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萧兹的搜寻结果,共456笔
曾承诺削弱极右翼势力的德国总理梅尔茨,将在14日迎来自就任以来的首次重大选举考验,而极右翼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则在民调中创下歷史新高。
(21:24更新)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与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周四(17日)在伦敦签署具歷史意义的《英德条约》(Anglo-German treaty),双方承诺若任一方遭受武装攻击,将相互提供军事支援。这项协议是两国自二战以来最具分量的双边协定之一,凸显欧洲面对俄罗斯军事威胁、以及对美国川普政府对北约承诺的不确定性下,加强自身防卫的决心,亦包含贸易、运输与非法移民议题等合作。
儘管德国总理梅尔茨今年5月曾表明,应减少对中国依赖,但目前却传出梅尔茨(Friedrich Merz)预定今年下半年率德国企业高层组成的代表团,最快可能10月展开任内首次中国行。梅尔茨倘若成行,将对巩固中德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预定今年下半年率德国企业高层组成的代表团,展开任内首趟中国行,最快可能10月访问中国。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在白宫与德国总理梅尔茨会谈,将俄乌战争比喻为「两个孩子在打架」,表示「有时让他们先打一会儿再拉开反而更好」,摆明放弃介入调停,与他过去宣称「上任24小时内就能解决」的自信大相径庭。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在白宫与德国总理梅尔茨会谈,将俄乌战争比喻为「两个孩子在打架」,表示「有时让他们先打一会儿再拉开反而更好」,摆明放弃介入调停,与他过去宣称「上任24小时内就能解决」的自信大相径庭。
俄乌战争迟迟未结束,让欧洲多国担心俄国恐在其他地区开辟新战场。德国军事採购局局长勒尼格克恩登(Annette Lehnigk-Emden)说,德国武装部队有3年时间採购装备,以应对俄罗斯可能对北约领土发动的袭击。
德国总统梅尔茨(Friedrich Merz)上任之后,就一直被问到是否提供乌克兰金牛座巡弋飞弹(Taurus KEPD 350),早先他多次含糊其辞。不过在德国电视的一檔新闻节目中上,他说了「当然有可能」的偏向肯定说法。
新上任的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宣布要在2031年前将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强常规武力,并把国防预算目标提高至GDP的5%,这项宣示在德国与欧美国家获得广泛支持。在北约面临转型之际,德国挟其强大的经济、工业与军事能力,将成为北约在欧洲最重要的力量,即便美国持续转向孤立主义,德国仍具备实力来联合英、法、意等国共同成为欧洲安全体系的要角。
周五公布的终值数据显示,由于三月经济表现良好,德国第一季经济成长率明显高于初值预估。
根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川普周一在与欧洲领导人的通话中承认,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尚未准备结束乌克兰战争,因为他认为自己正在取得胜利。
核三厂17日正式除役,但19日在台东、高雄都发生停电状况,全台最大电厂台中火力发电厂几乎火力全开,空污引发忧虑,非核家园面临质疑。但反观台湾称道非核的德国,近日却传放弃长久反核立场,法、德官员表示,法国争取在欧盟立法中将核能视同再生能源,德国已表态不会阻挠。
德国联邦宪法保护局(BfV)2日公布调查报告,以政纲违反宪法保障人权规范、明确抵触自由民主法治理念为由,将「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列入「明确极右翼」等级组织名单;若宪法法庭裁定违宪,该党将面临强制解散命运。
川普发起的关税战,现在进入第二阶段,即90天缓衝期。今天美国纠结的现状,世界有目共睹。如何化解这一危机,一种说法是「解铃还须繫铃人」。美国也开始释放将缓解信号。但也有更尖锐的看法。如英国前外交官沙米尔.普利认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西方势力减弱的时期」。
德国即将上任的准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表示,他的立场没有变,准备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弋飞弹(KEPD 350, TAURUS Missile)。并表示尽力「帮助基辅获取领先局势」 ,甚至同意用于打击刻赤大桥,也称克里米亚大桥(Crimean Bridge)。
德国联邦议院下个月将召开议会,推举梅尔茨(Friedrich Merz)为新任总理。
自2018年川普突然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后,随即加强对中国晶片产业的打压,扣押华为CFO孟晚舟,并限制华为的5G技术。这场经济战一路延续至2025年,川普再度对中国发起一波商品10%加10%、汽车100%的关税战,至今已有超过1200个中国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大学及个人被制裁。然而,随着博弈的深入,中国迅速反制,限制稀土出口,并未再有高层官员出面斡旋。经过7年的博弈,中国已成为全球无可撼动的世界工厂,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且应对态度淡定,不以为意,外交部长王毅甚至指出:「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台徵收32%对等关税,总统赖清德、行政院长卓荣泰在神隐37个小时后,卓荣泰昨(4日)下午率相关部会说明因应对策。而赖清德昨晚则在屏东「台湾祭」音乐活动透过预录影片首度露面,举着「至少我们还有音乐」毛巾。国民党立委徐巧芯今(5日)在脸书列举各国元首因应关税战的措施,并表示「赖总统人咧?」居然躲在卓荣泰,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哼哈二将背后,难道你会指望赖总统能帮你解决问题?
美国总统川普近日宣布对包括盟友在内的进口商品徵收新一波关税,其中,对汽车进口加徵25%的关税,引发欧洲各国强烈反应。德国总理萧兹3月30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表示,欧盟将对此採取果断回应,但同时仍愿意寻求妥协。
川普关税风暴袭击,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3月31日强调,欧洲经济应走向经济独立;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也回应欧洲并不软弱,必要时将对关税做出坚定回应。分析师指出,川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意外让欧力崛起,让MEGA(让欧洲再伟大)取代MAGA(让美国再伟大),成为欧洲经济的新基调。