乡公所今趁势推出游园2人同行1人免费,送限量后背带,让游客留下来旅游。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长期调查蝙蝠物种,2008年起从雪见地区展开调查,2012年拓展到观雾地区,记录雪霸园区29种蝙蝠,占台湾本岛蝙蝠种数的82%,其中也发现国内唯一的保育类食虫蝙蝠「台湾无尾叶鼻蝠」。另黄金蝙蝠最大群聚县市云林县则因栖地破坏,目前仅剩百余只。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长期调查蝙蝠物种,2008年起从雪见地区展开调查,2012年拓展到观雾地区,研究期间记录了雪霸园区29种蝙蝠,占台湾本岛蝙蝠种数的82%,其中也发现国内唯一的保育类食虫蝙蝠「台湾无尾叶鼻蝠」,显见蝙蝠的调查研究与环境教育推广工作,已有相当丰硕成果。
位于新北瑞芳、双溪交界的「三貂岭生态友善隧道」,潮溼阴凉的环境吸引台湾叶鼻蝠栖息,因每年5到9月是叶鼻蝠繁殖期及育幼期,有民眾忧心人潮将对蝙蝠生态造成干扰,对此,新北观旅局回应,专家认为採全预约制人潮管理方式尚属合宜,目前掌握蝙蝠数量约介于20到70只间,并无异常变化。
基隆市定古蹟刘铭传隧道于15年前封闭,经修復后于去年12月再度启用,4月开放自由参观,隧道内生态丰富,有约20只台湾特有种「台湾叶鼻蝠」栖息。自5月起,叶鼻蝠进入繁殖期,因人流过大,为避免影响生态,改为仅团体预约导览。目前叶鼻蝠数量稳定,已顺利生产进入育幼期。基市府表示,9月将视情况再开放自由参观。
新北市金山区的远足生态农场,因应蝙蝠生态需求,打造全台首座可以观察台湾特有种「叶鼻蝠」的农场。农场目前推出的小农夫体验营活动,带领大小朋友进行园区生态导览,依照季节不同,提供丰富的农作体验及现烤鸡蛋糕制作,充实多样的活动非常适合亲子同乐。目前活动正开放报名,新北市农业局推荐民眾利用暑假前往远足生态农场,体验充满「蝠」气的旅程。
花莲强震,南区乡镇相对灾情少,不过游客量同样骤减,丰滨乡知名月洞游憩区,是全台唯一在山洞内「乘船赏蝙蝠」的景点,现推出赏蝠半价优惠,还可团体预约,乡公所邀请民眾前往东海岸,体验在地独特的生态与文化,盼能尽快復甦观光旅游产业。
基隆市刘铭传隧道是全台第一座铁路隧道,目前也是台湾叶鼻蝠的栖息地,为了确保台湾叶鼻蝠在繁殖及育幼期能够安心繁衍,基隆市文化局日前发出公告,自5月1日起暂不开放民眾自由参观,仅接受团体预约导览。
基隆市刘铭传隧道封闭15年后近日开放民眾自由参观,因有台湾叶鼻蝠栖息让民眾惊喜,但日前市长谢国梁与政策大使杨宝桢出席活动时,不小心口误「蝙蝠有产卵」,谢已三度致歉。杨宝桢20日傍晚到刘铭传隧道参观,也透过专业向导,与民眾分享叶鼻蝠生态,让更多民眾了解刘铭传隧道丰富的生态。
基隆市的城市代言人安心亚、政策推广大使杨宝桢的委托案,近日接连遭绿营议员质疑,市长谢国梁日前出席活动提及「蝙蝠有产卵」的说法,当下有更正,但仍引起网路热议。谢国梁19日出席活动再度为蝙蝠产卵口误致歉,并强调安心亚和杨宝桢代言会持续进行,相信能为基隆宣传发声,但也请不要只用政治口水解读,这样对她们不公平。
基隆市定古蹟「刘铭传隧道」2009年封闭,经多年修復后,去年12月再度启用,12日正式开放自由参观,隧道内生态丰富,除有鸟类栖息,更有台湾特有种「台湾叶鼻蝠」倒挂休憩,基隆鸟会建议建立观赏蝙蝠规范,禁止用灯光照射并尽量远观。文化局表示,已禁止喧哗、使用闪光灯,也将研拟总量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